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懶”父母反而容易教出優秀的娃?原因讓人很服氣
文|秘籍君
經常有父母問,他們為了輔導孩子的學習,每天累得心力交瘁。但是,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是沒有起色,反觀那些“懶”父母養出來的娃,孩子卻非常優秀,這是為啥?
我有一個鄰居,她是我見過對孩子學業最用心的家長。孩子從上小學開始,她就想盡各種方式,為孩子的學業鋪路。把娃送進能力範圍內最好的學校,嚴格把關孩子每天的學習時間、要學的輔導班、玩的娛樂項目等等。但是,孩子的學習中等偏上,也談不上優秀。
鄰居説,她向孩子班上的學霸家長取經,詢問平時是怎麼教育孩子的。結果發現,這些家長還沒自己勤快,都不怎麼管孩子的學習。鄰居困惑了,為什麼“懶”父母反而容易教出優秀的娃?
▶“懶”父母反而容易教出優秀的娃
中國家長非常勤快,通常喜歡幫孩子把所有事情安排妥帖,讓孩子走上自己鋪好的道路。但是,其實真正有能力,並且優秀的孩子,很大一部分是依靠自我的成長,對父母的依賴性不強。
像2019年高考理科狀元楊晨煜,以730分優異成績考進清華大學。當時,有人採訪他的父母,討教育兒真經。結果,他的父母表示,因為平時工作很忙,很少盯着孩子學習,只是從小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學習全靠自己。可見,有的時候,父母學會“偷懶”,對培養出優秀的娃很有幫助。
▶父母“懶”一點,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犯一種“放下,我來!”的錯誤,主動幫孩子克服各種困難和挫折,不讓孩子走彎路、吃苦頭。殊不知,有時父母“懶”一點,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好處:
①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舉一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孩子放學後,家長問孩子,今天有作業嗎?如果孩子説有,家長就放下手中的活,陪着孩子寫作業,等孩子寫完以後,家長再順便檢查。孩子根本沒有獨自解決作業的機會。
著名的學前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曾經提醒,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要讓他自己做。因為,父母太勤快,事事親力親為,孩子容易形成依賴,變得無責任心、被動。家長學會“放手”,孩子有機會鍛鍊自主能力,就會變得獨立。
②有助於親子關係的和諧,家庭更加穩固
有的父母為了督促孩子,整天跟在孩子屁股後面嘮嘮叨叨、沒完沒了,反覆糾正孩子。父母的無孔不入,其實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壓力和失敗,產生“逆反心理”,進而和父母對着幹。
演員陶虹分享過她輔導女兒寫作業,因為過於追求完美,兩個人經常發生矛盾。最後,還好她及時放手,母子關係才得到緩和。可見,父母教育孩子,學會“懶”一點,是有助於親子關係的和諧,讓家庭關係更加穩固的。
③孩子會變得感恩,體諒父母的辛苦和不易
現在的父母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能幹了。給孩子提供好的學習條件,幫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後顧之憂。孩子活得太輕鬆、容易了,理所當然地享受着一切,就容易變得安於享受,習慣性地向父母索取。
像之前有一則新聞,説某48歲海歸碩士在家啃老,被母親一怒之下告上法庭。其實,像這樣學歷高,本應該前途無量的孩子,變得安於享受,不出去工作,很大程度上是,習慣了父母的供養,父母太勤快了。可見,父母還是要“懶”一點,讓孩子吃點生活上的苦,學會感恩。
▶父母如何正確地“偷懶”?
學會“偷懶”,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必修課,不讓孩子變成“伸手黨”“啃老族”。不過,父母如何正確地“偷懶”呢?
①在生活方面,放手讓孩子處理個人瑣事。隨着孩子的長大,很多生活上的事情,根本不應該讓家長做。像整理玩具、打掃房間、洗襪子等等,這些生活瑣事,不費腦子,只是出點力氣,孩子是有能力自力更生的,家長可以“偷懶”,只要在一旁做好監督就好。
②在孩子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尊重孩子的意願。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十字路口”,需要自己做選擇。比如,高考選文理科、考大學選專業、交男女朋友等等。孩子應該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想走的道路,家長可以“懶”一點,鼓勵孩子自主選擇。
【話題討論:你是勤快的父母,還是懶一點的父母?】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髮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