喜歡小編的文章請點贊,關注,分享!你有什麼想分享的資訊,歡迎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如果感覺小編分享的資訊不好,影響了你的好心情,同樣歡迎下方留言,吐槽,指出小編的不足哦!
Hi,大家好!歡迎點進我的文章,我是[名字],祝您閲讀愉快。
1885年,段祺瑞考入天津武備學堂後,在炮兵科學習。幾年下來,他在眾同學中成績優異,並且炮技高超。
1886年,北洋大臣李鴻章前來學堂視察。
輪到段祺瑞打炮時,三發三中,引起了李鴻章的注意,一問還是合肥小同鄉,於是記住了段祺瑞。
第二年,段祺瑞以“最優等”成績從天津武備學堂畢業,隨後被派往旅順口監修炮台。
打炮高手變成了修炮台的小監工工頭,完全專業不對口不説,還日日與只會挑磚頭砌牆、大字不識一個的建築民工混在一起。為了餬口,段祺瑞不得不熬着,內心裏卻十分鬱悶。
兩年後,1889年,清政府決定選拔五人去歐羅巴德國學習軍事,進行“強國”。當軍機處把留學名單最後送到李鴻章手裏時,他一看名單,五人中山東籍的竟佔三人,而安徽籍的只有兩人,心裏頓時就大怒,當即把手下狠狠罵了個狗血淋頭,最後點着他們的鼻子説:“爾等就重宗鄉。自古皖人善戰,豈可無人?!”
説罷,氣呼呼地提筆便將山東籍的勾去一人。
皖籍的選誰呢?他開始腦子進行“掃描”、搜索,突然想起天津武備學堂的那位合肥小同鄉段祺瑞,便問手下:“天津武備學堂不是有個學生麼?叫什麼?”
親信皺着眉頭説:“大人,那裏學生上千呢!”
“就是就是那個會打炮的。”
親信還是忍不住“撲哧”一笑:“大人,那學堂會打炮的也不少呢!”
“去年觀操見過的,那個合肥伢。”李鴻章畫了這麼久的“龍”,才點到那個“睛”。
這位親信也去隨從觀操過,可是沒有印象,派人連夜去天津詢問。次日,他告訴李鴻章説:“叫段祺瑞,已經畢業,去了旅順口炮台!”
李鴻章管他畢業不畢業呢,提起筆,便在名單上一揮:“段祺瑞”,且把段祺瑞列在赴德留學生名單首位,
李鴻章這麼一寫,軍機處拿着名單犯了難,誰也不知“段祺瑞”是誰,急得要命。最後,一位精明的幕僚分析説:“按照李大人的辦事風格,此段祺瑞必定皖人無疑。”
眾人開始按圖索驥,經過四處打聽,才獲知當年武備學堂有過此人,如今在旅順口監修炮台當教習,於是派人急急趕去旅順口,果然尋得早已湮沒在旅順口中眾兵勇中的“打炮高手段祺瑞”。
就這樣,24歲的段祺瑞結束了旅順口炮台小工頭無聊的日子,隨即遠涉重洋,去了萬里之外的德國。
兩年後,這批留學生學習結束,要從德國回國了。李鴻章又特批小老鄉段祺瑞獨自一人留在德國,在著名的大兵工廠克虜伯炮廠實習,進一步進行深造。為了栽培這位小同鄉,他居然破天荒,先後兩次親自寫信給“小段”,勉勵他“精學苦造”。
段祺瑞在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炮廠實習兩年,1891年夏,坐着輪船回國,來到了北洋軍械局任職,從此開始了自己青雲直上的仕途,後來竟然當上了民國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