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世紀蒙古勢力在蒙古高原興起之後,展現出了令人驚歎的發展速度,成吉思汗統治時期是整個蒙古勢力不斷壯大,作戰能力不斷提高以及對外征服戰爭發動十分頻繁的時期。
而且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之後,出於對於蒙古鐵騎的強大自信和對於廣闊領土的渴望,其組織了蒙古建國以來的而第一次大規模西征。
幾十萬蒙古大軍浩浩蕩蕩向東歐地區進攻,其中已經處於分裂的羅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族威脅。
基輔羅斯在公元13世紀初期時期,分裂割據局面就已經確立,原來的基輔羅斯分裂成了十幾個大小不等的地方政,即諸侯公國。
蒙古大軍途徑中亞地區之時,將花剌子漠王國征服,此後蒙古鐵騎一路勢不可擋,於公元1223年從地勢複雜的高加索山脈地區進入到了基輔羅斯南部的草原地帶。
在這個草原上,蒙古大軍與入侵基輔羅斯的波洛伏齊人展開了決戰,波洛伏齊人慘敗。
隨後蒙古軍隊按照之前波洛伏齊人入侵基輔羅斯的途徑,向當時已經分裂的諸多羅斯公國發動了進攻。
時任基輔王公的穆斯提斯拉夫羅曼諾維奇倡議南部所有羅斯王公國聯合起來抵禦外敵,無奈由於羅斯聯軍內部之間的矛盾重重,難以抵擋蒙古軍的進攻,最終敗,羅斯地區被蒙古人征服。
第一次蒙古軍西征結束之後,由於成吉思汗去世,整個蒙古陷入了激烈的王位繼承鬥爭當中,第二次西征直至公元1235年才在拔都組織的名義下發動。
此次蒙古軍隊西征相較於之前一次的攻勢更加猛烈,整個基輔羅斯地區雖然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組織起了強硬抵抗,但是終究還是敗下陣來。
此次蒙古軍隊不僅將南部羅斯征服,還將勢力延伸到了東北羅斯。公元1243年,蒙古軍隊在伏爾加河附近建立起了金帳汗國,作為統治東歐地區的主要政權。
大致與蒙古軍隊第二次西征以及入侵羅斯地區的時間相類似,來自於西歐中世紀世界的騎士軍團在基督教的指引下發動了入侵羅斯的戰爭。
此次騎士軍團主要有兩個國家的騎士組成,一是瑞典的封建主,他們負責提供主要的資金和物資供應,二是德意志騎士團,他們是當時入侵羅斯的主力部隊。
這支從西歐奔來的騎士軍團從基輔羅斯的東北地區發動了攻勢,這在當時和蒙古軍隊彷彿形成了南北夾擊之勢,因此羅斯難以取得對於蒙古軍隊的勝利也是意料之中的。
公元1237年,原來建立於波羅的海地區的聖劍騎士團,與佔領了整個普魯士地區的條頓騎士團進行了聯合重組,立沃尼亞騎士團橫空出世。公元1240年,這支騎士團直接從涅瓦河地區登陸,向羅斯地區發起進攻。
由於當時羅斯地區東南部的諸多王公諸侯國正在抵抗蒙古軍隊,因此此時抵禦這支西歐騎士軍團的羅斯軍隊,主要由位於東北羅斯地區的諾夫哥羅德王公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的軍隊。
雖然這支騎士軍團的數量不多,但是他們裝備精良,集體和單兵作戰能力都非常出色,因此亞歷山大抵抗這支騎士軍團非常吃力。
但是亞歷山大號召所有軍隊團結一致,不準擅自撤退,為了民族和國家的榮譽而戰。
就這樣,羅斯方面的軍隊士氣大漲,紛紛拿出以一當百的氣魄同騎士軍團進行肉搏戰,終於在涅瓦河的岸邊,羅斯人取得了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這也是繼公元11世紀中期,基輔羅斯擊退波洛伏齊人之後再次取得抵禦外族戰爭的勝利,距離上次已經將近百年時間了。隨後日耳曼騎士團再度發起攻勢,羅斯人於公元1242年成功驅逐日耳曼人,再度獲勝。
基輔羅斯曾經作為一個由遊牧民族建立起來的國家,在經過公元10世紀至11世紀的封建化之後,逐漸成為了一個擁有先進文明的國家。
但是戲劇性的是,基輔羅斯又開始遭遇到了來自新興遊牧民族勢力的軍事威脅,而且其進攻路數和當初的瓦里亞格人如出一轍,這讓基輔羅斯在公元11世紀中期開始就過着十分難受的生活。
倘若只是遊牧民族的簡單入侵的話,那麼基輔羅斯方面擁有一定的軍事和經濟實力,還是能夠成功抵禦的。
艱難的是當時的基輔羅斯正處於分裂割據的狀態當中,如果三大勢力不互相妥協,承認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話,根本不可能組織起有效地抵禦外族入侵的軍事力量。
這也是為什麼,還處於部落聯盟時期的波洛伏齊人經常擊軍隊的重要原因。
隨後在公元13世紀開始相繼遭遇的兩次蒙古軍隊的入侵,以及同時期遭遇的來自西歐騎士軍團勢力的入侵,從當時的兵力對抗上來説,羅斯對於蒙古軍的勝算基本上沒有。
因為當時的蒙古騎兵橫掃整個亞歐大陸,多少羅斯強大的政權全部被征服,因此羅斯想要成功擊敗蒙古軍隊幾乎不可能,現實結果也的確如此。
不過在抵抗西歐騎士軍團的入侵之時,從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來看,羅斯還是有一定勝算幾率的,並且還很大。
因為儘管當時的羅斯腹背受敵,但是由於騎士軍團的作戰力量還是很有限的,並且對於東北羅斯地區的地形、氣候等等都有些不適。
因此,羅斯諸多公國可以利用這一優勢,並且調動軍民維護國家和民族獨立的情緒,那麼擊敗騎士軍團就很有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