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偉榮
説到教育焦慮,廣大家長最甚,從小學開始,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名次憂慮不已,直至大學畢業。其次是中小學教師,為升學率,為平時月考終考的班級名次而焦慮。然而,隨着兒子上了幼兒園大班,我發現這一現象已經傳導到幼兒園了,幼兒園老師的焦慮有時竟超過家長,進而引發家長的焦慮。
今年下半年,兒子上了大班後,明顯感覺和中班不一樣了。不但讀寫背算的任務多了,打卡檢查的要求也高了。寫數字,每天都有任務,今天寫到數字幾,明天寫幾行,都非常明確,第二天還要一一檢查;背詩、背兒歌,每週都有那麼幾首,要在微信羣裏發視頻打卡。沒有完成的,要點名批評。對於這些新的學習措施,很多家長感覺不習慣,不能按時完成者有之,抱怨者有之。老師可不管這些,該批評的批評,該點名的點名,毫不妥協,説是為了幼小銜接,不得不如此,如有家長不同意,也可以特殊對待。此話一出,那些異議者只得偃旗息鼓。孩子在老師手裏,誰敢造次呢!
去年上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開學後最後一個多月,兒子沒有去上學,7以內的分成學得踉踉蹌蹌。我倒是不太着急,着急的是除了我之外的一大家子。我跟他們説,孩子還小,這些知識將來不可能不會,他又是班上最小的,現在不會只是時機未到,過一段時間他肯定都會了,用不着多教。沒人相信我的觀點,尤其是岳父,當面説服不了我,只好揹着我私下教兒子。有時兒子被逼煩了,非常抗拒,就用我的話作擋箭牌:我爸爸説的,現在不會沒有關係。岳父非常無奈,憂心忡忡:別的孩子都會了,我們不會,跟不上別人,那可咋辦!
國慶節前一個多星期,這位老師調走了,新老師進班。雖是新老師,卻有着十幾年教齡,輾轉任教過多個幼兒園,更關鍵的,是教學風格比前一位老師更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過之”,是更強調幼小銜接的教學,以數學和識字為主。具體來説,先讓學生背會10以內分成,每天都要在羣裏發視頻打卡。識字方面,將每週一個繪本故事裏的主要漢字製成字卡,讓小孩子一一識讀。
到了國慶節長假,依然每天都有數學作業,還要在微信羣裏打卡。終於,有一個家長忍無可忍了,直接向老師“開炮”:天天學數字,天天打卡,國慶8天放假,7天佈置作業,還每天分開佈置!這是素質教育?還有家長抱怨:假期在外遊玩,還得找地方寫作業,擾亂遊玩心情。
老師倒是心平氣和,將其孩子在小學二年級班級羣裏的微信截圖發出來,裏面內容有直接點名某某家長孩子哪方面作業沒有完成,表明小學老師每天逼得有多緊,幼兒園不跟上,到了小學會很難適應,並説了這番話:“咱們這代的父母是很累的,不是我們想讓孩子學習,而是社會逼着學習,小學逼着學習——請家長、羣裏直接點名、孩子被罵,真的操碎父母的心。”
這一次爭論之後,家長無話可説,只得認同老師的教學模式,每天打卡、督促孩子完成作業——老師是為了孩子好呢。此後,學習內容由分成變成10以內加減法,天天操練,近乎小學一年級的學習模式了。而我兒子,開學一個多月後,終於跟上節奏,數學作業基本都能做對,家裏人也不再天天聒噪,要我多給兒子補習。家庭內部的焦慮暫時休眠。當然,我知道,這只是暫時的。
元旦前夕,一場大雪如約而至。兒子從幼兒園回家,對外公説:“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外公問:“什麼好消息?是不是數學又考了100分?”兒子回答:“錯!考100分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下雪了!”是的,下雪比100分更重要!但是,有多少人會真正認同孩子的觀點,並付諸實踐呢?
前段時間,國家專門發文禁止幼兒園小學化教學。這種幼兒園小學化的教學方式,既是不懂教學規律的體現,又是教育焦慮使然,因為中小學嚴酷的競爭促使起跑線不得不向幼兒園延伸,只有多教一些小學的知識,才能領先他人,實現超車。但是,家長焦慮也就罷了,幼兒園教師,完全沒必要火上澆油,加劇焦慮傳導。
(作者為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蔣垛中學教師)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