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小村的皇家傳説,乾隆與他的皇叔胤祉和它都有關係
丫髻山 攝影:甘南 供圖:TAKEFOTO
紅芽香椿 攝影:吳笛 供圖:TAKEFOTO
《乾隆帝起居注》
樊各莊與乾隆的皇叔胤祉也有關係。胤祉是康熙第三子,他與太子胤礽關係素來和睦,後來胤礽被廢,雍正即位,胤祉被囚禁於景山永安亭。值得一提的是,在康熙的眾多皇子中,胤祉是較有學問的人,他曾開蒙養齋館,與陳夢雷、方苞等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律歷淵源》等書。胤祉去世後,就葬在樊各莊。
京東平谷西北部,有個樊各莊。村內外種了不少香椿,多年來人們口口相傳,説這香椿是“貢品”。樊各莊是明初所建,但其種植的“紅芽香椿”卻早在宋代就有了。到了清朝,“紅芽香椿”獲得皇家青睞,被選為貢品。
“紅芽香椿”的貢品身份,不知和乾隆皇帝有無關係。但在歷史上,乾隆七次前往樊各莊西北方向的丫髻山上香,丫髻山因兩座山巔高聳,狀若古代女童頭上的髮髻而得名,享有“畿東泰岱”、“近畿福地”等美譽。乾隆前去丫髻山途中,在樊各莊的通化寺停留,並留下御筆,也就與這個村莊及“紅芽香椿”有了聯繫。
石山·御筆·乾隆帝
乾隆年間,一條御道大致從樊各莊東南過來,向西北丫髻山而去。樊各莊與通化寺一起,正坐落於御道旁。每年的農曆四月初七,通化寺都有廟會,一開就是半個月。從初一開始,門口做買賣的攤位、茶爐早早就擺上了,從京城過來的人也不少。通化寺廟會極可能是隨着丫髻山廟會而開的,因為丫髻山廟會在明代以農曆四月十八為進香日,會期5天,清初改為四月初一至四月二十。通化寺廟會的時間和丫髻山廟會重疊,從京城前往丫髻山的往來香客,就可順路到通化寺。
通化寺的形制與格局,不是一般簡陋的民間建築,大殿內供奉的是木雕佛像。樊各莊北面不遠的孔城峪磕頭溝村東,有一座娘娘廟。相傳清代皇帝去丫髻山進香,途經雲巖禪寺,為免去皇帝上山之苦,便在磕頭溝外建了一座娘娘廟。清康熙六十年《懷柔縣誌》記載:“入國朝……山下增建娘娘廟。”廟內主要供奉碧霞元君等9尊娘娘像,也為木雕。由此可見,通化寺也不是一般的普通民間廟宇。
筆者最近研究丫髻山有關資料時,翻閲《乾隆帝起居注》,其中記載:“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二月,二十日庚辰,駕幸通化寺,至丫髻山行宮駐蹕。”1959年第一次文物普查資料記述通化寺的附屬文物“西邊有石山一個,用自然石頭而成,御筆字跡不清”。證明《乾隆帝起居注》所記載的,就是樊各莊通化寺了。那麼,這次乾隆從哪裏來的,又走的什麼線路呢?
