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
每當到了下午放學時間,學生們都不捨得回家,抓緊時間完成課後作業,而後便投入社團活動,繼續在校享受夥伴時光。家長就更不用犯愁了,安心工作至下班時間,再到學校接上孩子一起回家。得益於課後服務推廣,這種現象在嶗山區各小學,可以説基本上已經成為常態。目前,嶗山區已經實現課後服務在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
課後作業全部在學校完成,放學回家後享受自主時光
從下午三點半至五點半,屬於固定的課後服務時間,在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內,很多孩子安靜地坐在課桌前,埋頭認真地寫着課後作業。各班均有一名值班老師,在教室內看護着全班學生。學校將課後服務時段一分為二,前一個小時屬於作業時間,有老師提供解疑答惑服務,基本實現了百分百在校內完成作業。後一個小時則為自由活動時間,提供社團服務、興趣活動等多元選擇,供學生們在校園盡情放飛。
課後服務遵循自願參與原則,家長和學生可自主選擇參加。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一位老師説,每天下午規定放學時間後,孩子們經人臉識別打卡,輕輕鬆鬆就能開啓課後託管。在課後服務的時間段內,不允許任何老師開課或補課。課後服務確實滿足了家庭需要,從新學期情況來看,參與學生增加至1800人,相比去年,一下子翻了兩倍以上。其實,不止於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課後服務在嶗山區普遍開展,得到了學生家長廣泛點贊。
“自從學校開啓了課後服務,放學接娃的難題便迎刃而解。”嶗山區第三實驗小學一位家長説,就連一直頭疼的孩子作業,現在都一併得到了解決。他説,雖然小學階段學生作業量並不大,但孩子在家寫作業易拖沓,作業速度和質量一直都不高。加入課後服務留在學校作業,由學校課後服務老師來監督,基本實現了作業不出校門。這樣一來,孩子回家也有了更多自主時間。更讓他驚喜地是,課後服務不僅是看管作業,學校特意開放藝術類、體育類社團,也組織閲讀、藝術、科普等活動,讓孩子放學時都不着急回家了。
為課後服務提供多元選擇,老師默默奉獻為學生服務
目前,在嶗山區眾多學校當中,個性實踐的例子不勝枚舉。有的是與青島市“十個一”項目結合,提供形式多樣的個性化服務。比如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走出了一條“1+X+社團”服務模式。“1”即一小時作業時間;“X”即由教師開設的各類興趣小組;“社團”則更為多元化,開設藝術、科技、體育等領域60餘個,由學生在學期初結合興趣選課,課程分佈在一週內,成為學生多元發展的重要平台。
有的則與學校特色建設結合起來,讓學生浸潤其中切實受益。比如作為一所戲曲特色學校,漢河小學藉助課後校內服務時間,吸引更多學生加入戲曲藝術學習,打造起了學校戲曲藝術的人才梯隊。還有的學校則與研究性學習結合,在專業老師指導下開展相關領域研究學習,比如東泰小學組建了茶藝研究和剪紙藝術研究小組,共同研究嶗山茶、剪紙藝術在嶗山區王哥莊發展演變的過程,組織到茶葉基地、民間藝術館參觀學習……
如此豐富多彩的課後服務順利開展,應該説離不開老師的默默付出。一位小學老師説,開展課後服務的時間,相對延長了教師工作時間,尤其對於有家庭的老師而言,本身也面臨着父母和孩子的需要。但很多老師默默奉獻在崗位上,利用平時研究的課題或興趣,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地選擇,目的是更好地為孩子們提供服務,真正推動孩子們的個性化成長,也成了課後服務的一道靚麗風景。
打開手機就能尋跡託管服務,課後服務覆蓋義務教育學校
實際上,從2018年開始,嶗山區便探索全面建立課後服務,甚至列入區辦實事當中,全力解決困擾家長的“三點半”難題。為此,嶗山區教育和體育局開展專題調研,向所有小學家庭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家長座談會,瞭解家長和學生對託管內容、時間、方式的實際需求;制定了《嶗山區關於開展小學生課後校內託管工作的實施方案》,在“學生自願、家長自願、教師自願”的基礎上,實現“學生滿意、家長滿意、教師滿意”。
嶗山區在全市率先鋪開人臉識別系統,學生參與課後服務的照片和視頻,可以直接通過系統進行上傳。家長只需打開學校分享的鏈接,便可查看課後服務的精彩瞬間,甚至具體到到校和離校時間,都可以精準地推送到家長手機上。針對農村社區學校家長的需求增加了校車數量,將部分校車下午發車時間延遲至託管結束。此外,為了切實保障課後服務,嶗山區設立課後服務專項資金預算,按照每名學生每小時2.5元的標準,為教師超出規定時限的額外工作給予補貼,納入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管理。
嶗山區在課後服務上的探索和實踐,切實滿足了家長對於課後服務的期待,將民生實事辦進了老百姓的心坎裏。與此同時,嶗山區在“全面推進小學課後校內託管”方面的探索,2020年獲評青島市教育改革創新獎。目前,嶗山區課後服務惠及學生2.8萬名,佔了全區學生總數的77%左右。從今年秋季開學,嶗山區又擴大了課後託管服務面,將初中納入課後服務範圍,實現了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未來將更好地滿足家庭對個性化服務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