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明知修鄭國渠耗費巨大,為何還要修?鄭國渠究竟有多大價值

秦始皇即位後的某一年,秦王宮裏來了一位“毛遂”。秦國自孝公起,推行一系列的人才優惠政策,大量吸引山東六國才俊投奔,秦宮的“招聘市場”門庭若市,諸如商鞅、李斯、範睢、張儀、公孫衍、尉繚子、呂不韋等,個個都是六國奉獻的頂尖人才。
秦國明知修鄭國渠耗費巨大,為何還要修?鄭國渠究竟有多大價值

今天來的這一位,平淡得像一杯白開水。鄭國?沒聽説過啊,哪路神仙?
不過,商鞅等人來秦國之前,大多也是藉藉無名,人不可貌相,還得看他肚子裏有沒有貨。這位叫鄭國的傢伙,一句話差點沒把秦始皇震個跟頭:我可以幫你修一條灌溉渠,讓關中鹽鹼地變沃土,每年糧食畝產增加三四倍,多養活幾十萬人口。
秦國當時全國總人口不到600萬,關中地區也就100萬人,修一條渠就能多養活幾十萬,我大秦從此以後,“荒年”二字豈不是被永遠封存?有這些糧食做保障,滅六國不跟玩一樣?
農耕社會就這麼簡單,土地就是命,糧食就是天。足夠的糧食就會保證人口的大量繁衍,誰有辦法解決產量問題,誰就是王。上古神農氏就靠農業生產技術,成為華夏文明始祖之一。
秦始皇的興奮勁剛起來,又被鄭國一瓢冷水澆得拔涼:這條渠雖然澤被萬世,可是修築的代價太大,需傾國之力。
果然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秦始皇倒吸一口涼氣。眼下秦國跟六國的戰事不斷,秦始皇恨不得一分錢摔八瓣花,再分出精力修渠,還要不要打仗?
秦國明知修鄭國渠耗費巨大,為何還要修?鄭國渠究竟有多大價值

經過大臣們的集體商議,形成決議:勒緊褲腰帶也要修渠!可見,秦國不是有錢任性,而是更具戰略眼光,從牙縫裏摳錢修建鄭國渠。
聽到這個消息,鄭國的臉上,狡黠的笑意一閃而過。原來修渠背後,居然隱藏着一個巨大的陰謀。鄭國表面上是一個追求個人價值實現的求職人員,其實他是韓國的間諜!
韓國與秦國接壤,是秦國出關中爭天下的一道屏障。因為這個地理因素,韓國很倒黴,不斷遭受秦國打擊。雖然韓國窩囊到唯秦國馬首是瞻,又當馬仔,又割地,秦國還是不斷蠶食韓國的領土。
韓桓王九年,秦國再度入侵,韓國被迫割讓上黨郡。由於上黨郡太守馮亭自作主張,將上黨郡贈送給趙國,引發秦趙長平之戰,導致趙國四十萬人被坑殺,韓桓王在一旁看得心驚肉跳。
反抗,打不過,聽話,還是逃不掉捱打,如此下去,早晚滅國。韓桓王左思右想,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玩硬的不行,跟你玩陰的!
他召來名不見經傳的河工鄭國:你去秦國應聘,想辦法動員秦國人修渠,工程給它搞大點,耗盡他們的財力,讓他們再也沒有實力衝我們呲牙,韓國的命,就交給你了!
秦國明知修鄭國渠耗費巨大,為何還要修?鄭國渠究竟有多大價值

應該説韓桓王的計劃成功了,鄭國渠從涇水出發,向東綿延300裏,直到洛水,橫亙在關中平原大地。整個工程動用10萬人,耗時10年才修建成功。
做一個對比,秦始皇修建長城,動用100萬人,耗時五年。有人測算過,秦長城耗資摺合人民幣約6000億。以此大致類比,鄭國渠至少耗資1000億人民幣。
請注意,修長城是在兼併六國之後,集全國之力,修鄭國渠是秦國一國之力,差距很大。
不過,韓桓王的這個“疲秦”計劃又是失敗的,工程進行到一半,鄭國間諜身份暴露了。因為這件事,還引發了著名的“逐客事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秦始皇一怒之下,就要殺了鄭國。鄭國不慌不忙,説了以下一段話:
“始,臣為間,然渠成,變秦之利也......(修渠)為韓延數歲之命,為秦建萬世之功。”
秦國明知修鄭國渠耗費巨大,為何還要修?鄭國渠究竟有多大價值

可不嘛,雖然它帶有“疲秦”意圖,韓國只不過螳螂擋車,多苟延殘喘幾年而已,對秦國來説卻是萬世之功。
秦始皇一聽有道理,況且渠已經修到一半,半途而廢,前面的投入不就打了水漂了嘛。於是秦始皇赦免了鄭國,令他繼續修建。十年後,工程結束,效果如何呢?按史書記載:
“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
4萬頃,摺合110萬畝,畝產一鍾,相當於100公斤,4萬頃合計產糧11萬噸。據史料記載,同期農業較發達的關東地區,畝產只有25公斤,是關中的四分之一。
還有一點很重要,鄭國渠水位落差大,水中泥沙含量高(涇水一石,泥沙數鬥)。大量的泥沙,隨着鄭國渠,覆蓋在關中大片鹽鹼地上,讓荒地變糧倉。
秦國明知修鄭國渠耗費巨大,為何還要修?鄭國渠究竟有多大價值

按照這個數字,鄭國渠為秦國每年多帶來10萬噸糧食,足夠額外養活20萬人。由此,關中平原不再有饑荒災年,民富國強,為秦國兼併六國,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秦始皇很大氣,因為鄭國的突出貢獻,他將這條人類歷史上,第一條貫穿涇水和洛水的人工河,命名為“鄭國渠”。
鄭國渠建成後,持續發揮功效100年。既鄭國渠之後,漢朝又修建白公渠(由漢武帝時期太中大夫白公主持修建)。關中有一個民謠,形容鄭國渠和白公渠的功績:
“田於何所?池陽穀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鍤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秦國明知修鄭國渠耗費巨大,為何還要修?鄭國渠究竟有多大價值

後人在二渠基礎上,又不斷修建新的灌溉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豐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廣惠渠和通濟渠、清代的龍洞渠等。如今依然發揮着灌溉功能的涇惠渠,就是在鄭國渠的遺址上修建的。
正因為鄭國渠的歷史功勳,2016年,它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一條造福關中百姓兩千多年的灌溉渠,竟然由一個惡毒的間諜計劃引發。韓桓王飲鴆止渴的做法,成了千古笑談。他為缺少河工專家的秦國,主動奉獻了一位不世英才,也給中華文明,增添了一抹濃重的色彩。
秦國明知修鄭國渠耗費巨大,為何還要修?鄭國渠究竟有多大價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82 字。

轉載請註明: 秦國明知修鄭國渠耗費巨大,為何還要修?鄭國渠究竟有多大價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