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池支撐一個國家28年,還擋住了3位皇帝的8次瘋狂進攻

晉陽,公元前497年建城,歷來是中國古代北方著名的大都會之一,自唐以來其形制達於鼎盛。據《永樂大典》中《晉陽記》記載:“城週四十里,東西十二里,南北八里二百三十二步”。

晉陽橫跨汾河,由西城為復體的西、東、中三座小城組成了一個城池綜合體,僅城門就有24座。晉陽的CBD位於西城,又名都城,晉陽宮城、倉城、大明城等重要建築都位於此。城外西北隅則有汛期防洪、平時防衞的羅城。後周太祖郭威一語道破了晉陽的重要性,“河東山川險固,風俗尚武,士多戰馬,靜則勤稼穡,動則習軍旅,此霸王之資也。”951年1月1日,劉知遠的弟弟劉崇在晉陽建漢稱帝,史稱“北漢”,這是十國中唯一的北境之國。

一座城池支撐一個國家28年,還擋住了3位皇帝的8次瘋狂進攻

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 ,後周_圖

顯德元年(954年)三月,北漢皇帝劉崇趁柴榮登基不久,根基尚淺,聯合遼國軍隊攻打後周。不曾想柴榮血氣方剛,身先士卒,奮不顧身,將劉崇揍得鼻青臉腫,元氣大傷。劉崇兵敗後,收攏殘兵敗將,倉皇逃回晉陽。修築城塹,訓練士兵,增加賦税,並向遼國求援,隨時應對後周的反撲。劉崇心知捅了大婁子,日夜坐卧不安,如坐針氈。

事實確實如劉崇所願。柴榮兵分三路,進攻北漢,大有一舉攻滅北漢的氣勢。四月,後周各路軍隊推進順利。汾州(今山西汾陽)、沁州(今山西沁源)、遼州(今山西左權)、盂州(今山西陽曲東北大盂)等地官員主動請降。北漢的百姓長期受到劉崇壓榨剝削,聽聞後周軍隊進攻北漢,紛紛簞食壺漿迎接後周軍隊。數十萬後周軍隊對晉陽展開了輪番進攻,始終無法破城。

一座城池支撐一個國家28年,還擋住了3位皇帝的8次瘋狂進攻

周 北漢_圖

此時,戰場局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後周軍隊的軍紀開始鬆懈,時有剽掠百姓,隨意殺人的事件發生,引起北漢百姓反感,紛紛堅壁自守。後周的軍糧供應也出現了危機。諸將力諫退兵,柴榮不從。他徵調周邊民夫,抓緊運送軍糧,並且安撫百姓,嚴肅軍紀,穩定局勢。柴榮還命王彥超進攻晉陽周邊北漢城池,以絕晉陽外援。北漢只剩晉陽一座城池,劉崇龜縮不出,孤城待援。

五月,晉陽激活了陰雨模式。大雨一連下了十多天,土地泥濘,道路濕滑,城外的後周軍隊無處躲雨,加上連續20多天高強度攻城,軍營裏開始流行傳染病,戰鬥力不斷衰減。而劉崇期盼已久的遼國援軍已到達忻口(今屬山西北)。符彥卿率軍進擊,遼軍詐敗,史彥超貪功冒進,遭伏陣亡,後周兵死傷慘重。敗報傳來,後周全軍震動,柴榮下令焚燒數十萬斛芻糧,所得北漢城池盡數放棄,飲恨退兵,從此他再也沒有踏上北漢的土地。

此次晉陽之戰,劉崇充分利用晉陽城牆堅固的“地利”優勢,又逢“天時”助攻,加上隊友遼軍的給力表現,僥倖逃過一劫。柴榮發動晉陽之戰,戰前準備不足,糧草供應緊張。軍隊在高平大戰之後,並未得到休整,連續作戰,影響了軍隊的戰鬥力。後周攻打北漢,沒有利用好“人和”因素,分散了後周軍隊的精力和專注度。

一座城池支撐一個國家28年,還擋住了3位皇帝的8次瘋狂進攻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_圖

960年,中原換了主人,一個嶄新的王朝誕生了。從乾德元年(963年)到開寶八年(975年),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先後六次發兵攻打北漢,晉陽猶如俄羅斯套娃般的城牆,成為他難以逾越的阻礙。而遼國是左右北漢戰局的關鍵力量。遼軍鐵騎不僅踏碎了趙匡胤統一九州的夢想,也在將來給他建立的王朝帶來了無盡的噩夢。

