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被欺負之後,家長不要説這三句話,以免孩子越來越軟弱

由 頻長志 發佈於 經典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回到家,哭着跟説自己被欺負了,你會怎麼做?
相信每個父母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脾氣火爆的可能會拉着孩子找學校去;老好人性格的家長可能會選擇息事寧人;還有一些完全不當回事兒的家長,認為小孩子打打鬧鬧太正常,自己小時候就是這麼過來的。對於家長來説,這並不是一件大事,但對於孩子來説卻不同。
父母的言行舉止,其實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影響部分,不同的反應對孩子的性格影響也不同。所以當孩子被欺負時,你第一反應對孩子説的話非常重要。建議家長,孩子被欺負後少説這3句話,以免孩子越來越軟弱,將來可能成為校園霸凌的對象、步入社會被當成“軟柿子”捏。
一、沒關係,小孩子鬧着玩嗎
這家長就是那種不當回事兒的家長,內心的潛台詞可能是:“這算啥事兒啊!我的工作現在卡在了哪個部分……”這種不在意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忽視。別小看“忽視”對於一個孩子的影響。經歷過情感忽視的孩子,自尊心會受到長期的損害,同時會缺少對生活的的熱愛。
因為被忽視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內心的委屈也只能一再壓抑,長期這樣成長性格可能會變得越來越軟弱和膽小,而越是膽小怯懦越容易在青春期成為被霸凌的對象,在生活、工作中被當成軟柿子捏,長此以往人的性格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壓抑和極端。
二、你不要去惹別人,離壞孩子遠一點兒
這句話也是很多家長會説的一句話,這看似是給孩子提供了建議,但其實是教孩子用逃避的方式,根本沒解決問題。這讓我想到馬思純曾經在節目中坦誠自己在初中的時候成為被霸凌的對象,一些女生把粉筆灰、拖把水、抹布水倒進她的可樂,把她的信拿出來在班級裏大聲朗讀。
這讓馬思純覺得初中那三年非常恐怖,她也曾經跟父母説過這些事兒。但父母的回應就是告訴她不要理會這些孩子,這其實就是讓孩子忍讓。而馬思純也表示,這件事是讓她不自信的開端,在她心中也有很深的陰影,她覺得自己就是個懦弱的人。
這也讓她成年以後性格不那麼開朗,與人開始一段關係的時候,總是放低自己。由此可見,父母無意的一句話很可能對於孩子的性格影響很深遠。
三、只會哭,真沒出息
從這句話的語氣多半可以判斷出家長屬於控制慾比較強、性格也比較強勢。生活中就會以強制壓制情緒的方法想讓孩子更勇敢,這家長經常會説“不許哭”、“怎麼這麼沒出息”!家長自己認為這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教育方式,實際上呢?是對孩子的否定和壓抑。
這種孩子可能會覺得既然我説完也是被否定,那我不就不要説了,就自己默默承受吧。這就會遇到溝通問題,孩子遇到“大事件”的時候,父母多半是缺席的,這樣孩子可能在校園裏被欺負的更加嚴重,家長卻不知道。
如何防止孩子被欺負,被當成“軟柿子”捏?
1、培養孩子“不好惹”的能力
李玫瑾教授曾在《開講啦》這檔節目中,被問及這個問題,李玫瑾教授的回答是讓孩子打回去,而且不僅僅是反擊還要從4歲開始鍛鍊身體,讓孩子更強壯。其實説到底就是讓孩子“不好惹”,這其實屬於一種健康的一種心理構建,有助於幫孩子構建自信,讓性格更加健全。
因為喜歡欺負人的孩子確實存在欺軟怕硬的心理,所以越是軟弱的人,越容易被欺負。讓孩子從小對不公平反抗,對討厭的事情説“不”,是非常重要的訓練!這種觀念要從小就灌輸,可以通過繪本故事講給孩子聽。
2、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和高情商
家長雖然在行為上可以讓孩子反擊,可以在肢體上鍛鍊孩子的體魄,但依然要關注孩子的內心。説到底孩子被欺負以後,最容易受到影響的是什麼?就是內心,被欺負會破壞孩子的自信、自尊和勇敢。
所以平時家長要注重給孩子建造一個完善的性格,他樂觀自信,他們面對困難挫折的時候不會自暴自棄,有強大的逆商。他們擁有超高的情商,能將人際關係上的矛盾化解成為朋友,其實衝突也是人際關係的表現。
最後提醒家長,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是最信任的人,如果在遭遇不公的時候,孩子向你傾訴,請認真聽,讓孩子感受到無論什麼時候,你在他身邊,他不是孤立無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