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高職)志願填報,位次真的沒有參考價值

考生填報志願,除了分數,還有一個位次。特別是一些志願填報機構、所謂志願填報專家,更是把位次説得神乎其神,甚至會扛着大數據大旗,拉出近三年甚至、更多年的位次情況,搞出一個預估位次來,不時用“位次優先”等專業名詞來忽悠考生。

位次是什麼?對考生有什麼作用?

每年高考都是幾十萬人,而分數從0-750,只有750個名次,因此並列人數之多不言而喻,為了便於高考錄取,於是就引入了“位次”概念。

所謂位次,就是在考分相同的情況下,用一個規則來給考生排定的“名次”。比如今年高考,449分一檔,就有1835人,這些人名次都一樣,但要用一定規則從高到低依次排位(2020年的位次排定的詳細規則可參看《新高考,考生高考成績位次如何排?對錄取有何影響?》),但從達宏觀使用來説,這個位次,主要是招考院用來錄取時採用的,對考生填報志願來説,並無多大參考價值。這是因為:

首先,填報志願為同一院校(專業)的考生,如果分數不相同,則顯然就用不着比較位次了,因為,一分之差,位次上千啊!

其次,千人千思想,萬人萬主意,招考錄取學校(專業)本科批次是1萬6千多,專科(高職)也過萬,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各不相同,從歷年志願填報情況來看,同分考生填報同一專業的情況非常多,但同名次一千多名考生都報同一專業的幾率卻是非常非常小,從今年本科投檔錄取和往年投檔錄取結果來看,就算是一個專業招收兩個人,很多還是兩個分數,所以,考生看着分數填志願就可以,根本沒有必要瞪着眼睛,對位次糾結不已。

再次,你把你的位次和往年錄取位次對得再準又有什麼用呢?因為今年報考那個專業的人數有多少你是不知道的,假如某個院校(專業)招50人,你怎麼能確定,你就報得那麼準,今年你就是第50名?如果該專業報名人,在你前面少於50,你就不是最後一位了,如果多於50,你位次算得再準也沒有任何意義了。

我們大家都知道,每個院校(專業)的錄取最低分,每年都會發生變動,3-10分上下波動為正常現象,30分、50分的也不鮮見,而一分之差位次上千,10分位次就上萬,因此,位次之於填報志願,實在是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而分數相對穩定,波幅較小,因此,填報志願時,我們參照往年錄取最低分數就完全可以了,不必在位次上再糾結。

山東今年新高考第一年,文理不分科,因此,參照往年文理分科下的分數,可以折中一下,具體辦法,可參見8月24日《專科(高職)院校專業不分文理,考生志願填報的參考座標在哪裏 》

實際上,具體到不同“段位”學校,文理科錄取最低分數是不一樣的,“高段位”學校(專業),是文科高理科低,“低段位”學校則相反,是理科高文科低,因此,今年專科(高職)志願填報,每個人都是摸着石頭過河——心中沒有底,大差不差估計一下就行啊,包括那些所謂的專業填報機構也是一樣,無論其身份多麼高,名氣多麼大,運自大數據庫數據多麼多,“造”出來的公式、算出的結果都是一種預測,沒個準數!

但可喜的是,平行志願有96個志願,以我們分數為基準,向上加上30-50分,衝一衝,衝不住實屬正常,衝中了就賺了;中間50個一定要“穩”,以我們分數為基準,上下30分的學校最有可能被錄取;最後16個志願,向下50-100分“保底”,我想,一定滑不了檔。當然,前提是這96個志願拉開梯次,“均勻”“合理”分佈!

專科(高職)志願填報,位次真的沒有參考價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1 字。

轉載請註明: 專科(高職)志願填報,位次真的沒有參考價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