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作為教育者,應該堅持“教書育人”的初心。
毋庸置疑,教育對於一個國家的現在和未來極為重要。而老師作為教育的重要參與者,有着巨大的作用。然而,“擇富”教育的出現,卻拷問着教育者“育人”的初心。曾經的教育以“淡泊名利”為榮,可是這些年教育卻頻現“精緻利己主義者”,更讓人們開始反思教育。
眾所周知,老師是“活”教材。假如,老師不能以身作則,淡泊名利,那麼就算是宣傳得再好,依然無法讓學生成為合格的“接班人”。當然,如果老師是“精緻利己主義者”,那麼培養出的學生,我們很難想象會是什麼樣子。
因此,教育要回歸育人的“初心”,無疑要求老師有崇高的道德。
那麼,如何才能讓老師“淡泊名利”,守住初心?
筆者以為強迫要求顯然不行,需要的是“上行下效”,簡單地來説,就是學生要向老師看,老師要向校長看。在教學隊伍中建設一個風清氣正的環境。
首先,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僅包括老師,更應該包括學校管理者。
要想學校迴歸“教育初心”,就需要學校的教師和管理者做出表率,能夠從教育出發,能夠為教育思考,能夠為教育奉獻力量。而這些歸根結底,就是要讓學校的管理者,少一點私心,多一些關心。關心教育,關心孩子的成長,更關心老師的所需。當學校管理者能夠以身作則,通過言行影響老師,尤其是“行動”,由上而下形成一種良好的風氣,那麼學生自然能夠有一個好的學風和品質。換句話説,要求“老師”做到什麼,要求“學生”做到什麼,都不如學校管理者自己先“做到”。
其次,提高一線教師,讓高福利來捧起“淡泊名利”。
有人可能説,淡泊名利與福利應該沒有什麼關係,似乎這樣的説法很有道理。可是如果老師的工資低,那麼當自己孩子需要奶粉錢的時候,甚至當孩子生病需要花錢的時候,作為老師的心裏,難道會沒有感觸?
或許,老師一人可以不在乎工資高低,可以做到“淡泊名利”。
可是,男教師如果連自己的家庭都支撐不起,那麼“淡泊名利”的觀念,又怎麼不會受到衝擊?而當前教育系統的現象就是男老師越來越少,或許就與“福利”有關。畢竟,在中國社會中,男人的意識中就是承擔家庭的,尤其是一個家庭面對生活和經濟的壓力與“風雨”,男人更是應該成為替家人和家庭擋風遮雨的人。
因此,用“高福利”托起老師“淡泊名利”的説法,並不是沒有根據的。
最後,社會應該退去“浮躁”,校園會更加安靜。
當前,社會陷入到了一種“浮躁”的風氣,一夜暴富,一夜成為網紅,成為了這個時代年輕人,甚至是老年人的追求。可是,這樣的心態,正常嗎?而開放的互聯網,難免讓這股風“吹入校園”,相信多數老師能夠抵住誘惑,但是對於學生而言,他們可能形成賺快錢的意識,放鬆了當下的學習。因此,社會也需要褪去“浮躁”。
只有這樣,才能讓校園更加安靜,老師安心教書,學生也能安心聽課。
總之,老師“淡泊名利”需要的不僅僅是要求,更需要許多方面的保障。對於教育而言,只有老師迴歸“淡泊名利”的初心,才能安心為孩子教育,才能做到有教無類。
期待如今的教育者,能夠多出一些“大師”,用行動影響,改變當前教育的不正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