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古人“題襟”之雅

由 頻長志 發佈於 經典

金爾珍題寫的西泠印社“題襟館”匾額

文人詩書結緣雅聚,“題襟”是其中的一種重要形式。自唐以降,“題襟”之事代不乏人,直到當代河清海晏,時代復興,文人“題襟”之舉又開始常見,“題襟館”之名再度出現。

“題襟”一詞最早出現在《新唐書·藝文志》,其中載有段成式、温庭筠、崔皎、餘知古、韋蟾、徐商等人的《漢上題襟集》十卷。“題襟”一詞有字面義與引申義兩種。從字面義看,“題”作為名詞是題目、標題、題材、題旨;作為動詞則是書寫、抒發、品評、談及等。“襟”是上衣的胸前拼縫兩邊的部分,如把拼縫開在胸腹前叫“對襟”,開在腋下稱“大襟”。民間又習慣將姐妹各自丈夫之間的關係稱之為“連襟”,也是從上衣這種“對襟”關係中引喻來的。“題襟”的字面意思即在衣襟上題詩作書,説明關係之近,可以率性而為。但“題襟”一詞又絕不是這般直白與簡單,因為“襟”字還有另一個引申義:胸懷、抱負。那麼“題襟”一詞就有了題寫胸懷、直抒抱負之意,進一步則是以文會友,相互交流,詩書唱和,表達情志之舉。對此,晚清文人姚華在《論文後編·目錄下》對“題襟”一詞曾有明確解析:“既而用宏於題襟,途廣于贈答,語妙書工,旁開藻飾,鐫崖鋟木,渙衍寰區,巨可及於江山,瑣亦周於廁溷。”

“題襟”一詞自唐首創之後,逐漸成為文人詩意表達極好的意象符號,“漢上襟”“漢上題襟”“錦襟題句”“席上題襟”“題留漢上襟”成詩中常用之典。如黃庭堅《喝火令》:“昨夜燈前見,重題漢上襟。”清代王士禛《送葉井叔歸楚》:“漢上題襟情不極,郢中懷古和真稀。”文廷式《三姝媚·春柳和王佑遐》:“幾日停驂,漬酒痕猶沁,錦襟題句。”“題襟館”之名也就成了品評交流金石書畫、詩書唱和、以文會友的典雅之所。

古人之所以將這種文人間的雅事稱為“題襟”,或許是從王羲之“書裙”之事獲得的靈感。據《宋書》卷六十二《羊欣列傳》記載,羊欣12歲能寫隸書,為王獻之所愛重。“獻之嘗夏月入縣,欣著新絹裙晝寢,獻之書裙數幅而去。欣本工書,因此彌善。”這是説,有一天羊欣穿着新做的白絹裙午睡,王獻之見了就在其裙上題了書法數幅。羊欣醒來大喜,照此臨摹,致其書法水平越來越好。這就是“書裙”或“白練裙”典故的出處,喻指友好間相互雅賞、併成為後人所樂道之事。如唐人陸龜蒙《懷楊召文楊鼎文二秀才》説:“重思醉墨縱橫甚,書破羊欣白練裙。”宋代蘇軾《會客有美堂周長官與數僧同泛湖》雲:“載酒無人過子云,掩關晝卧客書裙。”元人張雨《懷茅山》説:“歸來閉户償高卧,莫遣人書白練裙。”從中不難看出“題襟”與“書裙”兩個典故之間的必然聯繫。

唐以後,“題襟”之雅,文脈不斷,尤其是清代,文人間吟詩雅集形成時尚,同時題襟之誼還得到進一步昇華。於是,“題襟館”在各地出現,相與唱和的“題襟集”也相繼問世。

在清代文人詩酒之交的過程中,“題襟”不僅是一種唱和的形式,更是友朋之間深情厚誼的代名詞。如清錢謙益《和東坡西台詩韻》説:“肝腸迸裂題襟友,血淚模糊織錦妻。”《和東坡西台詩韻》組詩共六首,為錢謙益在獄中所作。詩中“題襟友”與“織錦妻”相對,且飾以“肝腸迸裂”,説明“題襟”之誼已超越了文人間詩酒唱和的普通關係,昇華為生死之交。曾任職江寧織造的曹寅有《程霱堂至詩以慰之》詩,其中“暫止題襟淚,江鄉近若何”,也以“題襟淚”這一意象來表達友朋之間的離別之情和對往昔美好的追憶。

清代“題襟館”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清中葉著名詩人、學者曾燠(1759—1831)在揚州所創辦的“題襟館”。他在初任兩淮鹽運使期間,標舉風雅,獎掖後進,廣交天下詩客,其中廣為人稱道的就是他所主導的“題襟館”。揚州“題襟館”不僅為往來文士提供了生活和居住場所,還是曾燠公務之餘與賓客詩酒唱和之地。因為“題襟館”的存在,揚州的文人雅集變成了常態,併成為揚州文學發展的載體。“題襟館”園林式的優美環境和充裕的物質條件,使宦遊揚州的文人處於較佳的生存狀態中,館內任何一種生活狀態如觀花、飲酒、美食、金石書畫鑑賞、書畫創作等,都會催生詩人的創作。這些創作後來曾燠輯為六冊《邗上題襟集》,有嘉慶年刻本。

清宣統三年(1911)成立的“海上題襟館”也頗為有名。此館首任會長汪洵,副會長哈少甫。汪洵去世後由吳昌碩出任會長,哈少甫、王一亭擔任副會長。“海上題襟館”成立之初就有上百名書畫金石家,經常在一起進行藝術交流活動,同時也經辦藝術作品的買賣。到館裏活動的人白天少些,一到晚上濟濟一堂。一張大型的長方書畫桌周圍,總是擠滿了人,有作畫題詩的,有品評議論的,有相互交談藝術創作心得體會的,一直要活動到接近深夜,人們才告離去。“題襟館”的會員,常將收藏的珍貴書畫印章拿到館裏陳列,彼此觀摩研究,或促成銷售。書畫掮客也經常拿來許多書畫金石古玩到館裏兜售。外地來上海以賣字畫印為生的職業藝術家,也會通過“題襟館”得以代訂潤格和介紹書畫金石銷路。

在杭州孤山上的西泠印社也有一個“題襟館”,是吳昌碩為了創作,於1913年在印社最高處築室,第二年室成。他將“題襟館”雅號移稱室名,後又取蘇東坡詩意,稱“隱閒樓”。吳昌碩每次來西湖,必扶級孤山,攀石“題襟館”。他還在《隱閒樓記》中説:“每居此,則湖山之勝,必當奔集於腕下,駢羅於胸中。”後來,孤山上“題襟館”名,由晚清名家金爾珍題寫(見上圖)。

“題襟館”的繁興自然催生“題襟集”的不斷出版,成為中國典籍中“集部”裏的一道獨特風景,如乾隆朝有朱文藻編輯的《日下題襟集》、查為仁的《沽上題襟集》,嘉慶朝有黃承增的《淮上題襟集》,道光朝有王相輯《白醉題襟集》,同治朝有方浚頤的《題襟館唱和集》,光緒朝有袁昶的《於湖題襟集》、徐兆瑋的《茆桂題襟集》,西泠印社有《江上題襟集》等。

時至今天,各種“題襟集”也時有所見,如《桑榆題襟集》《綿江題襟集》《櫧洲題襟錄》《東冶題襟集》,從中可見文人雅聚、詩詞唱和的風尚正在迴歸。“題襟館”的出現,也是中華傳統文化復興的一個縮影。

□ 初國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