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物崇拜是中國古代社會廣泛存在的一種文化現象;一些英雄人物死後昇天化為“神”,因而這些“神”都有自己的生平;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大多數中國老百姓信奉佛教與道教,而且神佛一家,見神就拜,泛神論是一大特點;名聞遐邇的“關帝爺”便是神仙中典型的一個。
關羽是三國名將,三國時英雄輩出,人才濟濟,名將如雲;縱觀中國幾千年歷史,著名將軍更是不勝枚舉;關羽在軍事上沒有創造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也不是有重要業績的統治者,比如開國皇帝建立政權;但他卻受到普遍崇拜,與儒家創始人、“文聖”孔子並駕齊驅;而且關羽死後成了被膜拜的神,全國各地百姓供奉他,修建關帝廟;如此情景,在中國歷史上,沒有第二個“神”能與之相匹比;這是什麼原因呢?其中反映出國人怎樣的思想?
關羽的性格特點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攻打劉備,此時關羽駐紮在下邳;激戰過後,與劉備、張飛失聯,關羽焦急萬分,但為了保護劉備的二位夫人,他無奈被迫投降曹操;曹操大喜,對關羽百般討好,“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企圖用籠絡的手段使其歸順;然關羽坦誠地説道,
“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將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
這段話充分展現出關羽重情重義的性格;曹操深感關羽是個講義氣的人,不僅沒有責怪,還更尊重他;之後關羽斬顏良,為曹操解白馬之圍,感恩報答曹操;在得知劉備下落之後,面對“封侯拜相”絲毫不動心,“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這一段時間雖然不很長,但卻是關羽忠義的集中表現;一方面,他矢忠故主劉備,不貪戀新寵,伺機迴歸;另一方面,他感念“新領導”曹操對自己的厚待,決定有了報答才離開,絕不一走了事,真正做到了“義不負心,忠不顧死”,這些正是中國人極力推崇的品質;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用大量筆墨來渲染關羽的人格魅力,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考察關羽的一生,他的性格中,優點很明顯,但是缺點也存在;比如傲慢自大,不善於與人合作,也不善於從全局高度處理問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攻佔漢中後封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這樣的安排還是把關羽放在最前面,説明劉備對他很看重;但傲慢的關羽卻不買賬,他對前來送官印的費詩説,這樣的封贈難以接受,原因是“大丈夫決不與老兵同列”。
後來東吳的孫權為了修好與蜀漢的關係,想和關羽結“秦晉之好”,並派出使者前來溝通;然而,關羽卻不顧全大局,絲毫不顧及對方的感受,只憑個人意氣辦事,蔑視對方,不僅不答應婚事,還“罵辱其使”,從而激怒了孫權,破壞了孫劉聯盟的關係,埋下了失荊州、走麥城,最後被殺的伏筆。
顯然,關羽是一個優點與缺點並存而且兩方面都非常突出的人;但他死後卻上升到“神”的高度,受到萬人世世代代的崇拜,這是為何?
關於古人“崇拜”的解釋
何為崇拜?“崇”字從山從宗;據《説文解字》釋崇:“山大而高也,從山宗聲”;“崇”,古字又作“崈”,宗在山上,而“宗”,是將排位(示)請入廟宇(宀)供奉,是為祭祀;“崇”作為一個會意字,意為在山上舉行祭祀活動; 另據《説文》釋“拜“:“首至手也。名本作首至地也。”即表示恭敬的一種禮節,以示對信仰對象的推崇;因此,“崇拜”一詞的本意就是,在高山上舉行祭祀大山的禮儀活動;通過對“崇”、“拜”字面意思的解析,證明古代的一切崇拜源於對大自然的崇拜和信仰。
隨着社會不斷髮展,人類不斷進化,智力逐漸提高,對生活環境、大自然認識程度加深,人們崇拜的對象由大自然逐步發展成為人神;在關羽崇拜之前,有堯、舜、禹等統治者的崇拜,也有對孔子等聖賢的崇拜;現實社會中的人,往往追求完美,尤其是古代社會非常混亂,動盪不安,造就了人們恐懼、彷徨的心理,加上現實社會中的人身上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於是百姓渴望找到一個完美對象,通過崇拜他,去追尋一種超越自我、心中那個集真善美於一身的“人神”。
