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開發人身本來就具備的能力,不必往外求,再聊太極入門

您可以收聽音頻瞭解基本內容,也可以直接閲讀。

語音解讀本文

04:56來自太極與養生

有學長在文章《練好太極拳須明拳理曉拳法,松沉是關鍵,而松貴在“放”》後留言:“老師講"沉勁”是一種自然力,王壯弘先生講:“用重量不用力量”。就是利用自身的重力和地面的反作用力。逢轉必沉,逢沉必領,逢起必落,逢定必松沉。”

#太極拳#

感謝學長博覽多學,能悟透太極真義,指點迷津。我們注意到,王壯弘先生還指出,“太極拳是人體先天自然之能,是人身本來就具備的能力,學太極拳不必往外求,而在開發自己本有的能力。”

太極拳開發人身本來就具備的能力,不必往外求,再聊太極入門

學長的這句話,“利用自身的重力和地面的反作用力”,內涵很深,值得深入探討一番。

太極拳“勁起於腳”,“上下是奧妙”。參透這兩句話,就能懂得功夫該從哪裏練了。為什麼這麼説呢?

學太極,練功夫,就要從站無極樁開始。“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太極拳開發人身本來就具備的能力,不必往外求,再聊太極入門

“勁起於腳”,就暗示我們要重視“腳”上的功夫,要先把腳和丹田建立關聯。拳經有云,“無極而太極”。我們要從無極樁裏站出太極勁兒來。有了太極勁兒,再去努力培育它,發展壯大它。

怎麼做到上面所説的“練出太極勁兒”呢?“利用自身的重力和地面的反作用力”就是這裏面的關鍵。更多細節可關注老師的課程,限於篇幅,這裏不多講,只提訣竅。

先做好“松沉到腳”,利用自身重力,自然松沉到地面;再借助地面的反作用力,節節貫穿,“勁起於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梢”,完成相應的動作。之後再“松沉到腳”,“借地之力”。如此循環往復,一降一升,一陰一陽。

太極拳開發人身本來就具備的能力,不必往外求,再聊太極入門

如上所述,以外練內,借假修真,功夫到了,就能開發出人體“先天之本能”。自此之後,妙不可言。

“上下是奧妙”,就是説,通過上述功法“松沉及反彈”的反覆習練,學長們終歸能開發出內氣,逐步練出內功,功成的奧妙就在於上下做功。

太極就是陰陽轉化,陰陽互變,循環往復,生生不息。而學長可以藉助重力自然松沉,向下蓄勢,尤其盤架子的時候,單腿承重,對於腿腳的鍛鍊效果特別地好;再借地之力,反向節節貫穿,實現勁氣的傳送,以意領氣,完成動作,實現意圖。

太極拳開發人身本來就具備的能力,不必往外求,再聊太極入門

拳法是技術,樁法是功力。許多拳友在技術上花了很多時間,而沒有出功夫。倘若明白了功夫是通過“一升一降”站樁而得,自此後花點兒時間在樁功上,很快就能豁然開朗。之後,再將真氣貫注到拳法裏面,就如魚得水了,自此打出一片新天地。

我們可以深入思考一下。當身體節節貫穿,松沉到腳的時候,自身重力勢能轉化成了彈性勢能,這個能量儲蓄在筋骨裏;接地後反彈,“借地之力”,彈性勢能釋放,轉化成動能。這個過程不停往復進行。

許多學長非常喜歡這個無極樁,樂此不疲,每天必站。為何如此?站樁,首先可以祛病,逐步把我們身體內駁雜的氣息理順;其次,通過鬆沉到腳,與大地建立連接,逐步做到腳下生根;第三,可以借地之力,達到氣貫周身;第四,逐步達成在行拳走架中,能由腳到頭到手,由豎勁再擴展到橫勁,形成均勻的掤撐勁。

太極拳開發人身本來就具備的能力,不必往外求,再聊太極入門

上面四步是樁功的次第。徐徐圖之,不要操之過急,太極不急。

此時再來看,“勁起於腳”,是不是有點兒感覺了。我們一定要重視“腳”上的功夫,“知足常樂”。腳下有根了,太極拳就算入門了。小樹苗長起來了,後續就是培養壯大的問題了。孔子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腳上生根之後,就要考慮太極功夫的“降龍伏虎”了,簡要説,降龍就是開發脊柱,伏虎就是開發尾閭兩胯。降龍,又稱“喚龍”,喚醒脊柱這條大龍,把脊柱練活。

太極拳開發人身本來就具備的能力,不必往外求,再聊太極入門

降龍,可以練老師所講的魚龍樁。練此樁可以達到“貫腎,填髓,通腦”的功效。

伏虎,可以練老師傳授的虛領樁。

前面的基礎打好了,再站“渾圓樁”,站出六面力,也稱太極球。站渾圓樁必須悟透這句話:上下為奧妙,前後為本能,左右為技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2 字。

轉載請註明: 太極拳開發人身本來就具備的能力,不必往外求,再聊太極入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