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窮得只能吃燉豆子,黑麪包時,中國人在吃什麼

《漢書》中曾經有言:“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食物向來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從人類開始出現在地球上,就離不開食物,人類需要通過攝食來獲得生存,從原始人類毫不加工的生吃捕捉到的“食物”到後來的火的出現,隨着歷史的發展,人類對食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食材變成食物的過程也在不斷的進化。放眼現在的世界,食物發展到現在,早就有了千萬種呈現方式,以各種讓人驚喜的姿態驚訝我們的味蕾。食物早就已經不是一種簡單的飽腹之物,而是成為了現代人追求的享受。但如果把時光的進度條往前撥一撥,停在歐洲的中世紀時期,也就大概是中國的唐宋元明朝代之時,當時的歐洲的中世紀被稱為“黑暗的中世紀”,人們窮得只能吃燉豆子和黑麪包這些基本飽腹的食物,而同時期的中國人又在吃什麼呢?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窮得只能吃燉豆子,黑麪包時,中國人在吃什麼

476年,隨着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蠻族入侵羅馬,所以在公元五世紀到公元十世紀這五百年間,食物就是食物,僅僅是為了充飢,根本稱不上美食,在糧食短缺甚至饑荒的時候,甚至人吃人可怕的事情都會發生。而在中世紀,因為糧食產量跟不上人口需求而產生的饑荒十分普遍,而當時由於摩爾人和撒拉遜人佔領的伊比利亞半島之後所帶來的黑麥和蕎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普通民眾的糧食短缺。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窮得只能吃燉豆子,黑麪包時,中國人在吃什麼

所以中世紀時候的平民一般只能將這些黑麥磨成粗糙的麪粉,什麼都不放,然後直接做成麪包,酵母就別想了,中世紀的歐洲,酵母也是一種及其珍貴的材料,普通平民根本就用不起。然後做好的麪包,就被直接架在火爐上烤,不僅受熱不均勻,還很容易把麪包烤焦,於是烤出來的麪包不僅顏色是黑色的,更沒有現在麪包的鬆軟香甜,而是十分硬,唯一的好處是便於儲存。其實即便現在,歐洲的很多面包依舊保留着當時的一些特點,就比如説法棍以及俄羅斯的大列巴,砸到桌上都可以發出很大的聲音。而在歐洲的編年史上,更是記載了很多起盜徒喪命於家庭主婦的黑麪包下,可見黑麪包有多硬。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窮得只能吃燉豆子,黑麪包時,中國人在吃什麼

就像魯迅説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同樣適用在歐洲的中世紀,當時貴族們吃的全都是精細的白麪粉做成的蓬鬆細軟的麪包,可見階級差距從未在世界上消失過。如果你穿越到中世紀早期的時候,就算成為一個貴族,你想吃也不一定吃的到,因為歐洲的食材一開始就十分匱乏,他們更不會像中國一樣物盡其用,想着法子折騰食材。所以直到1492年新大陸的發現,才使得番茄、土豆、玉米等新食材進入了歐洲人的廚房。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窮得只能吃燉豆子,黑麪包時,中國人在吃什麼

而在此之前,並沒有那麼多選擇,並且在那個年代,蔬菜被認為是一種低賤的食物,所以平民吃不起肉,所以蔬菜一般都是平民吃的,但在新食材傳入之前,歐洲的平民百姓也只能燉豆子,並且中世紀的時候,香料貿易被阿拉伯人控制,所以價格翻了好多番,十分昂貴。如果你從現代帶了一大袋香料穿越回那個時候,你一定會成為當地的大富翁,所以可見平民是根本就沒有能力購買香料的,所以食物沒有了調味品,食之原味,燉豆子根本就不會有多好吃,只不過是當時人們的一種填飢。同時期的中國人在吃什麼?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窮得只能吃燉豆子,黑麪包時,中國人在吃什麼

唐朝能吃到的食物有稻米飯、粟米飯、黍米飯、羊肉、餅等。而其中最能代表唐人的飲食的就是餅了,有胡餅、蒸餅和湯餅等,而飯雖然地位略遜於餅,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人們的主食。而當時的肉類也是以羊肉為主,在當時,吃牛肉是犯法的,而豬肉雖然有但是卻不多,所以羊肉就成了當時主要的肉,所以一盆水盆羊肉加上胡餅,就可以讓百姓吃的十分開心。而且唐朝盛行打漁,所以在當時有一道很著名的菜叫切鱠,也就是現在的生魚片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窮得只能吃燉豆子,黑麪包時,中國人在吃什麼

