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2日上午,中國音樂學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大會暨“五院一地”授牌儀式在學校國音堂音樂廳隆重舉行。大會由學校黨委書記王旭東主持。
中國音樂學院於1964年創建,素有“中國音樂家的搖籃”“中國音樂的殿堂”的美譽,2017年成為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20年5月獲批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作為唯一獲批的北京市屬藝術院校,中國音樂學院開啓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新徵程,以“五院一地”——中國音樂理論研究院、中國樂派研究院、中國聲樂藝術研究院、中國音樂學院教育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院和中國音樂研究基地建設為契機,築牢學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理論研究基礎,加強國家智庫建設,為服務好國家重大戰略和北京“四個中心”城市功能定位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會上,中國音樂學院校長王黎光以“中國音樂學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的思考與規劃”為題作主旨發言。他首先從音樂藝術本質屬性、文化藝術本為國家名片、音樂學科肩負大國崛起使命、音樂與舞蹈學學科研究特色與發展不足四方面闡述了對音樂學科與研究型大學的相關思考。之後,王黎光詳細介紹了中國音樂學院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具體措施:一是建設“五院一地”,形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理論保障;二是建設“中國樂派”,將其作為音樂教育體系發展的核心內容;三是打造中國樂派“8+1”“思政+X”課程體系,成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培養具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中國音樂高層次人才的改革舉措。
王黎光強調,中國音樂學院2017年成為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20年進入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行列,是對學校乃至音樂學科研究屬性的再次認可。國音人將繼續探索和努力,建設好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實現學校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遠大目標;建設併發揮國家智庫作用,擔當起高等藝術教育的新時代責任與使命。
兄弟院校也向中國音樂學院表示祝賀。北京工業大學校長柳貢慧、首都師範大學校長孟繁華、北京舞蹈學院校長郭磊、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致辭併發言,對中國音樂學院近年來在學科發展、學術研究、人才引育、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認為中國音樂學院開創性地建設“五院一地”,形成與世界一流音樂院校多形式的國際聯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做出了貢獻、展示了實力。他們代表兄弟院校對中國音樂學院開創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新局面表達了美好祝願,並希望在現有良好合作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交流、深化合作、相互借鑑,共同為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攜手前行。
中國音樂學院“五院一地”授牌儀式在熱烈的掌聲中正式開始。中國音樂學院黨委書記王旭東、校長王黎光共同為中國音樂學院“五院一地”揭牌。校長王黎光為中國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理論研究院院長畢明輝、中國樂派研究院院長劉嶸、中國聲樂藝術研究院院長王士魁、中國音樂學院教育學院院長郭彪、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院院長王萃頒發聘書。
中國音樂學院黨委書記王旭東致閉幕詞,表示中國音樂學院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堅守辦學初心,推動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學校辦學水平。
他強調,中國音樂學院要對標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要求,制定出台具體方案,構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一要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二要強化國家一流學科建設,探索藝術學與其他學科門類的新興交叉學科;三要加快推進科研機制改革,提升整體科研能力;四要引進和培育研究型高端人才,優化師資隊伍;五要聚焦國家戰略和首都定位,提升藝術創演能力,推出更多體現中國風格、首都特色的高品質精品力作。中國音樂學院“五院一地”要為建設中國音樂理論、中國音樂創作、中國音樂表演、中國音樂教育四位一體的中國音樂學科體系和教育體系提供理論支持,形成學科融合優勢和人才集聚優勢,營造濃郁的學術創新氛圍。國音師生要凝心聚力、潤石成玉,共同開創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儀式上,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樂派交響樂團演奏了由德國作曲家恩格爾貝特·洪佩爾丁克創作的三幕童話歌劇《漢澤爾與格蕾泰爾》和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創作的《艾格蒙特序曲》。樂團以精湛的演奏技藝和高超的藝術水準,完美演繹了音樂作品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現出中國音樂學院的辦學實力與藝術成果,將為中國音樂學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和傳承創新中國音樂文化、奏強中國聲音貢獻力量。(圖文來源:中國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