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育兒研究所丨孩子拖拉怎麼辦?名師教你從本質上解決問題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經典

文丨曾珠

育兒研究所

“育兒研究所”欄目,旨在圍繞家長們關心的熱點話題,通過專業而強大的記者採編團隊,連線專家、名師、學者……深刻剖析,解疑答惑,讓家長們不恐慌、不盲從,科學育兒,理性選擇。

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或者在我們的社羣踴躍提問,期待與你們的交流~~

- 家長提問

琳琳媽媽:“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真的是我們家的真實寫照,而這一切的源頭都來自娃娃的拖拉,本來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的作業,她磨磨蹭蹭地要拖兩三個小時。不知道娃娃的這種壞習慣應該如何糾正?

團媽注意到,提出類似問題的家長不在少數,對此我們還在成都兒童團的部分家長社羣做了一個小調查,其中這幾種情況最具代表性:

第一種是做作業之前就會磨蹭很長時間,不知道哪些作業先做,哪些作業後做,選來選去浪費時間;

第二種是開始寫作業很長時間了,孩子還在讀題,並沒有落筆;

第三種是過分依賴家長,做題做到一半發現不會的地方,馬上就要求助父母,而不是主動思考;

第四種是寫作業的時候坐不住,多餘的動作特別多,比如一會兒要去喝水,一會兒要去上廁所等等;

第五種是做作業的時候心不在焉,精力不集中,容易被家裏的其它動靜干擾。

對於以上種種,有的家長會通過給孩子“施壓”的方式來解決,比如“今天你必須要把數學試卷寫完,不然就不能看動畫片”,還有的家長選擇“退讓”的方式處理,比如“作業寫不完就算了,睡眠重要,快去洗漱睡覺了。”這兩種方式哪種效果會更好?還有沒有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呢?帶着種種疑問,我們採訪了成都市新都區巴德美際學校的小學語文老師唐燕和成都新津墨爾文學校的小學探索世界學科主任兼班主任劉洋。

孩子拖拉的原因除了注意力不集中和自律性不夠以外,還體現在學習難度不適合,學習習慣或者方式不正確,身心發展速度緩慢。現在不僅是學習底子弱的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會出現拖拉的現象,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回家做作業時也有這種情況發生。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的學習難度與他自身吸收的知識不匹配。

有時候孩子不做或者做得慢是因為他害怕做不好,擔心會受到批評,擔心自己沒有達到要求學習,通常他們會選擇用“拖”來避免捱罵。

而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做作業很拖拉,但是在學校裏作業卻是完成得又快又好。這又是為什麼呢?各位家長不妨仔細回想一下,如果孩子提前完成了作業,你們是如何與他溝通的?是讓他有充分的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還是給他佈置額外的任務,做完一項又一項?後者的情況下,孩子會覺得做作業還不如慢一點好,反正完成得越快,額外的任務越多。

孩子的學習習慣不正確同樣會導致拖拉,特別是低齡段的學生,他們的時間觀念不夠成熟,對自己做作業花了多長時間沒有意識。因為孩子年齡較小不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不知道如何去安排自己做作業的先後順序,在一道“坎兒”上就越不過去了。另外,孩子跟成年人的認知層面也是不同的,很多事情他不是以結果為導向,更重要的是享受做一件事的過程。當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不僅沒有得到快樂,反而讓他感覺到壓力,這也會讓他變得拖拉,不願意去做作業。

在孩子學習過程中,家長要起到監督的作用,而不是全程陪同的作用。孩子學習的時間不能太長,建議儘量控制在一堂課40分鐘左右。長時間做同一件事,不論是小孩還是大人都會疲憊,將學習時間縮短,並讓孩子找到自我調整的方式進行休息,達到“玩中學”的狀態。引導孩子去喜歡一項運動,讓他可以通過運動調節學習的狀態。

那麼,當孩子出現拖拉的情況後,家長可以從哪些地方幫助他改正這個毛病呢?

首先,家長需要及時與老師溝通,知道孩子學習情況,他能接受的學習難度是什麼樣的。針對學習底子弱的孩子,當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不要去批評他,而是鼓勵,引導他自己去思考,當他通過自己努力解決了困難,能夠獲得成就感,以後再去做此類作業的速度就會快很多。針對學習成績好的孩子而言,家長要給他充分的自由選擇的空間,比如告訴他“你完成作業後,可以有10分鐘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時候,孩子就不會覺得作業是越做越多,反而能夠因為有目標,做作業的積極性更高。

其次,家長要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或者方式能夠讓孩子在學習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培養習慣上,有以下幾點是值得家長參考的:一是給孩子提供一個獨立的、固定的學習空間,減少影響孩子學習的因素;二是家長和老師的態度一定是要以鼓勵為主;三是在孩子做事情之前需要講清楚對這個事情的要求和標準,必要時給孩子提供示範;四是家長要有耐心,有時需要堅持一段時間才能真正掌握一個技能;五是藉助時間工具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六是給孩子制定一個學習常規,讓他自己去規劃做作業所需要的時間和順序,在潛意識中知道他在每個時間點應該做什麼事情。

面對身心發展緩慢的孩子時,家長的態度尤為重要,當孩子的學習質量和學習習慣都不存在問題的時候,他做作業仍然很慢,這時候家長需要關注孩子身心的發育是否與當前的年齡匹配,有的孩子是天生的慢性子,不論在什麼時間、什麼條件環境下他動作就是比較慢。家長要給孩子建立做事情慢這並不是他們的錯誤的認知;對孩子要有耐心,告訴孩子成功並不是做好一件事,而是努力的過程;幫助孩子知道自己的情況是正常,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把自己的壓力傳遞給孩子。

排版丨Jiay

【來源:成都商報教育報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