乾隆先後7次上丫髻山,乾隆十二年二月為第二次。這次自初八上謁東陵,車駕出京師,先後駐蹕白澗、桃花寺、龍福寺行宮,謁陵後,回返,駐蹕龍福寺、桃花寺、盤山、白澗、盤龍山行宮。至二十日,到達通化寺,至丫髻山行宮駐蹕……
由此可知,乾隆這次是謁東陵返回途中,從盤龍山行宮而來丫髻山的。盤龍山行宮又稱作“蟠龍山行宮”,在順義區張鎮西邊。蟠龍山,又稱龐立山、龐裏山,今稱龐山,是燕山餘脈西端一座海拔僅200多米的小山。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以後,至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乾隆前往丫髻山沿途駐蹕的,就沒有盤龍山行宮,而是大新莊行宮。清《日下舊聞考》記載:“蟠龍山舊有行宮,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始移建於山迤北大新莊。”《日下舊聞考》載,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乾隆皇帝駐蹕蟠龍山行宮,曾作“奕奕瑤光照薊野,蟠龍亦得名茲山”詩。看來,“蟠龍”之名為皇帝所稱,可至今人們仍稱龐山舊名,這是習慣使然。
《乾隆帝起居注》明確記載,乾隆從盤龍山行宮過來,先到樊各莊通化寺,而後才駐蹕丫髻山行宮。乾隆在通化寺遊玩得高興,遂欣然題字,僧人將“御筆”刻於石上。這才有1959年文物普查資料中“西邊有石山一個,用自然石頭而成,御筆字跡不清”語。但是乾隆題字的內容是什麼,卻無從得知了。
乾隆到通化寺的時間,是陽曆3月30日,離清明節沒幾天了。這時,樊各莊村內外的香椿樹已經拱出了細嫩的芽尖,而且是經過一冬孕育的紫紅的頭茬香椿芽。無論涼拌,抑或油炸,都極為美味。乾隆若見此而品嚐,亦實屬正常。儘管《乾隆帝起居注》中對此沒有具體記述,但樊各莊的香椿能成為貢品,也許與此有關。
三殿·木雕·通化寺
通化寺在樊各莊村北,緊靠着山根,俗稱北大廟。
通化寺坐北朝南,前後3座大殿,即三進院落。前殿為金剛殿,殿內供奉大肚彌勒佛木雕坐像,無論從前面還是側面看,都是衝着人笑。兩旁為四大金剛站像,腳踩着八怪。那些小怪高六七十釐米,有個綠臉小怪頂着金剛,是活動的。過去村裏孩子常把綠臉小怪拿出去玩,玩完再悄悄放回來。中殿為大佛殿,供奉3尊木雕佛像,兩山牆上,繪有十八羅漢壁畫。大殿闢後門,可通後殿。後殿為菩薩殿,供奉菩薩泥塑坐像。後殿前3棵大柏樹,年代久遠。
在通化寺東側建有娘娘殿,1959年第一次文物普查資料記載:“東後殿三間,硬山箍脊,帶垂獸,有四個小獸,筒瓦頂,一斗二升叼麻葉的斗拱,明間五攢,次間四攢。”帶斗拱的廟宇在平谷地區不多見。殿內供奉天仙聖母、眼光娘娘、送子娘娘等9位娘娘,東側1尊小靈官站像,高約80釐米,手持鋼鞭;西側神台邊,建一小廟,高約40釐米,據説小廟供奉的是修建丫髻山的王二奶奶。小廟外邊塑一小黑驢,旁邊一小站像,頭戴氈帽,説是王二奶奶孃家人,人稱“竇二哥”。娘娘殿前東西配殿各三間,為七十二司畫像。娘娘殿南面為靈官殿,面闊三間,殿內供奉手持鋼鞭的王靈官塑像,背後有罩碑。東側供奉藥王孫思邈,西側供奉藥聖。
按説東側娘娘廟屬道教廟宇,西側通化寺為佛教廟宇,可東西院牆連在一起,且有門相通,村裏人亦通稱北大廟。
