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哈爾德,能打仗的可不止隆美爾

“精通所有部門的總參謀部業務”
在自己的回憶錄《失去的勝利》,曼施坦因已經對哈爾德做出了一個最適合他的評價。

被低估的哈爾德,能打仗的可不止隆美爾
弗蘭茨·哈爾德於1884年出身軍人世家,受家庭氛圍影響,從小就立志參軍。1902年哈爾德正式參軍入伍,1914年畢業於巴伐利亞軍事學院,彼時曼施坦因才剛剛進入柏林軍事學院。哈爾德在軍事方面的能力很快就得到了認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隆美爾、古德里安這些日後的將星還在前線廝殺的時候,哈爾德就開始在德軍總參謀部工作,並且還是巴伐利亞親王元帥的參謀軍官。
1920年,凡爾賽和約開始生效,德國被規定陸軍總兵力不得超過10萬,而且必須取消總參謀部制度。如果説限制軍隊人數會讓德軍被敵軍壓制十年,那麼廢除總參謀部就等於剝奪了德軍一百年內站起來的能力。
長久以來,總參謀部都是德國軍隊的靈魂所在,對德軍戰鬥力的影響極其巨大。像是凱撒、拿破崙那樣的名將,當他們在位的時候羅馬軍隊和法國軍隊都很強大,但他們只能讓自己的國家輝煌一時,等到他們隕落之後羅馬軍隊和法國軍隊便很難重現他們的輝煌。而德國的總參謀部卻從老毛奇1857年擔任總參謀長以來,一直到1919年,都使得德國的軍事思想可以走在世界前列,這讓德軍在不少戰役中都取得了先機。並且總參謀部本身也盛產名將,例如在一戰中創下巨大戰功的興登堡、魯登道夫這些名將,都或多或少在總參謀部工作過,接受過總參謀部的培訓。

被低估的哈爾德,能打仗的可不止隆美爾
為了保留總參謀部這一德國軍隊的精髓,當時的國防軍總司令漢斯·馮·塞克特將軍用了巧立名目的方法來讓總參謀部得以保留。為了保全德國的武裝力量,塞克特盡力讓那些有能力的軍官留在軍隊之中並鑽研戰術,他專門挑選了一批助手來當做高級指揮官來培養,而在這些人之中,包含了不少日後德軍中的領軍人物。當時擔任第一軍需長便是曼施坦因,而第二軍需長就是弗朗茲·哈爾德。
1938年9月,哈爾德接替了貝克上將,成為了德國陸軍總參謀長,參與策劃、準備和德國的軍事擴張行動。作為一個長期從事參謀活動的軍官,哈爾德精明幹練,且善於思考和分析,擅長制定清晰明瞭的作戰計劃。

被低估的哈爾德,能打仗的可不止隆美爾
在進攻波蘭之前,哈爾德就對波蘭戰局可能出現的詳細情況進行了分析。哈爾德根據戰前德國和波蘭的軍事局勢,以一個專業軍事參謀的眼光指出:“現在看,波蘭的軍事部署是自相矛盾的。他們既想守住自己國家的全部領土,又想在東普魯士當面採取進攻行動。假如他們決心利用納雷夫河、維斯瓦河和桑河等水障礙只實施防禦行動,並預防德軍由東普魯士、西里西亞和斯洛伐克實施突擊來合圍自己的一切企圖,那麼就會迫使德軍進行陣地戰,也許就能堅持到西方國家開始對德國進攻,威脅德軍並使之從東線撤出重兵西調。可是這種對德軍不利的態勢根據波蘭人的思維方式永遠也不會出現。因為波蘭決不願自動放棄西里西亞工業區、西部的大部分兵工廠秘羅茲紡織工業區,那樣的退卻對他們來説是不可思議的。經過周密偽裝和充分準備的帝國軍隊戰略展開和在戰爭一開始就應以大兵團和快速兵團實施突然突破,造成波蘭軍隊難以在最後時刻實施退卻的局面,而後圍而殲滅之。”

被低估的哈爾德,能打仗的可不止隆美爾
事實上,德軍對波蘭戰役的進攻基本上都是按照哈爾德的觀點進行的。這位總參謀長的高見對戰役的勝利起了關鍵作用,當對波蘭的進攻開始後,看着手頭的戰況進展報告,哈爾德對布勞希奇説:“看來我們贏定了,波蘭軍隊一切都想掩護,所以在任何地方他們都不可能強大,那樣的分散兵力同堅決進攻的帝國優勢兵力作戰能不失敗嗎?他們的戰爭概念太陳腐了。”

