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日前,人民日報客户端記者從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潘向黎處瞭解到,今年她將提交一份有關高校設置間隔年的建議。建議認為,在12年應試教育和高考衝刺壓力下,許多青少年來不及對自己的天賦才能和興趣愛好形成清晰認識,就必須作出大學專業選擇甚至就業選擇。在她看來,通過設置間隔年,可以幫助青年學子明晰自己的天賦和志向,瞭解社會的情況和需要,為將來的發展選定方向。
所謂間隔年,譯自英語中的“gap year”,雖然未在國內普及,但對許多學生而言不是陌生的概念。從時間上看,間隔年除了包括潘向黎代表提出的高中畢業被大學錄取而延後一年入學的空檔期,也包括大學生本科畢業後,研究生入學前的一段空檔期。更寬泛地説,間隔年也代指畢業後、工作前並不急於踏入社會、稍作停頓休息的一段時間。在間隔年裏,學生可以暫時脱離既定軌道,通過遊學旅行、志願服務、校外實習等方式切換生活狀態,在“放空”中認清自我。簡單來説,就是搞清楚下一步的人生到底要怎麼走。
間隔年為年輕人制訂人生規劃提供了緩衝期。建議高校設置間隔年,能解決青年學子在學校遇到的棘手問題。每年高考過後,不少學生家長和學生都會為選擇學校和專業感到焦慮,對剛剛走出高考狀態的學生來説,一時間也很難拿準自己適合什麼專業,所以轉專業才會在大學蔚然成風。間隔年能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作出權衡。此外,大學畢業後的間隔年,同樣可以讓重重壓力中的學生獲得喘息時間。藉助可以自由支配的時段,學生也能開闊自己的視野,獲得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間隔年的好處顯而易見,實施起來卻不會簡單。對確需為學業按下“暫停鍵”的學生或家庭來説,間隔年是利好舉措,但主流社會觀念不見得就能包容參與間隔年的學生。“間隔年”可能會被認為是浪費青春,很多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完成學業後,能早日開始讀研或工作,唯恐子女落於人後。對在校生來説,選擇間隔年,甚至可能被周圍的同學、朋友認為是有身心問題。由於不可避免地要延長學業,用人單位也可能將其作為學生能力欠缺、無法如期畢業的表現,造成就業歧視。
和間隔年較為普遍的國家不同,我國高校學生眾多,在高校設置間隔年,現行大學制度要進行相應調整,如何做好錄取、培養和管理等環節的順暢銜接,需要整體籌劃,也要克服各種機制障礙和現實困難。因此,如要落實潘向黎代表的建議,高校還需要大量的論證和嘗試。但這並不妨礙社會認識到間隔年對學生成長的正向作用,並給予青年學子更多的關懷和支持,讓他們有更寬廣的成長空間。
對年輕人而言,認清自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在每個人生階段都被別人“推着走”,無法讓年輕人形成健全的人格,也無助於他們的長遠發展。除了設置間隔年以外,學校、家庭和社會仍有不小的作為空間。近期熱播的教育題材紀錄片《真實生長》,就展現了北京市十一學校的例子。這所學校奉行“把成長選擇權交給學生”的教育理念。就學期間,學生不僅在不斷追問自己人生的意義,也在探討個人與社會的互動空間。在這個過程中,誰又能説學生們找不到自己的興趣和志向呢?
讓孩子敢於表達自己所愛,有時間和精力拓展個人愛好,而不是徑直把他們框進按部就班的規劃表中,青少年反而會更有活力與韌性,在面臨人生抉擇時,也不會盲目而迷茫。在這一點上,大學也可以通過完善職業教育、開展心理輔導、舉辦多樣的課外活動等,給予學生相對寬鬆的心理緩衝區,幫助學生認清自我、堅持自我。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