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抓就業率一樣抓大學生體測合格率

東華大學近日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體育、美育工作的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開啓體育全面教改。該辦法“以體育人”,推出五大類20條舉措,不只抓學生個體,同樣抓各院系總體,將體育工作效果納入學校二級單位羣體考評,獲得“優秀稱號”的二級單位學生體質測試成績合格率必須達到95%以上。這意味着各院系要像抓就業率一樣抓體測合格率,95%是“硬指標”,不達標不評優。

  個性化選修,達參賽水平

  東華大學體育部主任朱江華説,2014年制訂的高校學生千米長跑國家標準,已將及格線從3分多鐘延長到了4分多鐘,但學生中的不合格率依然較高。從上肢力量看,差不多半數大一男生連1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

  針對“身體危機”,東華大學的新辦法是將體育課拉長、變寬,不僅可選修“小眾專項”課程,而且貫穿整個學制,還對1.4萬多名本科生、7000多名碩博研究生甚至4000多名留學生實現全覆蓋。通過幾年來推進“大學體育個性化”教改,全校以三大球、三小球、三特色(旱地冰球、攀巖、健身操)9個運動項目為主體,將傳統體育課改為體育俱樂部,學生可自由選擇加入俱樂部上課。比如籃球課分為四期,建議大一修兩期,大二大三各修一期,最終讓每個修課者掌握一門可終身為伴的體育技能,達到可參賽的“準專業”水平。除了144個總學時的必修課,還保證學生每週至少3次課外體育鍛煉,在App上“打卡”。本科4年中,每年體測一次,取最高成績考察達標與否。

  非專業學生練成專業選手

  誰説高校裏健將級運動員都是退役後才入學的?大學難道培養不出能在國際大賽上拿獎牌的選手?

  最令朱江華驕傲的是,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男子撐竿跳高比賽的銀牌獲得者姚捷,就是自己帶教的碩士生。姚捷只在體校待過幾個月,被招入東華大學後就讀市場營銷本科專業。這位普通學生在校期間被選入國家隊,如今同時修讀公共管理專業研究生。

  “課內教會、社團勤練、業餘常賽”,這是東華大學的體育綜合解決方案。從射擊到冰壺,從龍舟到槳板,東華全校現有40支不同項目的校運動隊,包括約700名校隊隊員,從隊伍數量看甚至比體育專業院校還多,有能力參加幾乎所有大運會項目。按我國高校的體育社團配置比例,在校生規模3萬人以下的院校,體育社團不少於20個,東華大學卻達到65個,覆蓋3000多名社員。

  王婉婉原是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專業學生,在交誼舞課上,她以舞為樂,課餘常和老師樓曉娟探討技藝。畢業後,王婉婉毫不猶豫選擇上海體院的舞編專業繼續攻讀研究生,如今已多次在國內外大賽中獲獎。

  以社團主體,靠場館造血

  一個非體育類高校如何支撐起龐大的體育教育體系?朱江華坦言,靠的是以體育社團為主體“自我造血”。曾赴新加坡國立大學帶隊參加亞洲大學生攀巖比賽的他,對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攀巖社團感佩不已。這座大學既無體育課程設置,也無體育教師在編,幾十個體育社團全是學生骨幹裏外張羅,就連這樣的洲際大賽也是社團承辦,充分鍛鍊組織和運營能力。如今,東華大學健身房也借鑑了這一模式,由大學生自主經營,以10元左右的低門檻對外開放。

  軟件之外,硬件同樣不可或缺。比起海外名校各種各樣的體育場館,甚至座席人數超過全校人數的大型場地,國內高校體育基建還不夠完善。如今,東華已在校教育發展基金下專設體育發展基金。如位於松江校區的水上中心,獲得了企業百餘萬元贊助;校隊得到企業冠名,每年有百萬級資助;校體育館也爭取冠名,5年週期內運維自如。校體育部黨總支書記沈潔表示,面向人人的學校體育,不是做一兩個盆景,要真正將“每一片操場、每一處體育館、每一塊運動場地”打造成體育育人主陣地,讓學生參與的“每一次體育教學課、每一次課外體育活動、每一場體育競賽”都成為全面育人大課堂。

來源:解放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4 字。

轉載請註明: 像抓就業率一樣抓大學生體測合格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