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先的謀略
八月初十,明軍達到宣府。大半路程已經走完,居庸關已近在眼前。這時,傳來了不好的消息,瓦剌軍再次進犯,大同遭到了也先毀滅性的攻擊,軍士死傷大半,幾乎被攻破。這樣,大同鎮已無力出戰,也就無力在瓦剌圍攻英宗時及時赴援了。
這樣看來,也先的目的已經很明確了,在英宗士氣正高,尋求決戰時,主動撤退,避其鋒芒,待其鋒芒已過,一意思歸時,再次集中力量,先掃清外圍屏障,清除可能對側背造成的威脅,隨後利用騎兵的機動性不斷騷擾襲擊,步步進逼,最後畢其功於一役。
可以説,也先是個高明的軍事家,明朝君臣和他不在一個檔次上,他在統一蒙古高原的過程中積累的作戰經驗比戰鬥力衰退嚴重的明朝指揮官與軍隊明顯技高一籌。與其戰法類似的,有薩拉丁進攻耶路撒冷王國的戰役,阿拉伯騎兵同樣也是不斷騷擾襲擊,避免正面決戰,待十字軍又熱又渴喪失戰意後再進行合圍,一戰殲滅十字軍主力,連同十字軍統帥也被一同俘虜,和隨後的土木堡之變何其相像。
回到土木堡,也先清除潛在威脅後,開始尾追明軍,八月十三日,追兵迫近。這時,明軍又犯了錯誤,英宗派恭順侯吳克忠、都督吳克勤等引兵拒戰,結果大敗,吳克忠部作為明軍後衞,兵力當在萬人以上。又派遣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率四萬人馬至鷂兒嶺與也先交戰,結果中伏,全軍覆沒。
朱勇率領的這支人馬是明軍精鋭,以騎兵為主,這支部隊覆敗後,明軍事實上已經喪失了同也先決戰的本錢了,同時軍心也已經開始渙散。這樣,明軍到達土木堡的前一天,已經損失慘重,減員當在五萬以上,實際兵力已經不足二十萬,並且喪失了精鋭的騎兵。
假設朱勇覆敗前,明軍能集中主力進行瓦剌決戰的話,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但也先不會給英宗這個機會,蒙古鐵騎的馬蹄聲在身後隱約可聞,給明朝官兵和英宗的心理上投下了巨大的陰影,而明軍使用的添油戰術,正中也先的下懷,不費什麼功夫就殲滅了明軍精鋭主力,也先正一步一步達到他的目標。
土木堡的選擇
八月十四日,最後的日子臨近了,明軍行軍到土木堡,開始紮營。對於為何在土木堡紮營,後世史學家多有爭議,當時還未日落,而懷來城僅有二十餘里,為何不進懷來據守以防不測,而要在土木堡紮營,傳統觀點是認為王振堅持要等千餘輛輜重車輛到達後才肯進城。而小院認為,不説當時明軍是否已切實得到了懷來已經失守的消息,即使要等待輜重,與往懷來行軍並無衝突,這很可能是後世為了給英宗開脱,給王振扣的另一口鍋。
土木堡是明代京北三大堡之一,是個船形城堡,南北長約500米,東西長約1000米,城牆高約6-7米,這樣的城堡並非沒有戰略意義,而明朝在此築堡,也考慮到了水源的問題,在土木堡南面十五里不到就有河流,但已被瓦剌軍佔據,而城內掘地三尺又沒有挖出水來,造成了明軍極度缺水的局面,這是明軍最後崩潰的關鍵。
“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
既然要在土木堡紮營,明軍不可能沒有考慮過水源問題,為何會不知水源已被瓦剌佔據?土木之變後於謙説過:(楊俊)遇達賊臨城,不能效力死守,輒將獨石、馬營歸賊...以致士卒潰散,城池失守,開賊突竄之路,因而辱國喪師,至今令人痛恨。不獨于謙,其他朝臣都有類似説法,可見,由獨石、馬營南下佔據桑乾河的瓦剌軍隊,才是造成明軍覆滅的主要原因,如果明軍能佔據水源,當不致遭遇皇帝被俘這種級別的潰敗。
瓦剌兵分多路,很多人只看到尾追明軍的也先主力,忽略了阿刺知院和脱脱不歡的兩路兵馬,正是阿刺知院這路瓦剌軍隊,在土木之變前,早已“圍馬營已三日,將河水斷絕,營中無水”,守備馬營的是宣府總兵官都督楊洪之子楊俊,守備獨石的是都指揮趙玫。楊俊兵潰南逃,趙玫也棄城南奔,隨之而來的是沿線的龍門衞、龍門所、懷來、永寧紛紛失守,宣府以東的居庸關外已無防禦。
