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飛奪瀘定橋之前,為何敵方不徹底炸燬索橋?老兵無奈説出實情
引言
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常會用“人定勝天”這句話來鼓勵自己。這句話是由《逸周書·文傳》中的“人強勝天”演化而來。現在多用來指人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不利影響,也有人簡單地把它理解為人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話並不是純粹的心理安慰,很多情況下人類真的可以憑藉自己的不懈努力,克服外部的不利條件。中國人曾經多次創造出這樣的“奇蹟”,例如古代的萬里長城,雖然是為了戍守邊關不得已而為之,但按照當時的建造工藝水平,卻也是堪稱奇蹟的建築;再如現代的青藏鐵路,在中國修建完成之前誰也沒有想到凍土上也可以跑火車。可以説,中國人就是最相信“人定勝天”的一羣人,諸如此類的奇蹟,我們完成過太多次。
▲紅軍長征過草地油畫
01
在舉世聞名的長征之中,紅軍進行了380餘次戰鬥,攻佔了700多座縣城,僅營級以上幹部就犧牲了430人以上,歷經兩年,完成了穿越14個省,翻越18座山,跨過24條河。在途中更是走過了一望無際的荒草地,翻越了千年不化的雪山。這是一次獨一無二的、兩萬五千裏的奇蹟。在經歷了長征之後,紅軍的整體實力有了提升,得以在抗日戰爭中發揮更大的力量。
▲紅軍長征路線圖
飛奪瀘定橋戰役是紅軍長征中的一場重要戰役,根據此戰改編而成的歌曲、小品、快板等流傳度也很高,這讓瀘定橋成為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其中的細節人們也大多能説上一二。
飛奪瀘定橋戰役發生在強渡大渡河之後,當時紅軍正處於進退兩難的境遇中,若要用僅有的幾隻船將數萬將士渡過河起碼需要一個月,在士兵疲憊,武器也遠遠比不上國軍的情況下打灘頭防衞戰是十分冒險的。為此,紅軍當時唯一的選擇就是從瀘定橋過河。那瀘定橋是一條什麼樣的橋呢?
▲“飛奪瀘定橋”場景油畫
02
瀘定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名字為康熙親賜,意思是“瀘水平定”,橋頭碑文上的瀘定橋三字也是康熙御筆親書。全長103.67米,寬3米的瀘定橋由13根鐵鏈支撐,是一座典型的懸掛式鐵索橋。當時為了防止紅軍從此處渡河,國民政府軍隊拆除了橋上原本鋪設的木板,僅剩下13根鐵鏈,讓這裏也成為了南渡的天險。
▲拆掉木板的瀘定橋
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之下,紅軍決策層最終選擇了走瀘定橋這條路。瞭解過這段歷史的朋友們應該注意到了,對岸負責防守的國軍只拆掉了鋪在橋上的木板,而並沒有將橋徹底炸燬,這一點也是紅軍制定飛奪瀘定橋的計劃,以及行動能夠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那麼當時敵方為什麼不乾脆做絕呢?難道就沒有考慮到失守的可能性嗎?
▲紅軍劇照
很多人猜測是當時的國民軍隊太過於自信,認為在裝備領先的情況下,只需要架起機槍,就可以將對面裝備簡陋的紅軍擊潰,這個理由説出來蹩腳又有些貽笑大方。在當時國民政府高層已經下了死命令的情況下,有哪個將領敢如此自大輕敵?必定是要周全佈置,嚴陣以待。那麼究竟是為什麼,防守嚴密的國軍沒有選擇炸掉瀘定橋一了百了呢?專家們多方走訪後,一名參與抗戰的士兵無奈説出實情,這才還原了當年的真相。
03
據其回憶稱,當時上級是要求了炸斷橋樑的,不過同時提出了一個前提:要等到負責圍剿的一個自衞團渡河之後才炸燬。所以守衞部隊在權衡之後選擇了拆掉木板但是不炸橋,這樣若是自衞團先到來可以儘快鋪上木板通過,若是紅軍先到來可以憑藉強大的火力守一段時間。在平衡上級的命令的同時又知道自衞團大概率會先到達的情況下,這樣的決策也算得上是兩全其美了。
▲國軍將領劇照
然而,這個本來不算有疏漏的決定,偏偏遇上了處於生死存亡階段的紅軍,而人在絕境中往往可以爆發出200%的潛能。為了完成這次生死攸關的戰略轉移,跳出國軍的圍剿圈,紅四團冒着大雨,在崎嶇的山路上跑步前進,一個晝夜前行了240華里山路,搶在參與圍剿的國軍自衞團之前到達了瀘定橋。
▲“飛奪瀘定橋”題材油畫
在抵達之後,紅四團中有二十二位勇士組成了突擊隊,實為敢死隊。這二十二位英雄率先爬鐵鏈冒火過河,他們為戰友探路,卻也全部犧牲。目前,這二十二位勇士中只有八位能夠確認名字,只有一位有照片留存。幸好,當年的戰士中還有人沒有放棄找全這22位奪橋勇士的姓名,相信總有一天,他們的名字可以被我們所有人聽到。
▲紅軍將士舊照
用鮮血和生命奪來的瀘定橋,成為了紅軍打破包圍圈逃出生天的關鍵。經此一役,紅軍保留了大部分的有生力量,也開始逐步培養與國軍對抗的資本。僅用兩個小時,傷亡情況也很小的瀘定橋之戰,堪稱一大奇蹟,為此潤之同志在《七律·長征》中激情澎湃地寫下了“大渡橋橫鐵索寒”的名句。
結語
正所謂“事在人為”,打敗我們的往往是自己內心的恐懼,而不是現實。畢竟現實是可以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而改變的。紅軍的長征精神就像一座閃耀的燈塔,照在我們前行的路上,告訴我們只要不斷努力,就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
參考資料:
《逸周書·文傳》《七律·長征》《戰鬥的歷程: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的十次經典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