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門課程滿績
專業課平均分95.6分……
近日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學生李林軒的學霸經歷引來全網點贊
有網友稱讚他“顏值與實力並存”“太強了,小説都不敢這麼寫”“全能型戰士”
在武漢大學第三屆榜樣珞珈年度人物的評選現場
來自該校測繪學院的李林軒是全校2019級本科生唯一一位滿績學生
頒獎現場李林軒和校長張平文院士合影。
大一入學時李林軒就給自己劃定了目標分數線按照每門課都要90分以上的心態和目標去學習
第一學期竟然真的做到了門門滿績
此後李林軒有意給自己施加壓力並將這種勢頭保持了四年
李林軒成績單(部分)。
追求知識而非追求分數是李林軒的學習態度
李林軒直言他不會過度重視平時分拿了多少
甚至對於最終的考試分數也並不在意“4.0是很重要,但是掌握知識更重要”
李林軒推導公式的筆記。科研小白的進階之路對於科研李林軒坦言自己一開始也比較迷茫大一入校,李林軒加入了羅綱教授的課題組研究水庫蓄水和地震活動之間的關係李林軒笑稱,選擇這個方向是因為這是他當時“唯一聽懂的方向”在大量閲讀文獻並積極和羅綱教授討論後,他開始逐漸瞭解自己的研究方向對科研的認識也慢慢清晰了起來。
大學四年在國內外多位老師的指導下,李林軒主要圍繞地殼對自然或人為擾動的響應、地震的震級—頻度關係兩個主題開展了系統性的研究,截至目前他已經以第一作者和唯一學生作者的身份完成四篇學術論文,其中兩篇已經發表還參加了三次國內外學術會議並作報告。
李林軒在地球科學領域頂級期刊《地球和行星科學通訊》(EPSL)發表的論文。不愛“走直線”憑興趣找課題李林軒的研究向來不是“走直線”的他直言自己是個“想法比較多的人”經常是憑着興趣找到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就又開始了一個課題李林軒表示自己對於地球科學的廣泛涉獵離不開羅綱教授的支持羅綱教授的一句話令他至今印象深刻:“人不應該只為文章而做研究,單數文章的數量是沒有意義的,單看期刊的級別也是沒有意義的,而要看你到底對這個科學界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
和羅綱教授討論問題。
對於競賽
李林軒也是出於興趣
才選擇參加了數學建模競賽、
“自強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地球物理技能大賽等部分競賽
在他眼中,無論是科研還是競賽
本質上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過於功利化地追求結果
往往會喪失獲取知識最純粹的快樂
這也是為什麼
李林軒用長達一年半的時間
堅持研究三峽庫區地震活動相關的問題
“這遠比獎學金帶來的快樂要多”
希望能預測地震
李林軒的珞珈之旅就要結束了
離開武大後
李林軒將繼續讀博深造
期望能更好地揭示
與地震有關的現象和物理過程
為地震預報和預測做出貢獻
李林軒在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上做報告。
即使很多人告訴他
“地震是不可能被預測的”
但是李林軒認為
可能與不可能都還沒有被證明
即使不可能,證明這個“不可能”
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總要有人去做一些這樣的事。”
以好奇和興趣為燈塔
以純粹的態度探索科學
李林軒,好樣的!
來源:武漢大學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