清乾隆《三河縣誌》只簡略一記“通化寺,樊各莊”,別無它述。1959年第一次文物普查資料,記述較為詳實:“通化寺,年代,遼,明清重修……現存6個大殿,為小學佔用。”並簡畫通化寺平面圖,平面圖將東側娘娘殿也畫在一起了。通化寺中殿前有2通石碑,文字記載為3通。記述中有“吻代(帶)劍把”,即殿頂大脊兩端的螭吻。螭吻,一般認為是龍的第九子。在我國古建築中,五脊六獸只有官家才能擁有。螭吻飾於宮殿式建築的脊上,做張口吞脊狀,並有一劍固定。而在通化寺平面圖中,後殿西側有一座石山,即假山,頗具園林意藴。
通化寺興盛時,有七八個和尚。到民國時只有兩個和尚了,於是從峪口西門外天齊廟過來一個小和尚,名路廣祥,法號覺祥。抗戰中,路廣祥從軍上了戰場,犧牲在寶坻那邊。
通化寺內曾有鐵鼎及鐵鐘,村人未曾談及。1935年的《三河縣新志》記載:“通化寺鐵鼎,高七尺,四方形,下有鐵足四,頂形尖而圓,兩旁有耳四,足上刻八卦圖,製造頗古。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造。又古鐘一,亦康熙年造。均在縣北樊各莊。”兩物早已無存,不然村人不會沒有印象的。
可惜的是,隨着歲月的流逝,通化寺的痕跡只剩下一棵柏樹。
親王·郡王·王爺墳
一般來説,帝王陵寢主要用於安葬帝王,皇后與帝王合葬,嬪妃安葬附近,而皇子往往另尋墓地。比如清代在遵化馬蘭峪建有皇帝陵寢,清朝進關的第一位皇帝順治帝及繼位者康熙皇帝相繼安葬於此。到雍正皇帝則在易縣另擇陵地,而乾隆皇帝又葬在康熙皇帝腳下。這樣就有了清代東、西陵,並按昭穆制度規劃陵寢。所謂“昭穆制度”,就是古代宗廟的排列次序。據《周禮·春官·小余伯》載:“辨廟祧之昭穆。”鄭玄注曰:“自始祖之後,父為昭,子為穆。”也就是説,始祖在宗廟中居中,以下子孫分別排列左右兩列,左為昭,右為穆。始祖之子為昭,始祖之孫則為穆;始祖孫之子又為昭,始祖孫之孫又為穆。這樣一來,在昭穆的排列中,父子始終異列,祖孫則始終同列。另外在墓地的葬位也同樣以此為準,分為左右次序。
當然,清代東、西陵是用來安葬皇帝的,至於每位帝王的皇子,則要自己安排後事了。清代皇子很多,墓地分佈在海淀、昌平、門頭溝、房山、懷柔、密雲以及天津薊縣、河北易縣、淶水等地。而康熙皇帝的三子誠郡王允祉的園寢,就選在了樊各莊。
允祉,原名胤祉,其四弟胤禛登基為帝后,為避諱而改名允祉。無論是文學還是書法,或是騎射,在眾多的皇子裏面,胤祉的表現都較為突出,備受康熙喜愛。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胤祉陪同康熙出塞圍獵時,曾經和一向善於騎射的康熙比試過,兩人不分上下。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封誠郡王。翌年九月,以在敏妃喪百日中剃頭,降貝勒。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因胤祉平日與太子胤礽關係素來和睦而博得了康熙帝好感。翌年,在復立胤礽為皇太子的同時,晉封胤祉為和碩誠親王。
胤祉不太熱心皇儲,一門心思編書。他的老師和門客全是學者和無功名的布衣,如陳夢雷、楊文言、周昌言等。依靠這些人,他主持編纂了兩部大書《律歷淵源》和《古今圖書集成》。《古今圖書集成》採擷廣博,內容非常豐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乃至文學、樂律等等,包羅萬象。它集清朝以前圖書之大成,是各學科研究人員治學、發掘先人成果的寶庫。