關羽由“人”變“神”的過程
關羽的神化是一個不斷髮展的動態過程;他由人成神,是漢代以後以人為神的情況繼續發展的結果:
首先,關羽為三國蜀將,其死後首先受到荊州、蜀漢二地民間的祭祀;據學者考證,關羽神化首先發生在荊州,南朝至隋唐時,受佛教影響,關羽顯靈荊州玉泉山,即“關公顯聖”;剛開始的時候,是以武廟的配享者身份出現,而武廟的主享者是武王伐紂的得力干將姜太公,配享者有十位,稱“十哲”,即十位符合老百姓道德標準的聖賢,關羽排在第十。
第二,從思想宗教上看,佛教與道教的推動、改造,促使關羽成為三教皈依的對象;在祭祀關公的武廟有一對聯;上聯説的是,儒、釋、道三教競相將關公拉入自己的神靈系統,下聯説的是,歷朝代皇帝對關羽所加封進爵的過程;在中國宗教的多神譜系中,能夠如此受到三教推崇的人神,就只有關羽。
第三,政治上統治者的大量提倡,全國範圍興起關羽崇拜熱;宋徽宗時,關羽被封為忠惠王,後加封武安王,宋高宗時又封壯繆武安王;進入明代,從明太祖開始,關羽的崇拜再上一個台階——“廟祭於京師”;然後,由於羅貫中的小説《三國演義》,關羽在廣大民眾中的知名度再次提高,神化從而又上一個台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明神宗再次給關羽進爵,稱其為“帝”,廟曰“英烈”;四十二年(1614年),又勅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幾乎囊括所有能想到的讚美之辭。
關羽受到崇拜的原因
為什麼在眾多“變”為神的歷史人物中,關羽能夠脱穎而出,被尊為“帝”與“聖”呢?這裏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關羽忠義的形象符合老百姓的價值觀;封建時代,受苦受難的老百姓是社會最底層階級,受盡上層社會的壓迫和剝削,非常期待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能夠為自己做主;關羽為人講究一個“義”字,為朋友兩肋插刀,遇困難絕不後退,而且忠心耿耿,在老百姓心目中,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受到眾人崇拜;關羽神化首先發生在荊州;據《三國志》記載,關羽後期一直鎮守荊州;這位平民出身的將領“善待卒伍”,既有將領之風,又有治軍之才;能保一方平安,與當地人民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人們對他敬佩有加;當關羽突然壯烈遇難,荊州人民特別悲痛,難以接受這個現實,因此更加懷念這位優秀的將領;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親人去世之後,由於過度思念,親人的形象被美化,即弱化了缺點,放大了優點——總説一句:“再也沒有比你更好的人了!”於是,一個完美的形象從此誕生;由於古代鬼神思想嚴重,所以人們幻想關羽死後,英靈不滅,希冀他的神靈繼續庇護一方生靈;世間好人死後是會升仙的,關老爺現在是神仙了,他忠肝義膽,威力無窮,一定能夠保佑老百姓!
第二,統治階級有自身的理由推崇關羽;像關羽這種‘忠’、‘勇’、‘義’三德俱全,有良好的羣眾基礎,死後靈驗日盛的人物,宣傳他,對於自己政權的鞏固也是非常有利的;對關羽大加封諡也是合乎情理的;封建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雖然對神化關羽的動機與目的完全不一樣,但他們卻在這件事上走到了一起。
關羽稱“帝”
眾所周知,在中國封建社會,許多生前為老百姓做過一定好事的人轉化為神之後,不管他們生前如何,哪怕是最底層的普通人,幾乎都要官袍加身,而且絕非芝麻小官;因為老百姓覺得,神只有本事(法力)還不夠,還必須有官職,而且官越大權力越大;例如林默娘之於“天后”,陳靖姑之於“臨水夫人”;正是出於這個邏輯推理,受到普遍崇拜的關羽,他的官階便自然地置於眾神之上,封王不夠,還必須稱帝。
總結
關羽由人變成神,其根本原因在於,關羽本人的優點充分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忠肝義膽;直到今天,“關帝廟”的香火還很旺;許多開店做生意的商家在店裏都供奉“關帝爺”;這不僅因為有些廟宇是文化遺產,需要保護;對今天的人們來説,“關帝爺“代表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是中華民族千年的歷史傳承。
【參考資料:《三國志》《説文解字》《人神崇拜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