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戰爭論‖為何南方總打不過北方?

中國古代戰爭史當中,南征似乎總能勝利,而北伐似乎總是失敗,看上去南方是打不過北方的,南方人北伐成功,奪取全國政權的例子也是寥寥無幾,這是為啥呢?
統一戰爭論‖為何南方總打不過北方?

南方實際上是指青藏高原以東,秦嶺山脈和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雖然説南方有長江作為天塹,但一旦長江失守,北方大軍就能瞬速渡江而下,西晉滅東吳、元朝滅南宋、國共內戰等幾乎都是渡過長江後,南方政權很快就宣告瓦解,南方打不過北方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地理、民風以及氣候的問題。
一、地理問題
由上圖可知,北方地處平原地帶,作為北方人主要作戰工具的戰馬,在平原作戰中,因其速度迅猛而佔了很大優勢,打不過逃跑也快,而且在戰爭中若出現糧草不濟,戰馬能夠成為搶奪糧食的最好工具。所以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經常趁中原政權衰微之際,來中原邊境地帶燒殺擄掠一通,然後溜之大吉。如果在在平原地帶作戰,顯然是擁有大量精騎的北方軍隊更勝一籌。
統一戰爭論‖為何南方總打不過北方?

大家都聽説過八百里秦川,實際上秦嶺有1600多公里長,800裏只是秦嶺的主要部分(下圖紅色所示的是廣義上的秦嶺大致圖)。秦嶺道路崎嶇,山高壁聳,易守難攻,如果從巴蜀和關中西部北上關中,南方軍隊就得帶上大量的糧草和輜重,穿過秦嶺的崎嶇山路,會很消耗體力,並且這期間又要防止從山中各要隘處突然殺出的北方士兵,難度可想而知了。
統一戰爭論‖為何南方總打不過北方?

典型的例子就是諸葛亮的五次北伐,蜀軍累的半死,帶着大量糧草和輜重欲穿越秦嶺,每次都在各峽谷和山路上遇見魏軍,吃了不少虧。第一次北伐就是讓趙雲用幾千兵士守護子午道上的一些峽谷要隘處,以至曹真的十萬魏軍主力都不敢穿過子午道,而只是防守在北部道口,諸葛亮則親率北伐主力走另外穿越秦嶺的路。
統一戰爭論‖為何南方總打不過北方?

二、北方民風多彪悍
北方人民風彪悍,粗狂的個性,有利於打仗,相比南方人的含蓄和温文爾雅,北方人顯得就更加的勇敢,加上他們以麪食為主,肌肉更加的粗壯,所以在戰爭中如果單挑,一般南方人是打不過的。
三、氣候差異
南方人打仗一般都會在春季或秋季結束時,囤積大量軍糧和戰略物資以備北伐,而要想當年就徹底消滅北方政權,這難度是挺大的,一旦沒有消滅北方政權,就得從南方大量的運糧,而北方人的騎兵偷襲軍糧是很快的,所以往往吃虧在這裏,並且一旦到了冬季,也可能會出現大規模凍死凍傷的現象。
統一戰爭論‖為何南方總打不過北方?

典型的例子就是在1853年5月至1855年3月,由林鳳翔、李開芳領導的2萬餘名太平軍北伐。1853年9月底,北伐軍前鋒部隊攻入河北,後來太平軍屯兵於天津城周邊的靜海和獨流,1854年2月,太平軍決定從靜海和獨流開始突圍,當時已到了嚴寒之際,大雪紛飛,結果由於缺少冬季防寒衣物,造成了很多士兵被凍死凍傷。據當事人回憶,就在突圍的當夜,因凍傷落伍和凍死的就有一萬多人。
綜合以上三點自然環境原因,所以説自古以來南方政權很少有能打的過北方的。
參考資料:盛巽昌《太平天國十四年》
馬立誠《歷史的拐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48 字。

轉載請註明: 統一戰爭論‖為何南方總打不過北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