雍正即位後,將胤祉改名為允祉,以他與廢太子向來親睦為由,將其發配到遵化的馬蘭峪為康熙守陵。允祉私下發牢騷,又對怡親王之死缺少哀悼之情。雍正帝知道後,將允祉奪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後其病逝於景山禁所,享年五十六歲,照郡王例殯葬。乾隆二年十二月,追諡曰隱。
允祉的園寢佔地二頃,分宮門、下宮門、北墳地和大西北墳地。乾隆二年,追諡允祉且補建碑樓。宮門裏植柏樹,外栽松樹。下宮門在小豬山西南,為允祉第七子貝子弘璟墓地。北墳地在小豬山西邊偏北,為貝子弘璟第三子鎮國公永珊、永珊第三子鎮國公綿策墓地,有寶頂兩座,墓前有兩方座碑。大西北墳地距西邊營房較近,有三座寶頂,正墳為不入八分公奕果長子、體仁閣大學士、不入八分公載齡。正墳東南,是承繼子、不入八分公溥元墓。西南為不入八分公毓彭墓。“入八分”與“不入八分”是清朝宗室貴族的等級制度,“八分”是指八種待遇:朱輪(紅車輪);紫繮(乘馬用的繮繩);寶石頂(一品用珊瑚頂,寶石頂在珊瑚頂之上);雙眼花翎;牛角燈;茶搭子;馬坐褥;門釘(府門上的釘)。“不入八分”者不能享受這八種待遇。
毓彭1928年為清東陵守護大臣,軍閥孫殿英盜墓後,毓彭被溥儀黜出宗室,宗譜中資料盡刪。就在毓彭守陵時,這裏的柏樹已被陸續賣掉,後宮門、下宮門亦被盜發。
與村人訪談,説付家和郭家曾看守過園寢。70歲的付書然記得,付家是滿族,從海淀搬過來給三王爺看墳。前期主要是付家看墳,後來為郭家。87歲的郭德清老人説,他爺爺那輩兒從山西過來,接替付家看墳。清朝時皇室尊貴,允祉園寢的寶頂墳前邊有宮門,稱上宮門,門邊掛着大麻花鞭子,誰若私自進去,都會受罰。清代有守陵總管,是清代陵寢駐防旗兵的長官,掌管各陵寢、園寢的巡防守護事務。守陵總管的武職為正三品,其佐官為翼長(正三品),屬官有防禦(正五品)、驍騎校(正六品)。因此,看守允祉園寢的官員為六品,清代時這裏歸三河縣管,三河新官上任,要來這兒拜訪,因為知縣才七品。不過,隨着清王朝的覆滅,皇室所享有的榮耀也隨風而散。
乾隆時為允祉補建的碑樓,俗稱碑亭子,四角翹着,四面有門。亭子裏有漢白玉石碑,1959年時,文物工作者在碑四面搭上腳手架,拓下了碑文。從現存的拓本可以看出,碑文為乾隆帝所撰,康熙帝第二十一子、慎郡王允禧書丹,落款時間為乾隆三年六月初六日,也是很珍貴的允祉研究資料了。
允祉園寢早蕩然無存,但村人一談起“三王爺”,仍有不少軼聞掌故,頗具傳奇色彩。當然,這些軼聞掌故當不得真,在此就不多述了。
清東陵景陵大碑樓 新華社發 劉滿倉 攝
澗水·御道·烈虎橋
樊各莊西北3裏,有一座古橋,名為烈虎橋。
烈虎橋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三河縣誌》記載:“烈虎橋,在樊各莊北,石渠木面,跨山澗水。”大意是説烈虎橋橋墩是石頭的,橋面是木板的。烈虎橋或為明代所建,但初建時當為木橋,起碼至清乾隆年間編寫《三河縣誌》時,還是木板的平橋。在這以後才改建為石橋,改建的原因,或許是隨着丫髻山行宮興建而重修。
我國古橋大致分為索橋、浮橋、梁橋和拱橋等四大基本類型。烈虎橋屬於梁橋,而梁橋又稱平橋。烈虎橋南北走向,建在山間一條河道(即澗水)上,夏季山水湧下,由此向西南流瀉而去。烈虎橋為3孔石橋,整體花崗岩石質。橋面長12.5米,寬3.91米。橋面兩側各有6根方形望柱,桃形柱頭。兩側望柱間各有5塊石欄板。望柱與欄板均無雕飾。橋兩端各有一石虎,緊倚望柱,呈蹲踞狀,以充抱鼓石,橋亦由此得名。
