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撲水的少年》:接受自己的普通有多難
提起青春片,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夢想、熱血、拼搏。可實際上大部分人的青春,只是在高考面前,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在青春片《五個撲水的少年》中,主角張偉就是一個普通人。作為校內4個“張偉”之一,他長相普通,成績中游,被班主任批評“不上不下”,是媽媽眼中“考個二本就不錯”的“差生”。在並不友好寬鬆的環境下,張偉缺乏自信,唯唯諾諾,直到意外被不靠譜的體育老師任命為學校組建的男子花樣游泳隊隊長,生活似乎迎來了某種“不普通”。
按照經典青春勵志片模式,這時平凡的主角會面臨父母的不解、同學的嘲笑、周圍人的阻礙,並和夥伴們一起衝破重重難關,順利逆襲“開掛”,走上不一樣的人生。《五個撲水的少年》中,張偉也經歷了類似的考驗,但電影並沒有給他安排一個矚目的結局,而呈現了一個更現實的命題:如果註定平凡,如何去擁抱自己的普通?
《五個撲水的少年》改編自2001年上映的日本同名電影,相比於原版中天馬行空的想象和熊熊燃燒的“中二”之魂,新版帶着本土底色:高中班主任關燈“突擊檢查”偷玩手機的同學,主角第一次擔任隊長卻被母親潑冷水“你這也就考二本的成績,練什麼花遊”,教練在激勵隊員訓練時用的也是最經典版台詞“你是這幾個人裏最差的”。改編後的“打壓式”教育背景讓電影不僅僅突出青春的浪漫恣意,而凝入更深刻的內核,將故事從日漫搞笑畫風拉入有笑有淚的現實。
看這樣一部電影,聽着名為《普通》的主題曲時,觀眾會不自覺地被故事裏的少年戳中:看吧,其實當年的你也和他一樣,普通、平凡、不上不下、奮力掙扎。少年“撲騰”時所做出的嘗試,體會到的失敗感與世事無常,也讓觀眾在無形中完成了一場對自我的內在審視與關照。
接受自己的普通有多難?電影通過少年們傳達出不同人的經歷和選擇。從小在體校訓練的高飛,經常在各類比賽中拿第一,這份自信卻在進入省隊後被打破。高飛無法接受自己無論如何也追趕不上他人,不惜用自傷的方式離開體校,逃避那個“泯然眾人”的自己。
而作為中等生的張偉,面對老師和母親的否定,選擇麻木接受,在日常生活中一臉茫然地隨波逐流。好不容易藉着“花遊隊長”的名義邁出了嘗試的第一步,卻還是在做不好後空翻動作時,衝着恨鐵不成鋼的高飛破罐破摔:“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一樣,我就是做不到。”
面對失敗和不堪,人們往往一邊不甘,一邊逃避,無法從內心坦然地接受那個真實卻不完美的自己,也無法相信自己能夠作出怎樣刻骨銘心的改變。
爭吵過後,張偉與高飛邊擼串邊談心。那一晚,張偉獨自去了泳池,真正享受在水中的時光。這或許是張偉最平靜的時刻,為着心頭的那股勁兒堅持練習不被外界看好的男子花樣游泳,接受自己是個碌碌無為、無法成功完成後空翻的隊長,但不再有失敗時的自暴自棄。那一刻,那些接受普通之後所作出的嘗試,被平凡洗練之後依舊想堅持下去的勇氣,讓這個關於“普通”的故事有了成長的屬性。
當然,電影結局很真實。張偉並沒有因為男子花樣游泳表演的順利完成而“開掛”,原定表演因為時長原因被主辦方取消,少年們的拼命訓練只換來一場比賽尾聲的“突襲式演出”。儘管這一幕很熱血,但演出過後,張偉依舊只是學校裏四個張偉之一,掉進人堆裏找不出來;破格獲得的“參與獎”相比於學校陳列的大獎盃,依舊是那麼普通不起眼。
在整場表演的最後,張偉成功展示出了他苦練已久的空中翻騰,並在想象中一路上翻,完成了跟夥伴開玩笑時説的“三十七週半”。他説:“我們是一羣普普通通的人,也可能今後一直普通下去。”在普通的生活中,少年嘗試着擁抱自己的普通,跳出不自信的桎梏,追尋一抹人生高光。
承認並接受自己的普通,或許是很多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做到的事情,大家都有過掙扎與無望。這羣因為對學校領導指令“不爽”而熱烈反抗過大人的少年,可能最終也還是會回到平庸、寡淡的生活裏去。
但青春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在平凡的日常裏有那麼一絲絲衝勁和不甘,以及明知普通後選擇接納並勇敢地走下去。讓觀眾看到渺小但完全綻放的一個個自我,或許正是影片所傳達出的意義。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