而且唐朝人善於打獵,很多野味也會出現在他們的餐桌上,而且當時因為西紅柿、土豆、洋葱、辣椒等食材都還沒有傳入,所以在當時秋葵十分流行。但是都説唐朝以胖為美,唐朝的美食自然是少不了色香味俱全的,唐朝的各式糕點,做得也十分精緻,像什麼“水晶龍鳳糕”、“糯米糕”等,其中“奶酪櫻桃”最受歡迎,而普通百姓當甜點吃,官家甚至直接當主食吃。唐朝還有一種冷麪,用槐葉汁水和麪,煮出來之後放入冰涼的井水當中,吃來十分清爽。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窮得只能吃燉豆子,黑麪包時,中國人在吃什麼

宋朝的商業突破了空間、時間和管理方面的限制,將市井文化推上了高潮,由此民眾接觸到的食物就更多了。宋朝不僅飲食種類讓人眼花繚亂,烹飪方法也是五花八門。宋朝就已經有了南北文明的分化,北方食麥粟,南方食稻米。而在現在已經是中華文化的代表的餃子,早在宋朝就已經被社會的各個階層所喜愛。宋朝受到遼金風俗的影響,十分喜愛吃羊肉,羊肉也是作為貴族食用或者用來招待貴賓的食材,但隨着貴族喜食羊肉的風氣下,民間對羊肉製品的熱情也是越發高漲。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窮得只能吃燉豆子,黑麪包時,中國人在吃什麼

所以,羊肉在全民不斷的熱捧下,價格也是不斷水漲船高,所以羊肉漸漸讓人吃不起了,更多的人轉而吃在當時價格低俗的豬肉。所以也就有了後來經過蘇東坡改良的做法,成就了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道經典——東坡肉,肥而不膩,軟而不爛,流傳至今。宋朝的發展程度比較高,宋朝人民基本不受飢餓的困擾,所以在當時人們也愛吃甜食,宋朝的製糖工藝也十分發達,甚至皇宮內還設立了“蜜煎局”,而不光貴族,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愛吃甜食。又由於宋朝的貯冰方法得到很大的改進,所以冰飲料在當時也十分盛行。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窮得只能吃燉豆子,黑麪包時,中國人在吃什麼

元朝在歷史上雖然是個短命的朝代,但是它作為一個遊牧民族的王朝,也創造了不同於其他朝代的獨特的具有異域風情的飲食文化。首先元朝人作為馬背上的民族,自然擅長狩獵和放牧,於是肉成了平民百姓餐桌上必備的食物,元朝人民也愛喝馬奶酒和乳製品,所以用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來形容元朝人是最合適不過了。其次,元朝人的主食是稻米,但是對於麪食的花樣也是繁多,元朝有各種不同種類和口味的麪條,還出現了水滑面、素面和掛麪等面。再者,元朝擅長炒菜,不僅味道上更進一層,這種烹飪方法還鎖住了食物的營養成分。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窮得只能吃燉豆子,黑麪包時,中國人在吃什麼

不僅如此,元朝人還熱愛喝湯,在當時,元朝人已經在餐桌上學會了葷素搭配,注重營養。逐漸豐富的明朝食物隨着社會的發展,明朝的食物就更豐富了,原先都是“舶來品”的番茄、辣椒、南瓜、地瓜、玉米、大蒜等,都隨着“地理大發現”在明代傳入了中國的。特別是辣椒的傳入,對中國的飲食文化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之後的川渝菜就是因為辣椒而獲得了極大的出彩。菜品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在口味和烹飪上,都獲得了極大的進步。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窮得只能吃燉豆子,黑麪包時,中國人在吃什麼

而且不光是菜品,果品也十分講究。在明代著名的白話小説《金瓶梅》中,提到的食物就有280多種,光是蛋的做法就不下十種。可見明朝的飲食已經十分發達,人們對於食物的要求已經不再只是單純的充飢,而是追求把食材變成美食。小結:相比起歐洲中世紀人們,同時期的中國人民餐桌上的食物可以説是十分豐富,這不僅與不同國家的百姓風俗、政治原因等有關,還因為中國地大物博,食物種類也比較豐富,並且中國作為農耕大國,對於“民以食為天”的概念深植於心,所以對於相同的食材也會做出各種不同的花樣。所以中國才有瞭如今美食之邦的稱號,從歷史中也可見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55 字。

轉載請註明: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窮得只能吃燉豆子,黑麪包時,中國人在吃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