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開國少將丁盛:率軍擊潰印軍的主力,讓印軍永遠記住了他的名字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經典

丁盛一生戰功赫赫,作為開國少將的他有着數不清的榮譽和勳章。但讓他真正一戰成名,讓敵軍永遠記住丁盛這個名字的,還是在1962年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發生中印反擊保衞戰。

丁盛出生於1913年,他的家鄉是江西于都,一個不大不小的地方,可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培養了他這樣的人才。丁盛在1930年6月就開始參加革命工作,1932年加入我黨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他畢業於解放軍軍事學院戰役系,擁有少將的軍銜,但這些都不是讓丁盛成名的原因,


充足的作戰經驗

丁盛能夠指導這一次的中印反擊保衞戰的主攻部隊其實是有他的歷史根源的。就在中印反擊保衞戰前不久,1959年丁盛剛剛參與了西藏平叛的任務工作。

1962年十月,丁盛收到了上級領導對他的指示,要求他馬上前往中印邊界參加反擊戰。戰事的主戰場靠近喜馬拉雅山南麓,在那裏丁盛曾經參加過平叛西藏的任務,所以頗為熟悉。

那時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喜馬拉雅山南麓地區也早已進入了深秋,


戰爭就這樣打響了,丁盛一開始接到的任務是協助團隊殲滅印軍在瓦弄地區的主力部隊。

丁盛領導的部隊是驍勇善戰的一三〇師部隊,而其中又以五十四軍為主力部隊,作為前線的指揮部,而丁盛就擔任五十四軍的總指揮。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基於印軍在瓦弄地區留下的軍隊人數多達兩千多人,面對這麼一支龐大的隊伍,

但是丁盛並沒有退縮,11月6號,丁盛先行到達西藏,一三〇師在在師長董佔林的帶領下進行對戰前敵軍的勘察以及對地形地勢的勘測準備。在做好這些準備工作後,大戰一觸即發,在這一年的11月16號,戰爭終於打響了。

當時丁盛率領的第三九〇團中的三營向"〇七"高地發起進攻,而其他兵團則分別從其他高地向瓦弄地區穿插進攻。

"〇七"高地是印軍防控的制高點,大概有三百多人守在那裏,印軍在制高點上對下面的情況瞭如指掌,看見丁盛的部隊攻了上來就瘋狂地對下面進行掃射,但丁盛率領的攻擊分隊也不甘示弱,


就在這個生死存亡的關鍵節點,在丁盛的指揮下,二排的班長譚政貴帶着三個人成立機槍組拼命奪回了一個對我軍有利的地形,在不斷射擊中擊退了印軍迎面而上的反撲,然後就開始了一場硬戰。雙方都是短兵相接,直接實打實地肉搏硬拼,丁盛他們用手榴彈敵軍也用手榴彈,丁盛他們用機關槍掃射敵軍他們也用機關槍掃射,這樣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正進行到白熱化的階段。

其中五班面對着濃密的灌木林沒有辦法架炮對敵軍進行瘋狂的轟炸,迫不得已他們只能用身上背的揹包帶把炮綁在樹幹上,借用樹幹的力量作為大炮的着力點,然後連續發了數枚大炮,搗毀了印軍的一個火力點,

而當時在高地側方進行反擊的部隊在高地的東南方向發現了印軍,他們火速向敵軍開火,以雷霆之勢殲滅了敵軍的中校營長等主要作戰人員一共六十二人,這樣的一次戰鬥可以説一舉殲滅了敵軍的主要勢力,打退了印軍的數次反擊,丁盛領導的這支部隊終於鞏固了屬於自己的陣地,接下來就是與敵軍實打實面對面的作戰了。


殘酷的戰鬥

在高地戰爭打響之後,丁盛領導的第三八九團主力向着前方的高地發起進攻,但這次的進攻並沒有很順利,他們受到了來自側方印軍的攻擊,於是整個部隊就這樣被圍住在半山腰上,實在是沒有任何退路了,丁盛立即決定,馬上佔領高地,只能向前衝了,

在丁盛的領導下七連向着前方的"〇八"高地發起衝擊,在這個高地上防守的是印軍的四營四連,他們為了保證高地不被佔領已經佈下了天羅地網,嚴密的防火線網交叉在一起密密麻麻,丁盛他們如果想要攻下這塊高地就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因為現在場面的局勢對他們不算有利,


這時接收到丁盛命令的七連三排排長帶領分隊向山腳進行反擊,但不幸的是他在進攻時不小心身負重傷,但當時的情況實在緊急,他身上還有丁盛交給他的任務,根本來不及包紮,只能忍着傷痛不斷向前衝,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同樣的還有九班班長陳世榮,他在英勇殺敵時被炸彈炸到,斷了三根肋骨,身體被傷得體無完膚,但他也依然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


終於經過了十幾個小時的疲勞戰鬥,這場戰爭的尾聲終於到來了。印軍的許多高地已經基本被丁盛率領的部隊攻佔,距離攻佔瓦弄地區實現反撲只剩一步之遙。丁盛一聲令下,帶領着部隊繼續向敵軍腹部地區進攻,直搗瓦弄。

在丁盛的指揮下作戰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他們連續佔領了多個高地,這一戰一直打到了天黑,終於他們攻佔了最艱險的"〇七"高地,收復了瓦弄的絕大部分地區,殲滅了印軍的主要勢力,其他殘餘勢力也折騰不出什麼風浪了,

但丁盛能取得這一戰的勝利,靠的不僅是他智慧的指揮,在這次戰爭中,那些與他一起浴血奮戰的戰士們同樣也應該被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