開寶九年(976年),趙光義在斧聲燭影的質疑聲中登上皇位。按照王樸《平邊策》中“先南後北,先弱後強,各個擊破”的理論規劃,統一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接下來,趙光義將目光盯上了十國中最後一個割據勢力“北漢”。通過武力統一北漢,不僅能夠樹立個人威信,建立真正的大一統王朝,超越自己的哥哥,還能為自己的皇位加上一條強有力的背書。

一座城池支撐一個國家28年,還擋住了3位皇帝的8次瘋狂進攻

趙光義(939年-997年)_圖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月,北漢的大地上再次出現北宋軍隊的身影。趙光義一方面命潘美、田仁朗、雷德驤、劉保勳等將領攻打北漢,另一方面,他又命郭進和孟玄莆分別駐守石嶺關(今山西忻縣南)和鎮州(今河北正定),阻遏遼國援軍。三月,趙光義親率大軍出鎮州,攻盂州。

此時,北漢皇帝也換成了劉繼元。他見宋軍來勢洶洶,一邊整軍備戰,另一邊急忙向遼國請援。遼國南國宰相耶律沙和冀王敵烈奉命援助北漢。大軍風塵僕僕,剛行至石嶺關,遭到郭進的阻擊。遼軍損失慘重,敵烈等五員大將陣亡,一萬餘士兵喪命。殘軍倉皇逃回遼國。遼軍強行為北漢續命的企圖破滅,是時候展現北漢真正的實力了。

一座城池支撐一個國家28年,還擋住了3位皇帝的8次瘋狂進攻

晉陽古城平面簡圖_圖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劉繼元又派兵偷襲宋軍,可惜北漢軍的戰鬥力太渣,很快垮了。現在劉繼元唯一能指望的是晉陽能再次成為“城堅強”。四月中旬,趙光義率大軍一路攻城掠地,來到晉陽城下。數十萬大軍將晉陽城圍得水泄不通。從四月下旬到五月初三,趙光義親自督戰,宋軍對晉陽展開了輪番進攻。面對宋軍的赫赫軍威,最先垮掉的不是城牆,而是人的意志。北漢宣徽使範超和馬步軍都指揮使郭萬超等先後出降。這時,趙光義命人決汾河灌城,晉陽頓時成為一片澤國。劉繼元在內無鬥志,外無援兵的情況下,在五月初六出城投降。晉陽再也無法挽救北漢的國運。北漢的滅亡,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歷史在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然而晉陽的命運卻讓人唏噓不已。晉陽地形險要,城高溝深,易守難攻,百姓彪悍尚武,難以掌控,自古以來,割據勢力以此為據,對抗朝廷,更是唐王朝的龍興之地。因此,晉陽的龍脈風水,讓趙光義擔憂不已。他認為晉陽的“王氣”“盛則後服,衰則先叛”,會影響宋王朝的穩定,同時他銜恨晉陽軍民的長期頑強抵抗,並未真正征服當地的人心。趙光義以開封晉陽星宿不合為藉口,下詔毀城。

一座城池支撐一個國家28年,還擋住了3位皇帝的8次瘋狂進攻

宋滅北漢_圖

晉陽城中士紳富户被強迫遷居開封和洛陽。隨後放火燒城,連累城中老幼無辜百姓,被燒死或逃跑被踩踏致死者不計其數。隨後,趙光義再下血本,徵調數萬人,削平晉陽北部的系舟山山頭,曰“拔龍角”,最後再放大招,用汾水和晉水衝灌晉陽城廢墟,一座千年古城從此消失。

太平興國七年(982年),潘美在晉陽舊址以北的陽曲縣唐明鎮重建新城。以土築牆,城有四門,周長十里,城內街道築成丁字形,取其意為“釘”破“龍脈”, 可以看出,新城的形制規模無法與晉陽古城相比。宋朝北方地區失去了一座戰略重鎮,遼軍由此長驅南下,如入無人之境,為“靖康之難”埋下禍根。時光荏苒,朝代更迭,新城涅槃,再次成為中部地區的重要樞紐,也是山西政治、政治、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它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太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73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座城池支撐一個國家28年,還擋住了3位皇帝的8次瘋狂進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