橋面縱列3組石樑,每組7塊,共21塊大條石,組成整座橋面。每塊條石長2.5米至2.88米之間,寬37釐米至54釐米之間。兩塊條石間的縫隙,各嵌兩個腰鐵(又稱銀錠榫,當地稱之為“鎖”),以銜接條石,使之連為一體。橋面兩邊,各有一條石,撐託望柱與欄板。橋面下有兩座橋墩,每座橋墩由8層條石砌築,橋墩高3.1米,兩橋墩間距1.6米。橋墩東側迎水面有分水尖,以斬劈山水,減弱激流對橋的衝擊。橋兩端建橋台。橋南北建有引橋,八字形,石壘砌。引橋各長約5米,承接南北通道。
橋旁原有石碑一通,記載建橋年代、工匠及監造者姓名。十幾年前,在東樊各莊村尚見此碑散落街頭,但已碎為幾塊,上面彷彿有烈虎橋之類的字跡。烈虎橋造型古樸,保存完好,是京東較為重要的古橋之一。
烈虎橋為清時京城通往丫髻山的必經之路,清康熙、乾隆、嘉慶、道光4位皇帝,往來丫髻山皆由此橋過。2002年,當地對烈虎橋周邊環境清理整治,對古橋加以保護。同時將公路東移約20米,另建一座鋼筋水泥橋,以供行人與車輛通行。
元寶·木筲·羅家府
樊各莊村南,有羅家府居住遺址。此處原為一片台地,地表散落着金、元時期的陶片、瓷片,應為金、元時期的居住遺址了。
1984年秋,村民整理土地時,從耕地裏挖出一物,村民拿起一掂,挺沉,再看銅不銅鐵不鐵,也沒當回事兒。後來文物部門來人查看,説是元寶,屬於庫銀,是文物,就上交了。村民挖出來的是重50兩的銀錠,上鑄銘文“至元十四年”。 “至元”為元代年號,元代有兩個“至元”,一是元世祖忽必烈,用了31年,一是元朝最後一個皇帝妥懽帖睦爾,僅用6年。很顯然,此銀錠應為元朝初年遺物,至元十四年就是公元1277年。而元寶背面鐫刻着“元寶”兩個大字,其中“寶”字竟不是繁體,讓人疑竇叢生。
訪談村裏老人,説挖出銀錠和陶片等物的地方在村南2裏,有兩頃來地,是一座大土包。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平整土地時,被夷為平地了。過去人們到那裏幹活,經常能見到磚頭瓦塊,1958年還挖出一個倒扣着的大水缸,有1米多高。後來還出土過箍木筲的鐵箍,鐵箍已經生鏽。
這裏過去是個村落,稱為“羅家府”,至於何時所建,又毀於何時,為何而毀,一切都湮沒地下,無人知曉。既然稱“府”,聯想到一般姓在首而尾字為“務”的村名,往往也稱“府”,可知羅家府應是元代以前建成的村落。黃河以北的省份,帶“務”的村名很常見,有的是北宋時的税務機關,為宋代負責徵收商税的機構;有的由“塢”、“府”、“福”等演化為“務”;有的是北宋邊關的屯田務;有的是宋遼對峙時期,囤積管理遼貴族物資之處……
元世祖忽必烈統治時期,在一些地方設大都“營田提舉司”,管理大都地區營田事宜。為加強税糧管理,便在一些村落設民間負責管理收集税糧的機構,稱作“務”,“務”的負責人不是官而是吏役,或由地方官指定富户主人操辦收取税糧,税糧集聚收存保管的地方也稱作“府”。税糧收集負責人姓氏,就是“務”的具體機構名稱。因此有“逢務必府”或“有府必務”之説。
即稱“羅家府”,又出土了元初庫銀元寶,基本可以斷定,羅家府在元朝初期或之前已經成村。當初稱羅家府,一定有羅姓,且是大户人家。但元末明初,北方連年爭戰,人口稀少。而樊各莊成村於明代,詢問村裏人得知,樊各莊根本沒有羅姓人家。隨着村子人口的增加,樊各莊漸漸分為東西兩村,羅家府的痕跡更是消失無蹤了。
(原標題:京東小村的皇家傳説)
來源 北京晚報
作者 柴福善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