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讀書,這4個地方帶他來看看,李玫瑾:比棍棒教育更管用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成為我們上學的時候,老師總説的一句話,但是現在的孩子能夠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的有多少呢?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學習上用心用功,以後走向社會會有一個好的工作。

孩子不想讀書,這4個地方帶他來看看,李玫瑾:比棍棒教育更管用
正如龍應台對兒子説的一句話: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孩子不想讀書,這4個地方帶他來看看,李玫瑾:比棍棒教育更管用
孩子想要有選擇的權利,就要首先掌握一定的知識含量,這樣在以後的發展道路中,也不會因為自己吃了虧,而遺憾當初沒有在學校好好的讀書,這才是最可悲的,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和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説:孩子若不想讀書,帶他到這4個地方看看,比棍棒教育更加的管用。

孩子不想讀書,這4個地方帶他來看看,李玫瑾:比棍棒教育更管用
1. 機場

雖然飛機是現在很普遍的交通工具,但是還是會有一部分人出行不會選擇飛機,因為飛機的票價對於一些普通家庭來説還是承擔不起的,而且飛機上面不是統一的座位,是分經濟艙跟頭等艙的,只要有錢在頭等艙裏面可以享受最尊貴的服務,讓孩子瞭解,不努力學習的話,以後可能上飛機都要登記別人上完,才會輪得到你上,“知識改變命運”就是真實的寫照。

孩子不想讀書,這4個地方帶他來看看,李玫瑾:比棍棒教育更管用
當孩子不願意學習和讀書時,帶他來機場看看,機場也是個小型的社會縮影,也會有分消費的等級,讓孩子知道只有努力讀書,才能夠在以後的生活有選擇的權利。

孩子不想讀書,這4個地方帶他來看看,李玫瑾:比棍棒教育更管用
2. 火車站

在火車站裏,我們總會看見很多來來往往的人,要不就是出門打工,大包小裹的往外走,形形色色的旅人會讓孩子感覺到生活的壓力,以及生活的不易,有不少人會拖着疲憊的身子,也會有人在站台上迎來送往,這就是生活在社會上的人們,往往被生活所迫,孩子看到這樣的畫面,也會知道如果不努力學習的話,生活的壓力就是這樣,就會像火車站裏面的旅人一樣,每天都匆匆忙忙奔波與生計。

孩子不想讀書,這4個地方帶他來看看,李玫瑾:比棍棒教育更管用
3. 大學校園

大學校園裏面充滿着青春的氣息和一羣懷揣着夢想的人,大學校園裏面也會有各樣的學習形式,無論是社團還是學生會,都會讓孩子得到提升與歷練,那麼帶孩子來着就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未來無可限量,充滿希望,學習可以改變命運,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未來有很多種可能,學習是最有效的。

孩子不想讀書,這4個地方帶他來看看,李玫瑾:比棍棒教育更管用
4. 餐館

有的孩子在初中的時候就開始被生活所迫,輟學去餐館打工,領孩子到餐館看看,每天服務員的工作量,還有每天他們還要看別人的眼色生活,這就是沒有在學習上努力,早早的就步入社會的真實寫照,所以讓孩子看完感受一下在餐館裏面打工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如果回到校園裏面繼續認真的讀書,就不會這麼早的受這份苦楚,所以餐館也是一個讓孩子可以看清社會的好去處。

孩子不想讀書,這4個地方帶他來看看,李玫瑾:比棍棒教育更管用
父母除了在學習上教育孩子,還應該注意教育孩子一些什麼?

1. 品德

人這輩子可以無才但是絕對不能無德,德行是一個人這輩子最重要的東西,透露人品看本質,教會孩子擁有一個好的德行很重要,良好的品德會讓孩子在以後的道路上得到更多的人的認可。

孩子不想讀書,這4個地方帶他來看看,李玫瑾:比棍棒教育更管用
2. 社會交往

家長不應該注重孩子的學習能力,在社會交往方面也應該看重,看重孩子的社交能力,在以後孩子的成長中,會在與別人溝通與交流的時候,更加的如魚得水。

今日話題:你認為孩子如何培養社交能力?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6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不想讀書,這4個地方帶他來看看,李玫瑾:比棍棒教育更管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