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宦官干政也能有所作為

讀史是可以使人明智的,歷史上權傾朝野的太監大有人在,特別是東漢以及唐朝和明朝時期的太監尤其難搞。翻閲歷史,經常會讀到一個名字,魏忠賢。人們常説一個人的名字應該是最能代表一個人的標籤,其實不然,就説這個魏忠賢,光讀他的名字,"忠誠"的忠,"聖賢"的賢,似乎是個純良至善之人。但實際上此人卻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干政宦官。

明朝的魏忠賢,魏忠賢是太監界的首領,老大哥。他本就是個典型的市井無賴,流氓惡棍,在民間混不下去了,就自宮進了皇宮。

皇宮並不是那麼好混,混了十幾年,並沒有什麼進展。就是個幹雜活的,雖然也能撈點油水,有點錢,但是遠遠不能滿足他的野心。

萬曆年間,一把年紀的的魏氏,得到機會飛黃騰達,面對眼前的這個每天只沉迷於做木工活的木匠皇帝,魏忠賢逐漸得到了權利。開始大興冤獄捕殺東林黨人,培養自己的羽翼,一些攀附他權貴的人拜呼他為"九千歲"。

身為皇上的身邊人,他不僅慫恿皇帝泡妞,自己也娶妻納妾,搶奪民女,令無數家庭生死離別。以致人們都言:"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雖然歷史評論中,這個一個禍國殃民的大太監魏忠賢在主政期間,明朝貪污腐敗盛行,百姓民不聊生。但實際上魏忠賢由於與控制輿論的文官集團之間的矛盾而使他的壞處被無限放大了。其實,魏忠賢得權之前明朝就已經衰敗,社會風氣敗壞,國家弊端很多,所以明朝的滅亡也不能全怪在這個宦官身上。因為在事關國家、民族存亡的大事上,魏忠賢還是很講原則的。他是貧苦人家出身,所以也很懂得百姓之苦。還知道注重發展明朝工商業,保障國庫充足。重用袁崇煥等邊關將領。

明思宗崇禎(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即位後,打擊懲治閹黨,治魏忠賢十大罪,命逮捕法辦。他最終自縊而亡,其餘黨亦被徹底肅清。雖然崇禎皇帝登基以後,也想要力挽狂瀾解決自己國家衰敗的局面,但是可惜,雖有治國之才,卻生不逢時。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52 字。

轉載請註明: 魏忠賢,宦官干政也能有所作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