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削藩為何不學推恩令?朱允炆:不是不想學,而是不能學
建文元年,即公元1399年,駐守北平的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發動了著名的靖難之役。
隨着朱棣的絕地大翻盤,建文帝被趕下皇位不知所蹤,留下千古遺憾。
不少人都認為,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太過激進,若是學習漢武帝“推恩令”,可能會兵不血刃的讓諸多藩王束手就擒。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對於朱允炆學習漢武帝“推恩令”的建議,無論古今,都是呼聲甚高。
在建文帝採納了削藩建議後,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和户部侍郎卓敬等一眾大臣,就曾力求朱允炆採用漢代“推恩令”之法曲線削藩。
這裏我們有必要説一下“推恩令”,“推恩令”是漢武帝時期提出的削藩政策,名為“推恩”,實為“削地”。
漢武帝規定,凡是諸侯王死後的爵位,不準如以前一樣只許嫡長子繼承,而是諸子都要封侯裂土。
如此一來,大諸侯國將會被分割成小諸侯國,直至幾代後,小諸侯國就遍地開花了。
大諸侯國消失後,小諸侯國也就無法與中央政權做抗衡,漢武帝的“推恩令”目的正在於此。
然而,建文帝朱允炆並未採納該建議,反而聽從齊泰與黃子澄的建議,力主採取雷霆手段削除藩王。
齊、黃二人雖都主張雷霆手段削藩,可二人就削藩的次序上,也有着相對不同的意見。
齊泰主張擒賊先擒王,應該早早拿下燕王,然後再對周、代、齊王等下手。
黃子澄卻提議要剪除燕王羽翼,先收拾掉周、代、齊王等,然後再對勢單力薄的燕王朱棣下手。
當然,此二人只是觀點不同,與“推恩令”並無太大關係,這裏不做過多贅述。
那麼,朱允炆為何不選擇前朝已經成功的“推恩令”,反倒要鋌而走險呢?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簡單,主要有三點原因。
其一,漢代與明代的制度不同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定義,諸侯王與藩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漢代的諸侯王所建立的國家,可謂是“國中之國”。
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內,可謂是軍權、政權、財權、任免權一手抓。
在此情況下,諸侯王不但具有相當強大的實力,甚至還有可能對漢朝中央造成威脅。
明朝的藩王卻不同,朱元璋曾經在分封諸子時提出“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意思就是説,藩王只有對軍隊的指揮權,而朝廷才有對軍隊的統治權。
不僅如此,諸多藩王所在封地也不是自己的財產,而全部歸屬於朝廷。
正是明朝與漢朝的分封制度差異,造成了明朝無法如漢朝一樣,能完美的施行“推恩令”。
因為“推恩令”意在“分權”“分地”,可明朝的權力與土地都是朝廷自家的!
其二,“推恩令”進度緩慢
“推恩令”的施行,其實是一種“温水煮青蛙”的緩慢過程。
往往這種過程需要幾代君主的努力,方能初見成效。
換句話説,“推恩令”是一項大工程,也是考驗君主耐心的過程。
在“推恩令”執行期間,皇帝必須時刻觀察諸侯王的動向,既要加以威迫,又要進行安撫,因此推行起來極難!
漢武帝被稱為“千古一帝”,其文治武功與政治智慧都不可小覷,諸侯王們也懾於皇帝的權威不敢放肆,只能乖乖的執行“推恩令”。
此外,漢武帝推行“推恩令”時,已然是漢朝的鼎盛時期,因而漢朝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坐等各大諸侯國分崩離析。
反觀明代建文朝卻不同,朱允炆剛剛繼位不久,還未能形成自己的皇權勢力,無法在任何方面彈壓住各大藩王。
正所謂“遲則生變”,朱允炆最怕夜長夢多,如果施行“推恩令”,恐怕會打草驚蛇,讓叔叔們磨刀霍霍的指向自己。
到時候,估計“推恩令”還未能起效力,國內便會烽亂四起,留下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
其三,漢明兩朝的歷史遺留問題
眾所周知,西漢政權自漢高祖起,雖然也產生了七個諸侯國,可西漢王朝對於諸侯王的態度,一直以強力打壓為主。
漢初的七位異姓諸侯王,除長沙王吳芮封地較偏遠而倖免之外,其餘的諸侯王全部被取締。
隨之而起的是劉氏宗親諸侯王,只可惜,自家人也不靠譜,劉氏諸侯王覬覦皇位者比比皆是。
漢景帝時期,曾爆發了著名的“七國之亂”,漢景帝誅殺晁錯後仍未奏效,隨即大規模平叛。
此役過後,諸侯王勢力被大大削弱,再也無力反抗漢朝中央的削弱手段,這也為漢武帝施行“推恩令”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明朝時期,朱元璋為了平定疆患,對於藩王的態度一直是大力扶持,可謂是要錢給錢,要糧給糧。
在朱允炆接手皇位之後,藩王的勢力一直處於增強狀態,甚至諸多藩王的力量總和能與朝廷抗衡。
藩王們對朱元璋的優待已經習以為常,朱允炆貿然更改法令,卻沒有了朝廷強權做後盾,諸位叔叔可是要罵孃的。
因而朱允炆只能被迫放棄“推恩令”,無奈的選擇強行撤藩。
其實,朱允炆的削藩態勢與後來的清朝康熙削藩大體相同。
二人並不是不想選擇懷柔手段的“推恩令”,而是政治形勢根本不允許他們這樣做。
或許朱允炆太過年輕,或許他對於削藩問題上有些操之過急,但是歷史便是如此,不容更改與假設。
假如朱允炆能看到後人關於“推恩令”的評價,可能他會説一句“我不是不想學,而是不能學”,來為自己徹底洗白吧!
【參考資料:《明史》,《史記》,《漢武帝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