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學習,恐怕是很多家長的心病,而下面這位媽媽的做法卻引起了熱議↓
11月10日,安徽安慶,
一位媽媽讓孩子在泔水桶撿麪條,
孩子連連作嘔的視頻廣為流傳
對此,孩子媽媽表示:
其實孩子平時很懂事,
自己是開店的,會幫自己幹活。
今天突然説不想學習了,
隨便做點什麼都可以
學習太累了
他説媽媽,我想跟你一起下麪條
聽他這樣説挺生氣的,就那樣做了
我看到那個阿姨把麪條帶回家給養的雞吃
我説今天你不用收碗了
把這個麪條給我抓起來
裝到籃子裏
媽媽表示,
雖然自己也很心疼,
但是效果挺好的
以前老師佈置的作業
大概兩個小時能完成
現在四十分鐘能完成兩門課
“其實我們比較辛苦
所以我們也不想孩子以後走我們的路
想想我們那時候父母讓我們唸書
我們也不念
我們沒有吃學習的苦
現在我要吃生活的苦了”
對於這位媽媽的做法
網友們紛紛表達出不同的意見
有網友認為媽媽做法太粗暴了,
也有網友認為也是出於無奈。
有微博認證育兒博主發表了自己意見:
“孩子今天能因為厭惡勞動而學習,
明天也會因厭惡學習而做其他的事。”
而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
則對這位媽媽的做法表示贊同:
適當的吃苦教育有必要
長期以來很多的家庭,讓孩子養尊處優不讓孩子去從事任何的苦活或者累活,一旦受到挫折,可能就會出現這種自暴自棄的問題。這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讓孩子接受挫折教育。
要加強對孩子的吃苦教育,而最好的吃苦教育就是生活教育,我們應該讓孩子從事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像這位母親,讓孩子在學習之外,還掃地擦桌子倒垃圾,這種教育不比知識教育差,反而可以更好的培養他的獨立性、責任心,其實我認為這種教育是很正常的,反而這種教育引發這樣的關注,是不正常的。
延伸閲讀:
孩子脾氣“壞”,可能是缺“營養”
世界衞生組織對於健康的定義不是生理健康,而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這一點同樣適用於兒童。
兒童的心理和身體一樣,在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營養”。如果在相應階段,他們的“心理營養”沒有得到滿足,可能會影響到這一生的心理發展過程,有的孩子會在生活中一直尋覓那個缺失的“營養”,有的孩子會在生活中重複早年的痕跡。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都有一個從健康、亞健康、亞疾病到疾病的軌跡。如果早期對兒童心理問題進行有效疏導和干預,未來就不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沒有規矩,讓人惱怒的孩子
不少家長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孩子不聽話,搞出很多麻煩事;沒有規矩,讓人焦頭爛額,帶出去沒面子……
孩子不守規矩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好奇心驅使,有探索世界的慾望和行為;有的是為了引起家人的注意;有的是還沒有建立規則意識。父母在發現問題時,首先要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搞清楚背後的原因,才能找到恰當的方式和方法來幫助孩子。
如何進行“規則教育”呢?對於比較小的孩子,需要建立規則意識和危險意識,避免他們受到傷害。家長要充分利用和孩子的互動,在互動或遊戲中讓孩子認識到危險物品並學會自我保護。注意避免高頻使用“不”,把“不”留在比較嚴重的時候去提醒,別讓孩子對“不”產生免疫。
對於比較大的孩子,家長先要做一番自我審視,“我們是想讓孩子‘聽話’,還是讓孩子‘守規矩’?”“聽話”是要孩子被動地順從家長的命令,而“守規矩”是讓孩子主動地遵守客觀規則,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如果認識到這一點,家長自然就能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家長想讓孩子“聽話”時,經常是帶着負面情緒的,即使表面上看似平靜,內心的怒火也在不停地往外冒。而此時孩子被家長的負面情緒所包圍,他所有的注意力都會轉移到應對負面情緒上,進而忽視了家長想要表達的信息。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自己需要為大人的情緒負責,而不是對規則負責,繼而有可能引發內心的自責和內疚,不利於心理健康。
因此,家長教育孩子要探明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開展規則教育;在合理範圍內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在和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前先整理好情緒,做孩子自我管理的榜樣。
充滿攻擊性,讓人無奈的孩子
孩子在幼兒園或者學校經常和小朋友或同學發生衝突,老師和其他家長接二連三來反映、告狀。這些問題相信不少家長都遇到過。
幼兒園、學校對孩子來説就像一個小社會,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特有的模式和方法,有的孩子是友善的,有的孩子則充滿攻擊性。其實生活中的任何壓力、創傷、挫折(如家人的辱罵、吼叫、爭吵或否定孩子等)都可能導致孩子出現攻擊性情緒或行為。
攻擊性情緒或行為的背後隱藏的往往是壓抑、孤單、自卑、無價值感、無助感、不公平感等。他們在困境中掙扎,想通過努力獲得優越感、自我價值感、控制感,但經常事與願違,反而加重了無助的感覺。
面對這些有攻擊性的孩子,我們能做些什麼?
