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三朝重臣崔浩,敢客觀評判諸葛亮,卻因公開國史喪身
崔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魏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他歷仕三代帝王,是北魏三朝元老;在我國曆史上,崔浩是敢於客觀評判諸葛亮的少數幾人之一,但最終他卻因公開北魏的國史,而受“國史之獄”牽連被夷滅九族,結局非常悲慘。
崔浩畫像
今天與大家回顧一下崔浩精彩而又遺憾的一生。
一。出身北方大族,為北魏貢獻巨大
崔浩出身北方大族清河崔氏,少年時就愛好文學,並能博覽經史、玄象陰陽之説;對於百家之言,無不涉及、精研經義,當時周圍其他人沒有能趕得上他的。他早年還自比張良(西漢的“漢初三傑之一”)。
成年後的崔浩開始為北魏服務,他輔佐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因他書法漂亮,讓他經常跟隨左右。當拓跋珪晚年時威嚴太過,其左右官員常因小小過失而被治罪,唯獨崔浩仍然在拓跋珪身旁勤懇做事,且不敢怠慢,有時還終日不歸。拓跋珪知道了,就叫人給他送去御粥。崔浩的勤於職守,不為情況變化而改變自己的工作作風,在此處可見一斑。
崔浩
當明元帝拓跋嗣即位後,崔浩經常為他講授經書。明元帝非常尊重他,每當皇帝去郊外祭祀天地,崔氏父子都乘坐最高級別的車同往,這讓其他人羨慕不已。後來在關鍵時刻,崔浩力排眾議,反駁遷都,勸告明元帝妥善安排貧苦百姓,讓國家度過了難關;當東晉太尉劉裕水陸並進北伐後秦時,崔浩又忠告拓跋嗣隔岸觀火,明元帝沒有聽從他的而自討苦吃後,稱讚崔浩料事如神,從此對他言聽計從了。
崔浩是太武帝拓跋燾最重要的謀臣,他為促進北魏統一北方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屢次力排眾議,準確判斷時機,輔佐太武帝滅亡了胡夏、北涼等國,並擊破柔然,解除了來自北方和關中地區的軍事威脅,打開了北魏通往西域的商道。最終被太武帝拜為太常卿,遷司徒,還封為東郡公。
眉清目秀的崔浩
二。評判諸葛亮
崔浩長得面容清秀,皮膚細膩白皙,如同婦人一般。但他博學多才,經常與友人談論古人功過,一次在與好友毛修之討論陳壽所著《三國志》中的諸葛亮時,他客觀地評判道:“承祚(陳壽的字)評述諸葛亮的時候,是有故意過美之譽的。諸葛亮任劉備的丞相,正當九州鼎沸之際,英雄奮發之時,君臣相得,魚水合歡,可他卻不能與曹氏爭奪天下,反而捨棄荊州,退入巴蜀,誘奪劉璋,偽連孫氏,據守窮困崎嶇之地,僭號邊夷之間。這是下策了。諸葛亮的這些行為怎麼可以與管仲、蕭何相比?況且諸葛亮既然據有蜀地,依山勢險固,不達時宜,不量勢力。
嚴威酷法,控制蜀人;矜才負能,意氣矯舉。想以邊夷之眾與上國抗衡。出兵隴右,再攻祁山,又攻陳倉,疏漏遲緩失去時機,大敗而返;後入秦川,不再攻城,要求野戰。魏兵知其意圖,閉壘堅守,以不戰使諸葛服。諸葛智窮勢盡之後,鬱憤攻心,發病而死。由此説來,諸葛亮哪能與古代善戰將帥相提並論呢?”毛修之認為崔浩説的很有道理。
崔浩碑文
崔浩是歷史上批評諸葛亮的少數幾人之一,他客觀地評述了諸葛亮的功與過,敢於直言他的不到之處,實屬難能可貴。
三。受“國史之獄”牽連而被夷滅九族
崔浩是北魏國的三朝元老,特別是為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做出了重大貢獻,因此他後來執掌了北魏朝政的大權。因為他是漢族人,而北魏是由鮮卑人統治的,所以自此之後,崔浩就遭到了鮮卑貴族們的忌恨,而崔浩自己也有點飄飄然了,開始目中無人、自尊自大起來。
國史之獄畫
由於看重崔浩的老資歷,太武帝就命令他為北魏編寫“國史”,以留給後人傳頌。崔浩不負眾望,召集一幫漢族文人很快完成了任務,這時,有人出了個主意,對崔浩説:“何不將國史的內容刻在碑上,讓百姓們都能看到,這樣可以標榜您的功勞啊!”驕傲的崔浩不加思索就同意了,並安排石匠真的將他們所寫的國史,全部刻到石碑上,還公開在大街上供人觀看。
崔浩的這一行為闖下了大禍,因為國史記的全是事實,而北魏前輩們的文化十分落後,有些事情在當時看來是不體面的,讓過路的看了石碑都議論紛紛。同時,也使鮮卑貴族們認為這一來丟了皇族的顏面,於是他們就向太武帝告發,説崔浩一批人寫國史,是成心揭朝廷的醜事。
國史之獄圖
太武帝本來就已嫌崔浩自作主張的事太多了,一聽這事更加怒火沖沖了,他下令抓捕所有參與編寫國史的人。最終,崔浩宗族以及其姻親等因此株連,並被滅九族。而北方士族的實力也受到沉重打擊。北魏因此也走向衰落。
總之,南北朝時期北魏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崔浩,歷仕北魏三代帝王;是我國曆史上敢於評判諸葛亮的少數幾人之一,但最終卻因公開北魏的國史,而受“國史之獄”牽連被夷滅九族,結局非常悲慘。
崔浩雕像
我們應該學習他認真嚴謹的敬業精神;勇於客觀評判名人的果敢態度,同時,也要吸取他的教訓,在取得成績、做出貢獻後,決不能驕傲自滿,而應保持謙虛謹慎的良好姿態,始終為祖國為人民勤懇工作,直到終老一生。
本文由“老wu侃國學今用”原創,歡迎關注,共同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