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劉路,1989年出生,可能更多人習慣叫他劉嘉憶,這是他向國外雜誌投稿時用的名字。曾經一度被認為是數學天才,中南大學數學科學與計算技術學院2008級本科生。在大學三年級時獨立解決了英國數理邏輯學者西塔潘提出的一個猜想,在國內引起關注。
2011年10月,中國科學院李邦河等3名院士分別向教育部寫信推薦,請予破格錄取他為研究生,並建議教育部有關部門立即採取特殊措施,加強對其學術方面的培養。
可能很多不太清楚西塔潘猜想是什麼,它所代表的意義又是怎樣的?西塔潘猜想由英國數理邏輯學家西塔潘於 20 世紀 90 年代提出,屬於反推數學分支。這一個重要的成果,促進了反推數學和計算性理論方面的研究。雖然這個定理比不上哥德巴赫猜想和費馬大定理的聲名顯赫,但作為一個諸多數學家多年欲破未竟之定理,其重要性和難度可見一斑。要知道,劉路當時破解這個猜想的時候,才僅僅是一個大三的學生。
正因為此,同年,中南大學特批劉路碩博連讀,為其“量身打造”培養方案,還將其作為青年教師後備人才,進入數學家侯振挺教授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2012年,中南大學再次打破教授評選程序,聘請22歲的劉路為正教授級研究員。
這樣一位數學天才,其在數學方面的天賦究竟是怎樣顯現出來的呢?
其實,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一直以來他們並沒有特意在數學方面培養兒子。後來劉路自己也坦言,父母並沒有給予他數學方面的遺傳基因和教育,自己上小學時也沒有對數學表現出特別的愛好。“如果要説我與同齡人有什麼不同之處的話,那就是我對數學的特別關注。上初中時,一些同學還在為數學教科書上的習題抓耳撓腮時,我就開始自學數論了。”
不過,數學一直以來都是劉路非常感興趣的科目,高考時,報讀大學專業的時候,從一本到三本,他填的全部是數學。最終,他如願以償地被中南大學數學科學與計算技術學院的應用數學專業錄取了。
自此,他對數學的興趣愈加一發不可收拾。據他的同學回憶,他經常會為一個數學問題“飯不按時吃,覺也不按時睡,最晚的時候凌晨兩三點都搞過,然後第二天很早又不見了,找老師去了”。
即便如此,比較悲催的是,他的專業成績一直並不是特別拔尖,“不特別差,但也不算很好”,甚至都沒拿過任何獎學金。對此,他的解釋是“這隻怪我馬虎慣了。考試中,我的演算過程太亂、解答不太標準,都影響分數。”
不過,這些似乎後來證明都是無關緊要的。直到他解開了西塔潘猜想,這一在數學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就。在投遞給數理邏輯領域的國際權威雜誌《符號邏輯期刊》八個月後,劉路終於收到了該雜誌主編——國際邏輯學知名專家、芝加哥大學數學系教授鄧尼斯·漢斯傑弗德的來信,信中稱:“我是過去眾多研究該問題的無果者之一,看到這一問題最終被你解決,感到非常高興——特別是你的證明如此漂亮,請接受我對你研究成果的祝賀!”
鑑於他取得的這一重大成就,根據規定,中南大學決定獎勵他 100 萬元,作為他進行進一步研究工作的物質基礎。並獲准他在該校直博的資格,這比正常程序提前了大半年。2012 年 3月,年僅22週歲的他,被中南大學破格聘為教授級研究員。
兩年後,劉路再次在《美國數學學會會刊》上發表論文,雜誌評審認為他的論文,“發明了一個全新的技術,是計算理論和相關領域近年來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不過,對於這些榮譽和成就,他似乎反映得很淡定,和對數學的狂熱形成鮮明對比。可能也正是這樣一種淡泊低調的性格,才使得他在科研學術之路上走得更為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