懷來距河流僅五六里,比土木堡更近。如果明軍能行軍到懷來紮營,顯然是更理想的選擇,但由於懷來已被阿刺知院部瓦剌軍所佔,明軍不知虛實,加上天色將黑,未敢輕動,不得已才選擇在土木堡紮營。正是由於阿刺知院部瓦剌軍佔據了水源,導致了明軍極度缺水,這也是于謙等人在事後彈劾楊俊的原因。
後世説由於王振堅持要等輜重車輛到達因而不進懷來城,筆者認為又是把鍋甩給了王振,反正王振已在土木堡被擊殺,加上大多數人又痛恨他,怎麼説他都無所謂了。
事實上要二十多萬人的部隊聽從一個宦官的明顯錯誤的指揮,不會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英宗也必定會進行判斷,畢竟朱祁鎮在歷史上並不算昏庸,在其奪門之變後也能看得出來。在明軍出征前,英宗已經收到了陽和戰敗的報告,而獨石、馬營被圍,卻被楊洪因為楊俊是其子的緣故瞞報了。後來明軍回師時,還按原路返回,似乎也沒有得到馬營失守的消息,以致沒有考慮到水源的問題。
等不到的援軍
另一個致命問題就是,獨石、馬營雖失守,宣府還在,而宣府作為九邊重鎮,配備的兵力在當時為各邊關之首,當時至少有三萬步兵,一萬騎兵以及各種火器“《兵騎考:鎮城有額操馬12387匹》《兵器考》:有大將軍炮14,神筒2161,神槍4223”等等,如果再收集一下潰兵和附近友軍,可以派出一支強大的部隊進行支援。但事實是宣府總兵官楊洪“驚惶無措,閉門不出。若土木之圍,洪能以後衝之,必無是敗”。
楊洪並非是個懦夫,他以軍功升至大將,被稱為“楊王”(洪獨以敢戰至上將,諸部亦憚之,稱為“楊王”)。不過楊洪的軍功,都是在與兀良哈部落作戰時取得,他並未與瓦剌進行過作戰,非但如此,楊洪還與瓦剌來往頻繁,互有饋贈,雙方有可能達成了默契,互不侵犯,苟且相安。這才導致了楊洪沒有在也先背後出兵來救土木堡,連瓦剌軍自己都有點意外。(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可以説,在明軍出軍時和戰前,楊洪的瞞報軍情和沒有赴援,對明軍的打擊是致命的。
而更詭異的是,楊洪在土木堡之變後因守城之功被封伯,北京保衞戰之後更是被封侯,雖然他在北京之戰中確曾率軍二萬勤王,但考慮到他在土木堡之變中的表現,不能不説詭異。
最後的時刻
最後的時刻終於來了,土木之戰簡直可以稱得上一場鬧劇,沒有騎兵對沖,沒有將領奮勇殺敵,沒有大兵團決戰,更沒有三大營的火器全線開火的壯觀場景。瓦剌發動總攻擊的時機是明軍營盤松動,移營取水之際,不管是中了也先詐和之計還是明軍主動奔走取水,都已不重要。
(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可見明軍乾渴到了何種程度,早已軍無鬥志,成了一邊倒的屠殺,幸好瓦剌只是以劫掠為主要目標,還順手俘虜了個皇帝,可謂意外之喜,對明軍也就沒有趕盡殺絕,只是殺散了事。即便如此,損失還是相當慘重“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與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分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包括兵部尚書鄺埜、户部尚書王佐等在內的66名大臣戰死。
土木堡之變的原因是複雜的,似乎掩蓋着重重迷霧,比如明軍戰力到底有多大下降,王振在其中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回軍路線的制定原因,土木堡紮營是不得已還是必然,宣府兵馬為何不來救等等,以上種種,一家之言,歡迎討論。
篇幅所限,其他內容可以參見我另外一篇文章《關於土木堡之戰一些疑點的深度分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