被低估的哈爾德,能打仗的可不止隆美爾
戰爭觀念的更新是哈爾德注重學習和研究的結果。經常分析戰例,得出最有成效的結論是他的一種嗜好。他不但自己這樣做,還要求手下的參謀人員和情報人員都要這樣。他講過,德軍戰役的指揮決策,都要依據總參謀部的意見來完成,總參謀部的意見正確與否事關成敗,切不可掉以輕心。
這種嚴謹的態度,讓哈爾德又在法國戰役和挪威戰役中取得了成功。雖然是曼施坦因提出了從阿登森林進行突破的想法,但是怎麼制定計劃讓裝甲部隊和後續部隊從阿登森林進行突破並且引導德軍走向勝利則又是另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在哈爾德和其負責的總參謀部手中得到了解決,之後才有了1940年5月德軍在阿登森林和法國北部的漂亮攻勢,一舉奠定了勝利。

被低估的哈爾德,能打仗的可不止隆美爾
誠然,哈爾德的軍事思想可能過於老舊,但他卻在德軍裝甲部隊突破阿登森林之後,馬上就明白了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的等人“速度即是防禦”的思想,並且強烈要求裝甲部隊不要停下,繼續前進,直到消滅此時尚在法國北部的英法聯軍主力。
但是隨着希特勒下達停止前進的命令,導致國防軍觸手可及的成功變成了一場泡影。但在這裏卻不得不為哈爾德大將澄清一件事,哈爾德不僅不是給希特勒建議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的人,相反,他還極力反對希特勒那道“停止前進”的命令。5月24日希特勒上午發佈了停止前進的命令,結果到了當天晚上哈爾德就命令裝甲部隊繼續進攻,前進到敦刻爾克一線,但這時龍德施泰特卻以“元首已將處置權交給了A集團軍羣”為由拒絕了哈爾德的命令,導致德軍裝甲部隊無法繼續向前。

被低估的哈爾德,能打仗的可不止隆美爾
如果説法國戰役只是小試牛刀,那麼巴巴羅薩計劃就是哈爾德軍事生涯的巔峯。
早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哈爾德就判斷蘇軍不會退到第聶伯河、西德維納河及其以遠地區,因為再退後他們就無法保衞自己的工業區。因此,在戰前計劃中,他便決定用裝甲部隊實施強力突擊,阻止蘇軍在第聶伯河、西德維納河以西建立防線,然後就在這些區域大規模的消滅蘇軍主力。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正式爆發,德國“北方”“南方”“中央”三個集團軍羣從三個方向上對面前的蘇軍發動凌厲的攻勢。

被低估的哈爾德,能打仗的可不止隆美爾
在這個過程中,哈爾德再次強調了蘇軍要是想要保衞自己的工業區,那麼第聶伯河及西德維納河將構成其勢必固守的最後一道防線的觀點。為此,哈爾德直接建議應該用坦克部隊的快速突擊制止蘇軍建立堅固防線的行為,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集中力量消滅蘇軍的主力。
而德軍便按照哈爾德的計劃,奉最高統帥部的命令與蘇軍在邊境地區展開交戰。

被低估的哈爾德,能打仗的可不止隆美爾
最終北方集團軍羣成功擊潰了面前的蘇聯西北方面軍,兵鋒直抵列寧格勒;而中央集團軍羣則在明斯克和斯摩稜斯克戰役中消滅了80萬蘇軍,佔領了莫斯科和斯摩稜斯克;南方集團軍羣也進展神速,第1坦克集羣在布羅迪擊潰蘇聯5個機械化軍,烏曼合圍戰中德軍又消滅了10萬蘇軍,蘇軍被迫大規模後撤。如果不是之後在進軍莫斯科、高加索、斯大林格勒地區的失誤,哈爾德毫無疑問可以成為整個德國曆史上又一位出色的統帥。
但是,即便是哈爾德也沒有扭轉德國整體戰略失誤帶來的糟糕局面,最終在1942年被希特勒解除了全部職務,希特勒自己開始總攬東線一切作戰事務。而東線德軍在失去了哈爾德這樣一個專業人士之後,也不得不面對外行指揮內行的糟糕局面。
點一下關注,每天都會更新優質內容!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刪!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14 字。

轉載請註明: 被低估的哈爾德,能打仗的可不止隆美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