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獲高校組冠軍,第二屆“武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庭辯論賽落幕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户端9月26日訊(記者費權 通訊員武仲宣)9月23日至25日,由武漢仲裁委員會(武漢國際仲裁中心)主辦的第二屆“武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庭辯論賽(以下簡稱“武仲杯”)在武漢舉辦。經過三天的激烈角逐,最終,武漢大學代表隊和長沙律協一隊分別獲得高校組和律師組冠軍。比賽為選手提供了涉外仲裁學習交流平台,讓選手加深了對涉外仲裁的認識和理解,選手們受益匪淺。
“武仲杯”決賽現場。 通訊員武仲宣 攝
提升青年法律人蔘與涉外仲裁熱情
25日上午舉行的高校組決賽在武漢大學和湘潭大學之間進行。兩支參賽隊伍扮演仲裁程序中的申請方和被申請方的代理律師的角色,依照模擬案情進行口頭辯論,並接受專家評委提問。比賽現場的氣氛緊張而熱烈,在隊員們一番唇槍舌劍之後,經評審團評議,最終武漢大學代表隊獲得高校組冠軍。
“比賽中出現了許多準備時沒發現的問題,團隊不得不尋找更多的案例和學理來支撐觀點。而這種不確定性,正是爭議解決領域的魅力之一。在組委會設計的賽題中,我們身臨其境地體驗了國際仲裁庭審的‘真面貌’,開闊了思維。”湘潭大學代表隊學生朱子熹介紹,“整個過程,不管是對方的論述還是評委的提問,對我們都是寶貴的學習資源。”
武漢大學學生葉修遠表示,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國際商事仲裁。“這次比賽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讓我感受到了涉外仲裁的魅力,會考慮將其作為以後的職業發展道路和學術研究方向。”
當天下午舉行的律師組決賽,選手中不少已有涉外仲裁的實踐,此次比賽成了他們展現自己的風采和相互交流學習的好機會。
高校組決賽隊員們進行辯論。 通訊員武仲宣 攝
“武仲杯”影響力不斷擴大
“武仲杯”是華中地區首個此類比賽,經過第一屆的摸索,本屆影響力明顯提升,吸引了北京、上海、湖南、江西等多地的知名高校及律協的14支隊伍參賽。法律專業學生及律師分兩組競賽,高校組隊員為全日制高校在讀學生,律師組隊員為執業律師及具有法律從業經驗人士。全英文參賽,是為了以賽代學,以賽帶練,鍛鍊青年法律人處理國際爭議的能力。
“在這裏,參賽者在思想碰撞中增長了見識,在觀點交鋒中擴展了視野,在唇槍舌劍中增進了友誼;還有專業涉外仲裁員在庭審中角度巧妙地提問引導,庭審後悉心指導點評,為青年學子、律師樹立了涉外法律人才的榜樣……”馬建國是“武仲杯”首屆“十佳仲裁員”之一,此屆比賽他再次擔當評委。
他介紹,“武仲杯”賽事在提升廣大青年學子的法律素養和仲裁實戰能力的同時,對仲裁製度的推廣也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讓更多的年輕法律人有一個學習和鍛鍊的平台,去認識和實踐仲裁製度”。
創新培養涉外仲裁人才模式
如今,我國已經成為運用仲裁方式解決民商事糾紛最多的國家之一,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家對外開放作出了積極貢獻,本屆“武仲杯”首席評委趙芳律師介紹,“同時面臨着涉外法治專業人才不足的現狀”。
資深仲裁員評委現場點評。 通訊員武仲宣 攝
趙芳表示,“武仲杯”賽事平台的打造,為推動中國青年仲裁人才的培養有積極作用,為填補專業法律人才空缺作出了有益貢獻,同時也為參賽選手開啓了通往商事爭議解決的職業道路,“是武漢仲裁委員會積極探索創新培養模式的體現”。
近年來,我國正在積極打造中國仲裁國際品牌,努力建設面向全球的國際仲裁目的地。武漢仲裁委員會也一直以專業化、國際化發展為己任,取得的成績受到社會和業界的廣泛認可,今年8月18日正式掛牌“武漢國際仲裁中心”。
武漢仲裁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國際化發展最重要的是人才培養。”為此,武漢仲裁委員會除了舉辦“武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庭比賽以外,還積極與高校展開合作。今年9月9日,武漢仲裁委員會就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國際仲裁)研究生培養項目,與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簽署聯合培養協議,積極探索和創新涉外仲裁法治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完善涉外仲裁人才培養體系,力爭培養一批法學功底紮實、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仲裁法律制度的高層次應用型涉外仲裁人才。
【編輯:趙可】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