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死前幹了一件事,充分證明他有一顆忠心,根本不可能背叛蜀漢

大家好,我們的文山説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公元223年,奮鬥一生的劉備,滿懷着對蜀國江山的無限眷戀,在白帝城永安宮溘然長逝。劉備之死,堪稱蜀漢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缺少了劉備的蜀國,從此進入憂患頻發的多事之秋。魏延與楊儀內訌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一、劉備死後蜀國面臨的形勢
夷陵之戰後,吳蜀關係徹底破裂,這一對生死相依的盟友已經反目為仇。而失去了吳國的羽翼幫襯,連續在荊州之戰和夷陵之戰中遭受重創的蜀國,就要獨自面對強大的魏國,蜀國邊防形勢驟然緊張。不僅如此,連南中地區的蠻夷都蠢蠢欲動,先後多次掀起叛亂,蜀國一時間四處起火八下冒煙,給諸葛亮提出了嚴峻挑戰。
魏延死前幹了一件事,充分證明他有一顆忠心,根本不可能背叛蜀漢
諸葛亮再次受任於危難之際,力挽狂瀾,帶着蜀國一步步走出困境。他一方面出兵平定南中,一方面又整軍經武,休養生息,恢復蜀國元氣,一方面又主動不計前嫌,派鄧艾出使東吳,修復了與東吳的關係,蜀國漸漸轉危為安。
二、諸葛亮與魏延的關係問題
不過,有一件事卻讓諸葛亮感到非常棘手,這就是如何處理與宿將魏延的關係問題。諸葛亮全面掌權時期,蜀漢老將也已經所剩無幾,魏延成為為數不多的能挑大樑的大將之一,這對軍事人才短缺的蜀漢而言,在五虎將老去謝幕之後,有魏延這樣的猛將站出來,實在是一件好事。
魏延死前幹了一件事,充分證明他有一顆忠心,根本不可能背叛蜀漢
然而遺憾的是,魏延雖然帶兵打仗有一套,為人卻心高氣傲,“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跟同事們關係緊張,難以好好相處。劉備去世後,蜀漢確立了以諸葛亮為核心的統治構架,但魏延卻處處不服氣諸葛亮,認為自己才氣過人,完全不遜色於諸葛亮,兩人關係比較緊張。
魏延死前幹了一件事,充分證明他有一顆忠心,根本不可能背叛蜀漢
諸葛亮一方面對魏延的骨鯁強硬非常不滿,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借助魏延的用兵之才,兩人的關係就這樣勉強維持着。
三、魏延為什麼如此桀驁不馴
也難怪魏延這麼狂傲,在蜀漢大將中,魏延可以説是僅次於五虎將的存在,嚴格來説,他的戰功與能力甚至不在趙雲之下。劉備對他非常賞識,漢中之戰後,劉備力排眾議讓魏延當漢中太守,獨自鎮守蜀漢第三大根據地,地位聲望驟然提升。
魏延在對魏國的多次戰爭中都表現出色,在隴西之戰大破魏將郭淮,滷城之戰大破魏國“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威名赫赫軍功卓著。劉禪當即加封他為南鄭侯、假節、徵西大將軍。
魏延死前幹了一件事,充分證明他有一顆忠心,根本不可能背叛蜀漢
須知當時諸葛亮的封號才是“武鄉侯”,屬於鄉侯,比魏延的縣侯級別的“南鄭侯”還低了一級,魏延還同樣具有與諸葛亮一樣的“假節”之權。深得兩代皇帝重視,官高爵顯,戰功赫赫,魏延當然有桀驁不馴的資本。
四、魏延是如何背上背叛蜀國的黑鍋的
公元234年,魏延跟隨諸葛亮北伐曹魏,諸葛亮病逝在五丈原前線。諸葛亮死後,留下遺命,讓楊儀擔任總指揮,帶領部隊撤回蜀國,讓魏延斷後。而楊儀與魏延素來不睦。
魏延死前幹了一件事,充分證明他有一顆忠心,根本不可能背叛蜀漢
魏延獲知後極為不滿,他説;“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
魏延認為諸葛亮處事不公,自己的軍事才能和戰功都遠超楊儀,堅決反對楊儀凌駕於自己之上擔任總指揮。但諸葛亮遺命的影響力太大,軍中無人站在他這一邊,最終他帶領本部人馬與楊儀所部發生激烈內訌,被馬岱斬殺,由此背上了反賊的黑鍋。
五、魏延的千古奇冤
事實上,這是一樁千古奇冤,魏延死前幹了一件事,充分證明他有一顆忠心,根本不可能背叛蜀漢。《三國志》記載,魏延帶領本部人馬並未北上投奔曹魏,而是想南下回歸蜀國。在歸途中他幹了一件事:“燒絕棧道”。
因為在蜀國與魏國關中之間,通過秦嶺山谷中幾條山路相連,很多地方坎坷崎嶇,難以立足,被迫在峭壁上架設棧道勉強通行。當時魏蜀兩國正在交戰期間,而諸葛亮去世,蜀軍內部發生內鬥,如果魏國軍隊乘機南下伐蜀,後果不堪設想。
魏延死前幹了一件事,充分證明他有一顆忠心,根本不可能背叛蜀漢
可見,魏延即使在與楊儀徹底鬧翻、形勢緊張之際,仍然心繫蜀國安危,在撤軍時燒燬棧道,防止魏軍跟蹤追擊而來,危及蜀國。而楊儀卻沒有想到這一點。魏延如果真有心造反投靠魏國,怎麼會自斷後路。由此可以斷定,魏延絕無反心,是被冤枉誤解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3 字。

轉載請註明: 魏延死前幹了一件事,充分證明他有一顆忠心,根本不可能背叛蜀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