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克遜人與基督教

在英國曆史上,撒克遜人的到來給英國曆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與之前到不列顛討生活的異鄉人不同,這些撒克遜人到來的方式更像是民族遷徙。他們以部落為單位,在首領的帶領下來到了異國的土地,紮下根脈,繁衍生息。

撒克遜人逐漸擴張勢力,在不列顛東、西、南、北各個方位都建立了國家。 不列顛東部的撒克遜國家被稱為埃塞克斯,即“東撒克遜” 之意;西部的撒克遜國家被稱為韋塞克斯,即“西撒克遜”之意;南部的撒克遜國家被稱為薩斯福克,即“南方人”;北部的撒克遜國家被稱為諾斯福克,即“北方人”。撒克遜人建立的國家越來越多,後來形成了七個,史稱“撒克遜七國”。

撒克遜人與基督教

那麼,不列顛的原住民們又到哪裏去了呢?他們沿着威爾士一德文郡一康沃爾郡一線不斷後退,康沃爾成為他們最後的居住地。康沃爾地處英格蘭,是一片未經開發的蠻荒之地,自然條件惡劣,天氣陰寒,巨浪滔天,海岸線上陡峭的巖壁讓往來的船隻望而生畏,經常有船觸礁沉沒。

撒克遜人堂而皇之地將不列顛人取而代之了,在不列顛的土地上生活。軍事問題不再是他們關注的焦點,人們更多地開始關注自身,提高生活的質量。 無論在哪個年代,精神生活都很重要,信仰總是不可或缺的。 在撒克遜七國中,最有名的肯特王國率先開始了精神信仰方面的變革。

提到肯特王國的宗教信仰,一定要談一個人:聖·奧古斯丁。奧古斯丁是古羅馬帝國時期的天主教思想家,他出生於北非地區,在羅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思想深刻,著作等身,世人熟知的《懷悔錄》《論三位一體》 《上帝之城》 《論自由意志》等都是他的作品。奧古斯丁在基督教歷史上擁有很高的地位,被封為聖人聖師。

撒克遜人與基督教

基督教在中世紀的歐洲迅速發展,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基督教文明即等同於中世紀的歐洲文明。 因為基督教傳入了不列顛,不列顛被納入了西歐文明的版圖。基督教雖然取代了德魯伊教在不列顛的地位,但是隨着羅馬軍隊的外撤,影響力逐漸衰弱了。 撒克遜人入侵引發的連鎖反應讓基督教繼續衰微,勉強維持。 在這種並不樂觀的背景下,奧古斯丁來到不列顛,開始了振興基督教的艱辛旅程。

在羅馬人統治時期,著名的聖馬丁教堂被建立起來。 奧古斯丁以聖馬丁教堂為根據地,開始了在不列顛的傳教工作。 他和他的隨從們在英格蘭的傳教工作非常成功,人們尊稱他為“英格蘭第一位聖徒”。

撒克遜人與基督教

奧古斯丁不愧“英格蘭第一位聖徒” 的美譽,他很快就以浩博的神學知識、堅貞的信仰征服了肯特國王埃塞爾伯特。 我們想象一下,當ー位國王都宣稱自己是基督徒的時候,他的子民們會怎樣做呢?先是大臣們,接下來是平民百姓,很快,肯特國的上上下下全都宣稱自己是上帝的子民了。

大名鼎鼎的坎特伯雷大教堂也是奧古斯丁的手筆。最初他只想在王宮旁建立一座為國王服務的小教堂。1452年,尼古拉五世對教堂進行了重建。當時最傑出的建築師拉曼特,米開朗琪羅、德拉·波爾塔、卡洛·馬泰爾都曾主持過坎特伯雷大教堂的重建工作,重建工作進行了一個多世紀。如今,它是英國聖公會首席主教坎特舊雷大主教的主教座堂。

撒克遜人與基督教

肯特國王對宗教的熱情引發了貴族們對宗教的關注及興趣。 倫敦泰晤士河北岸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原本只是一塊荒蕪的泥沼。不過這不是一塊普通的泥沼,早先曾經有過一座莊嚴的阿波羅神殿。年代久遠,神殿盡毀,埃塞爾伯特國王的外甥塞貝爾獨具慧眼,相中了這裏,建造了聖彼得教堂,後更名為威斯敏斯特教堂。

埃塞爾伯特國王去世後,諾森伯利亞國王愛德温也成為基督教的擁護者,同意讓自己的兒子、女兒接受洗禮。 愛德温是一位治國有方的國王,在他的統治下,諾森伯利亞民風淳樸,路不拾遺。愛德温還很重視民意,雖然他本人信仰基督教,但並不在民眾中強制推行基督教。

撒克遜人與基督教

關於是否全民信仰基督教這個問題,國王召開了一次大會。出人意料的是,在會議上,一位原有宗教的教士站出來現身説法。這位教士是一位出色的演説家,演説極富煽動性,他抨擊原有宗教的神靈是“騙子”,收取豐厚的貢品卻“對人們的祈禱毫不理會”。大家聽得如痴如醉,接下來,看到了更有戲劇性的事情:演講者激動地跳上戰馬,向原有的神殿奔去, 然後他如戰神般向神殿狠狠地投擲出了長矛! 如果神靈很靈驗,這激烈的挑釁行為會不會立刻遭到神的懲罰呢?可實施這膽大包天行為的人毫髮無損。 人羣中爆發出陣陣歡呼,人們放心大膽地拋卻了舊日侍奉的神靈,從此改投基督教。

於是,基督教在撒克遜人中迅速地傳播開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2 字。

轉載請註明: 撒克遜人與基督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