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鍛造的寶劍為什麼能削鐵如泥史學家因為削的根本不是鐵

古代鍛造的寶劍為什麼能削鐵如泥史學家因為削的根本不是鐵
劍文化是中國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象徵了中華民族正德正身的氣節。古代有十大名劍:軒轅、湛瀘、赤霄、太阿、龍泉劍、干將、莫邪、魚腸、純鈞、承影。這些傳世名兵,有些是真實存在的,有些卻是文學藝術的產物、只活在傳説當中。
比如説魚腸劍,就是春秋時期,專諸刺吳王僚的那把“勇絕之劍”。《史記·刺客列傳》記載了專諸的行刺過程:“......專諸置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既至王前,專諸擘魚,因以首刺王僚。”當然,魚腸劍雖然真實存在過,但它得名是因為被藏在魚腹中,不是打造出來就取了這個名。
再比如説干將、莫邪劍,眾所周知,干將是雄劍,莫邪是雌劍,干將莫邪兩人也是一對夫妻;不過,這兩把劍只是虛擬演繹的傳説,它們起初被記載在漢代《列士傳》和《孝子傳》中,用在陪襯孝子的故事,但這並不影響兩把劍的名氣,後世常常將它們寫進詩詞中。

古代鍛造的寶劍為什麼能削鐵如泥史學家因為削的根本不是鐵
古代有劍客,也有佩劍的文人。先秦時期,劍更可以作為一種“禮器”,比如説周天子佩劍,士大夫也佩劍,作為身份的象徵;《説文》記載:“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帶劍,諸侯三十而冠帶劍,大夫四十而冠帶劍,隸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則帶劍,無事不得帶劍。”
劍雖然只是兵器的一種,但它有“百兵之君”的美稱,這可能不僅僅是受從遠古流傳下來的劍文化影響,還有就是:佩劍這種行為,怎麼看都比帶刀、舉錘之類的優雅多了。所以在古代,很多文人即使壓根不會武藝,也會佩一柄劍在身側,展現一種渾然天成的貴氣。

古代鍛造的寶劍為什麼能削鐵如泥史學家因為削的根本不是鐵
因此,劍除了作為對敵的兵器,還可以作為一種裝飾、身份的象徵,就像雕琢精美的玉佩一樣,能夠讓貴族不顯山不露水地彰顯身份。在古代,不少有地位的人都對精心鍛造的寶劍十分追捧,而論證它是否為寶劍,有這麼一個標準叫“削鐵如泥”。
《水滸傳》中,青面獸楊志曾經把家傳寶刀拿到街上去賣,結果碰到潑皮牛二為難,楊志就當場表演了“削鐵如泥”的技術,讓圍觀羣眾歎為觀止。但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楊志説自己的祖傳寶刀“砍銅剁鐵,刀口不卷”,但他表演的時候,剁的只是銅錢。

古代鍛造的寶劍為什麼能削鐵如泥史學家因為削的根本不是鐵
古人對於金屬的認知沒有我們這麼詳細,也沒有這麼普遍。在很多古人看來,與金銀相比,銅和鐵都是差不多的硬金屬,古裝劇中常常能看到有人用牙齒咬銀子,來驗證真假,但有誰看到用牙齒咬銅錢的?銅錢拿在手裏的感覺就是偏硬的。
用現代的莫氏硬度衡量,黃金、銀的硬度大約是2.5 ~ 3,銅的硬度是3,而鐵的硬度是4 ~ 5,相比之下,銅明顯沒有鐵那麼堅韌,所以在古代,大多數人賣寶劍寶刀表演“削鐵如泥”時,都是拿一摞銅錢做實驗。稍微花點力氣,用點技巧,一劍或者一刀下去,銅錢就會應聲而裂。

古代鍛造的寶劍為什麼能削鐵如泥史學家因為削的根本不是鐵
當然這也看劍的堅硬程度,稍微好一些的劍,都是由不同的金屬混合打造的,只要在硬度這方面做得不太差,劈斷銅錢根本沒問題。人們比較相信眼見為實,口口相傳之下,能砍開銅錢的劍,就成了“削鐵如泥”,但它削的根本不是鐵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6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代鍛造的寶劍為什麼能削鐵如泥史學家因為削的根本不是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