首先,要接納而不是對抗。面對有攻擊性的孩子,家長經常會瞬間出現憤怒的情緒,然後採取行動去控制場面和批評孩子。這時應該先問問自己,是不是在用和孩子一樣的方式來表達負面情緒。因為這樣的行為不但不會減少孩子的攻擊性,還容易對此行為給予強化。作為家長或老師,此時應該做的是理解、接納孩子的壞情緒,平心靜氣地去了解孩子情緒產生的原因或想法,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去釋放攻擊性的情緒,這才是發揮教育的示範作用。
其次,陪孩子認識情緒,釋放情緒。當孩子有不良情緒時,陪孩子一起去感受那份情緒,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情緒;和孩子一起選擇合適的方式表達情緒,引導孩子去釋放、分享情緒。如果孩子在某個時刻就是想罵人或打人,也不聽勸阻,該怎麼辦呢?家長也應接納這種情緒,理解孩子的憤怒是有原因的;鼓勵他們用語言表達內心的想法,並耐心陪伴,温暖那個剛剛受到“傷害”的幼小心靈。
第三,培養同理心和規則意識。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等多種方式培養孩子的社交意識和規則意識,學會換位思考,建立同理心,即心理換位、將心比心。
第四,家長要自我審視,做行為表率。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在家庭中“習得”的,所以家長在管理孩子的同時要進行自我審視,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產生的影響。能夠去接納和處理自己的“攻擊性”的家長,才有可能去幫助孩子完成轉變。
不愛學習,讓人感到崩潰的孩子
孩子上學後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甚至厭學等,這些表現讓家長感到崩潰。有的家長給孩子四處找家教,有的埋怨學校和老師教導不力,有的甚至採用“武力”方式給予激勵和管教,還有的帶着這些問題到醫療機構諮詢。
其實,學習困難很多時候只是一種表象。家長不能只關注學習成績,要更多地關注兒童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引發學習困難的原因有很多,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但不論什麼原因,都要以孩子為“中心”和“出發點”,瞭解孩子內心所想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下面這些建議供家長參考。首先,成績不是標尺,興趣才是關鍵。在孩子的小學階段,不應以學習成績好壞來評價孩子,而是以培養學習興趣為主。很多剛入學的兒童,他們的注意力保持時間有限,且需要學習興趣的支撐。家長的重點是通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而非強制孩子保持注意力或要求孩子達到某個特定的分數。
其次,避免吼叫打罵。很多家長在陪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會經歷三種狀態:從輕聲温柔到絮絮叨叨,再到“獅子吼”。歇斯底里、吼叫打罵,真的能對孩子起作用嗎?答案顯而易見:不能。家長的焦慮、急躁情緒,不但不會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興趣和能力,反而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害怕,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孩子會覺得“學習不是自己的事情”,都是父母在強制他學習,很可能採取消極怠工的態度來反抗家長。長此以往,不僅不會提高學習成績,還會影響心理健康和親子關係的建立,甚至影響到未來的人際交往。通常家長對孩子有耐心,陪伴多,孩子也會更自信、開朗、外向、愛交朋友。
第三,不要把“學習好”作為父母愛孩子的前提條件。有的父母把孩子學習好作為全家唯一的快樂。孩子慢慢就會感到只有學習好才能得到父母的愛,進而在心理層面產生很大壓力,長期處於緊張不安的狀態,總是擔心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擔心自己失去那份愛。所以作為父母,要給孩子傳遞的是“不論你怎麼樣,我們都是愛你的”。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會自信、樂觀、健康。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榜樣的力量”。如果父母下班回家後,是在看書、學習、交流,而不是打麻將、玩遊戲、看手機,這將非常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總之,兒童就像一棵小樹苗,他們在按自己的方式成長,有時他們需要保護,有時他們也需要獨立面對暴風驟雨。家長不要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去抱怨、嚇唬孩子,而應主動了解並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他們平等地做朋友,因為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是通往兒童心靈城堡的唯一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