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至27日,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的大幕就將拉開。之前高校陸續公佈2021年研究生報名情況,其中絕大多數高校報名人數增幅超過10%,而各高校研究生招生計劃增幅基本超過10%,招生、報名人數實現雙增長。記者採訪瞭解到,提升學歷層次,建構更加完善知識體系,是多數在校大學生選擇考研的主要原因。而職場人士選擇考研則主要是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機會。
部分高校計劃招生情況
2021年研究生招生大幅度擴招。從全國情況看,超過40%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超過52%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計劃招生人數相較於2020年都有所增長,部分高校甚至擴招千人以上。從駐青高校看,共擴招2000餘人,擴招增幅超過了10%。
部分高校考生報名情況
全國各省市研究生報名確認工作都已結束,從部分高校公佈的數據看,各學校報名增幅基本都在10%以上。近年來全國研究生報名考試人數屢創新高,2020年報名考試人數為341萬人,同樣刷新紀錄。相關考研機構預測,2021年考研報名人數可能會達到422萬人。
應屆生想要提升專業學歷
近年來,本科層次學歷招生不斷擴招,部分省市的本科層次招生規模已超過了高考考生的50%。這讓不少本科畢業生認為,以本科生身份走上工作崗位,已沒有學歷優勢,而當前就業形勢背景下,很多用人單位都提高了對學歷的要求。因此,繼續深造、開拓視野、提高自身競爭力就成為了很多大學生的選擇。
每天早上6點到圖書館,自習室還沒開門就先在走廊上背書,“正好很安靜”;每天晚上10點圖書館閉館後,複習一族們成羣結隊地在寒風中走向宿舍區;回了宿舍為了不影響宿舍熄燈,穿着羽絨服繼續在樓道里複習至半夜……青農大廣播電視播導專業大四學生琦玉,從大一時就有考研想法,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後,她更是為了自己的跨專業考研夢想而“拼了”。在她看來,本科學習更多是在打基礎,建立一種對專業的認識。如果想要有更高層次的發展,考研是一條比較好的出路。
採訪中,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多是1999年出生甚至“00後”,以他們為主導的羣體更有個性,也更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標。“考研和找工作這兩條路都是一種選擇,都會有一定的壓力。 ”在學校11月份的秋招中,青大法學專業的大四考研生趙霖已經拿到了不錯的offer,但他選擇了放棄,“考研並不是為了逃避工作,而是給自己一次體驗不同人生的機會,給自己一個機會衝向更高的平台和舞台,更好地拓展視野與知識面,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
上班族謀發展“回爐深造”
近年來,除了在校大學生,上班族、工薪族選擇考研、讀研的人也越來越多。選擇考研的職場人士大多有着較清晰的職業規劃和職場目標,考研、提升學歷,就是為將來更好的發展做準備,比如有的人期待的職位晉升有更高學歷的要求,有的人想借助學歷提升換一份更好的工作。
從事金融行業的秦芳工作已有6年,本科畢業後在一家國有銀行工作。隨着工作閲歷的增加、經驗的積累,她也將迎來職位晉升的機會。“從未來長遠看,想盡早獲得晉升機會,提升工資待遇和競爭力,很有必要再充實一下自己,為自己‘鍍鍍金’。”但是已經離開校園和大學理論知識太久的秦芳,並沒有那麼多充足的時間安心複習,要一邊照顧寶寶,一邊工作學習。歷經了前兩年的失利,她今年秋天報了考研培訓班,利用每週末的時間去上課複習,這次她感覺把握會更大一些。
經濟發展助推考研火熱
考研“升温”,除了考生個人提升競爭力、學歷等意願的累加,畢竟“眾人拾柴火焰高”,細究其背後也與經濟發展形勢不無關係。《2020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十三五”(2016-2020年)期間,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015年後,研究生報名人數增長率快速上升。
我國經濟的穩步發展和結構轉型使得就業市場結構發生變化,加之受今年疫情的影響,就業市場的謹慎和收縮把即將邁出校門的大學生往考研的路上推了一把。今年25歲的王雅坤即將第三次考研,原本打算今年上半年找工作的她,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腳步。 “不能出門,工作也不好找,乾脆再考一年吧!”王雅坤笑着告訴記者。青科大應用化學專業2017級的東翼也稱被疫情改變了人生規劃,原本打算出國讀碩博的他,最終改為了在國內跨專業考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曾經認可度不高的專碩,這兩年火了。從2009年起,我國開始全面招收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大部分專業學位碩士開始實行全日制培養模式。11年來,以應用為方向的專業學位碩士招生數量逐年遞增,佔比持續增大。2009年專業學位碩士佔比僅為15.9%,2017年首次超過學術型碩士的人數,2018年專業碩士招生人數佔比近58%。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到2020年,我國 “專業學位碩士招生佔比達到60%左右”。相關研究人員指出,專碩招生規模的擴大,符合當前我國對研究生的培養結構佈局,能滿足我國經濟發展需求。而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報考專碩,一是相對學碩來説,考取專碩的成功率更高;二是專碩的實用性更強,側重理論研究和實踐;三是學習時間短、學習方式較為靈活。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楊健鍾尚蕾
來源:青島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