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臨淄王旺莊那些故事

由 淡圖強 發佈於 經典

原創: 淄水入川
臨淄王旺莊位在烏河北岸,西北鄰小高家村,南距烏河南,小曹家為1裏。元末明初,戰亂頻仍。齊魯大地經過多次兵火浩劫,變得野無耕種、村無炊煙、人口鋭減,有些地方几乎成了“無人區”。據鄉間口碑相傳,臨淄城西北境方圓幾十裏內,僅有船頭莊一家姓王的在洞內躲藏數月,才倖存下來。事後,他們把村名改為王旺莊,以期子孫後代從此興旺發達。該土著王氏延續至今,有人口數百,被稱為“坐地户”。村西有金陵寺和高陽故城遺址,村東有張寧路通過,分王旺東、王旺西、王旺北三個行政村。
臨淄金陵寺舊影
王旺曾名船頭莊,俗稱王莊。相傳,元末朱元璋派大將常遇春、胡大海率軍入山東境內,與元軍作戰。大軍到處,人稀村毀,船頭村只有一户王姓人家,被迫藏匿,後斷糧,以絮充飢,僥倖得活。希冀後世,興旺發達,不再亂世,遂改村名為王旺莊。自此以後,多姓遷入,至今都已傳20餘代矣。估計該村南北朝時已經立莊。
莊西南大半里,即高陽館舊址,著名八景之一,即指這裏。西晉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劉伶的墓地也在此,有封土可尋。平於1958年大躍進年代。劉伶號稱酒仙,素有“杜康造酒劉伶醉”之説。
莊北2裏處,有大墓一座,俗稱“北冢子”。據考證,是北魏孝文帝的老師,驃騎大將軍崔光的墓冢。他父親崔延齡和祖父崔曠的墓地也在此處。
王旺莊所處自然條件優越,自古就是農業發達地區。1300多年前的北魏高陽郡太守賈思勰,就是在這裏寫成我國曆史上第一部著名農書《齊民要術》的。
明代中葉,明朝中葉,當地郭氏弟分居後,遷至烏河之陽、古運糧河北岸的王旺莊定居下來,族內稱之為“南門子”。留居北高陽的稱“北門子”(堂號“六合”)。從郭氏保存的支系家族自清代乾隆十五年以來的歷史地契上看出,到了乾隆初葉,“南門子”已擁有相當多的土地和房產。有糧田、桑田、苗圃、葦灘、馬廄和飼養場等。還有了自己的私塾學堂。僅是房子和場院就佔了半個村莊、兩條街。依當時的社會風尚,郭氏支系也起了堂號,叫“積穀堂”。雖不風雅,倒也質樸。它反映了我國人民“以食為天”的思想和期盼五穀豐登、年年有餘的美好願望。這是“南門子”家族在被史家稱道的所謂“康乾盛世”中最為鼎盛輝煌的時期。從咸豐、同治年間向後,這個以農耕為業的大家族,由於人口增多和世代分居,又形成了若干更小的家庭。把原來大片的宅田分成了若干各自所有的零星小塊。在世系上也有了更多的分支。堂號又有了“久遠堂”、“南天成”、“北天成”和“惠迪”等。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村內有“南門子”的“郭氏先祠”(俗稱“家廟”),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族內凡去世三年以上的男性名諱,皆可載入先祠中的牌位。祠堂坐北朝南,由前後兩院組成。這是兩進院的古式磚木建築。前院面臨前街,有東西兩門。兩門中間是高大的影壁。進入前院,東西兩面有高牆護圍。北面是通往後院的中式拔台黑漆大門。門上高懸巨幅橫匾,上書“郭氏先祠”四個金色大字。後院比前院大得多,有南北甬路貫通。北面是高大寬敞的祠堂,列祖列宗的牌位就供奉在裏面。祠堂的西鄰,便是一方村內最大的池塘。春夏之間,蛙聲如歌,碧水汪汪,岸柳成蔭,荷池飄香,是個清幽寧靜的地方。
村裏的烏河水磨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它原為三國時馬鈞發明的以江河流水為動力的翻水車。到西晉時,杜預又將其改造為水磨,主要用來加工官府和軍用的糧食。村前平行的烏河和運糧河,相距不過500米。前者建磨,用於加工業。後者通航,用於運輸。王旺莊之所以原名船頭莊,就因為它是從臨淄城西的運糧河通往小清河再入濟水(今黃河)的一個運糧碼頭。由濟水再入京杭大運河。到了南北朝時,因為佛教盛行,水磨經營者又轉產以磨製香面為主。此業一直延續到20世紀50年代初。
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該村有10位烈士為國捐軀,並湧現出了眾多英雄人物。
來源:般源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