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盛世唐朝最後的名相張九齡,為何難逃被罷官的命運?

由 宗政從蓉 發佈於 經典

説起宰相張九齡,很多人對他的評價都比較正向,比如説盡忠職守、選賢任能等等,正是因為有他的輔佐,李隆基才能開創''開元盛世''。對於這些才華優秀卻性格倔強的諫官們來説,最重要的便是皇帝的包容與信任,否則最後的下場絕對悽慘無比。晚年時的李隆基被所謂的盛世之景迷惑,寵愛楊貴妃、重用楊國忠等奸臣,很多忠心的臣子都遭到了貶謫。張九齡是開元盛世的締造者之一,同樣沒能逃脱被皇帝罷免的命運。


張九齡畫像

張九齡年少入仕,風度翩翩得皇帝重用

在大唐的朝堂之中,張九齡有多重身份與職責,但歸根究底還是一位言官。為了江山社稷,他們常常會説一些皇帝不愛聽的話,其他同僚也會對他們忌憚疏遠,入朝為官的風險還是蠻高的。張九齡出生在一個名望相當高的家族,其勢力範圍主要集中在廣東一帶,可以這樣説,只要張九齡的品行智力沒有太大問題,他就能順利進入官場。幼年時期的張九齡格外聰明伶俐,不管是吟詩作對還是筆墨書法,都能展現出過人的才華。在當時,如果某個人想入朝為官的話,光有才華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有名氣後得到''高人''舉薦。張家乃是官宦世家,為張九齡提供了很多方便。


張九齡畫像

張九齡的優秀是有目共睹的,當時張説因得罪武則天的男寵而流放嶺南,張九齡知曉後便特意寫信慰問並附上自己的文章,他的作品得到了張説的誇讚。張説非常器重張九齡,但他剛進入官場的那幾年確實沒有好的政績,直到李隆基面對天下招攬人才,張九齡才終於遇到翻身的機會。在唐玄宗的扶持之下,張九齡先是被升為右拾遺,後來又改任左拾遺,官場之路越來越順利。李隆基對張九齡原本是頗為欣賞的,經常稱讚他''性格温文爾雅,身姿俊秀挺拔'',即便後來被唐玄宗逐出朝堂,李隆基也沒有忘記他的風姿。

唐玄宗剛剛繼位的時候尚且英明睿智,對於言官們提出的種種意見,他不但會認真聽取還會納為己用,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成就。只是身為一國之君,性格難免會變得剛愎自用、驕傲自滿。很多人都覺得,唐朝之所以走向衰敗是受安史之亂的影響,但實際上,賢臣的流失才是關鍵因素,當唐玄宗罷免張九齡重用李林甫的時候,就註定了最後的結局。


唐玄宗劇照

因直諫而樹敵,張九齡數次官場沉浮

張九齡與宰相姚崇之間有很多矛盾。張九齡覺得姚崇地方吏治不足,所以經常對他直言勸諫,只是,張九齡終究還是忽視了對方的身份,姚崇因不滿而多次為難於他。為了避其鋒芒,張九齡最終決定暫時辭官回家休養。在嶺南居住的那段時間,張九齡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開鑿大庾嶺新路''方面,因為梅關險阻重重危險性極高,所以急需通過修路來解決通行難題。徵得朝廷旨意後,張九齡不辭辛苦前往現場監工指揮,受他的影響,其他人亦是熱情高漲,很快便完成了這項艱鉅的任務。


梅關古道

修大庚嶺路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張九齡因此重新回到京都任職,從此官運亨通引得同僚羨慕不已。張説升任宰相後,張九齡的升遷之路也越來越快,沒過多久就成了朝廷重臣。只可惜好景不長,張説因遭到彈劾而免職,張九齡也被牽連其中。其實,官場中沉沉浮浮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想達到旁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就必須擁有強大的心性。張説去世後,張九齡的身份突然水漲船高,因為唐玄宗覺得朝中無人能擔得起宰相的職責,所以決定再次起用張九齡。張九齡在任期間,唐王朝終於慢慢走向了全盛時期,但他卻覺得,此時才是最不應該鬆懈的時候,朝堂中依舊存在很多危機,必須趁此勢頭一一解決。


張説畫像

張九齡曾向唐玄宗進言,希望他提前除掉安祿山。當時,安祿山因戰事失利被上司押往京城受審,張九齡便對皇帝説:''安祿山這個人狼子野心,又有謀反的面相,最好是現在根據他的罪行將其除掉,以絕後患。''但是,唐玄宗卻覺得沒有這樣的必要,安祿山最終被放回藩地。當然,事實證明張九齡的擔憂不無道理,安祿山在日後果然起兵謀反禍亂數年,順便還導致了盛唐的覆滅。開元晚期,唐玄宗的性格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開始變得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甚至還將那些奸佞小人提拔做了皇帝近臣。張九齡多次勸諫皇帝,不但沒有''喚醒''唐玄宗,還讓李林甫等人抓到了抨擊他的機會。李林甫經常在皇帝身邊説張九齡的壞話,唐玄宗聽信讒言罷免張九齡,從此再也沒有得到重用。

這次被貶的經歷,讓張九齡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他覺得朝廷中奸臣當道混淆視聽,所以才矇蔽了皇帝的心智。但實際上,唐玄宗對此要負很大的責任,只有一國之君的昏庸才可能導致國家的衰敗。張九齡擔任宰相的時候,正是唐王朝最好的時期,君臣和諧互相敬重,即便出現矛盾也能很快解決。只是有一點需要注意,張九齡身為文官諫臣,他的性格真的沒有缺陷嗎?張九齡經常在朝堂上和皇帝爭論,雖説受職責限制,但對方畢竟是皇帝,有些臉面還是要顧忌的。還有人評價説,張九齡性格執拗難相處,這才是他樹敵無數的原因。


安祿山劇照

總結:

既然選擇入朝為官,首先就要守好作為臣子的本分,張九齡品格不俗剛正不阿,正好是為君者最滿意的臣子類型。只是,張九齡身為言官完全可以委婉地進行勸諫,沒必要弄得雙方都下不來台,同時也給自己招來禍端。張九齡是典型的''清流派官員'',他們看不慣官場中的任何一點不正之風,這樣的人其實不適合官職太高。當然,張九齡的政績是值得肯定的,他忠於皇帝仁愛百姓,為官期間贏得了很多人的敬佩與讚揚。

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為歷史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