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拜黃忠為後將軍,孔明關羽為何皆反對?他們想把這個位置留給誰?

由 聊素麗 發佈於 經典

劉備蓄力半生,終於在漢中打敗平生之勁敵曹操,不但雪了博望坡之仇,也報了長坂坡追擊之恨!真是好不過癮,收復漢中意味着整個益州皆入劉備之手。在漢中大勝之後,劉備精神抖擻,雄心勃發,恨不得馬上就能打到曹操的老家,一下子打慫孫權,自己稱霸天下,成就不世之美名!

其實,在打了漢中勝仗之後,不但劉備雄心萬丈,就連他手下的大將們也都熱火朝天,恨不得再來上個幾十場大仗,好成就自己功名,好回去給自己的子子孫孫吹道吹道。

劉備為了聚焦將心,徹底增強士氣,他和諸葛亮商議決定,要在此時封拜四方大將,以此四人來鎮守自己所得到的土地,此乃一也!二者,憑着此四人的名氣。來震懾曹操和孫權,讓天下人都知道他劉備再也不是之前販賣草鞋和破席子的那個青年大叔了!

那麼劉備到底封哪4人為四方大將呢?(前將軍,右將軍,左將軍,後將軍),首先封大將這可不是劉備一個人説了能算的。他得和諸葛亮商量,畢竟劉備所走的戰略基本上都是按照諸葛亮《隆中對》來的,因此,諸葛亮的分量自然不用多説。

在一番商議之後,劉備決定封關羽為前將軍,假節。統領荊州,防備江吳與曹魏,對於關羽前大將的封賜相信整個蜀營無人不服。其次,拜封張飛為右將軍,假節。同樣,張飛的功勞有目共睹,他擔任此封足可以震懾世人。再者,拜封馬超為左將軍,假節。馬超,雖然剛來蜀漢工作,但是他在攻取西川之時,讓劉璋不戰而退,然者打平張飛,類似這樣的武力及霸氣,也是無人不尊敬。

劉備分別對於功勞比較大的,關羽、張飛、馬超、都進行了封拜,而且他們的封位也備受世人的認同!但是,劉備在最後還拜封了一員老將他就是黃忠。

黃忠,自公元209年便跟了劉備,期間在入川戰鬥之中,也立下戰功,並且在漢中之戰中還擊殺了夏侯淵,綜合來看也算是戰功在身。因此,劉備決定拜封黃忠為後將軍,並且與,關羽,張飛,馬超等同列。

對於黃忠拜為“後將軍”,諸葛亮其實這個時候是持反對意見的。孔明當時怎麼説的呢?當時諸葛亮就當着劉備的面指出關羽可能會不同意你封黃忠為後將軍。

以下內容引用自《三國志·黃忠傳》:

《三國志·黃忠傳》:諸葛亮説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悦,得無不可乎!”

對於諸葛亮的看法,劉備當時説道,我來給關羽做思想工作。定讓二弟關羽,認同黃忠。讓他們二人攜手一同來匡扶漢室,豈不美哉。諸葛亮見劉備如此執着,礙於情面,孔明只好作罷。

後來,劉備便派遣傳令官費詩前往荊州去給關羽謝謝官印。二爺得知,其他3員大將之拜封分別為,張飛,馬超,黃忠。當即怒道:“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此話真乃是一針見血,作為大將之首關羽不同意讓黃忠做後將軍,關羽的舉動其實早已和諸葛亮不謀而合!

《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有載:

詩曰:“五虎大將之首。”雲長問:“那五虎將?”詩曰:“關、張、趙、馬、黃是也。”雲長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併,可也。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遂不肯受印。

關羽,諸葛亮作為劉備荊州派的代表人物,同時也是劉備集團的核心高管,倘若此二人不同意,定不能被認可!費詩見關羽如此,只好勸説,把昔日陳平、韓信的例子拿出來,好好説教關羽,並且表明自己也只是一個傳令之人,並不能起到什麼作用。

關羽頭腦一熱,一想,定然是軍師諸葛亮和兄長劉備都商量好了的,於是關羽便接受了命令。

然而真實情況呢?諸葛亮也尚未同意讓黃忠做後將軍,當然原因也是和關羽所講一樣,黃忠的資歷還不夠格,一來太老,二來戰功也不多!就像當時劉備所言一樣,殺一個夏侯淵沒有什麼了不起!砍了五子張郃,才算是本事的體現!説來也是奇怪,劉備既然説了如此之語,為何又把黃忠封為後將軍,並且領關內侯。

關羽、諸葛亮,或許也是憑着這一點,把黃忠封為後將軍,賜關內侯。並不認同,那麼在諸葛亮、關羽的內心深處,最佳人選是誰呢?其實能夠擔任後將軍的只有兩個人,一人乃是魏延,一人是趙雲。魏延,資歷尚淺,理論上説是沒有資格的。

如此看來,趙雲才是關羽和諸葛亮心中最佳的後將軍人選,一來趙雲資歷深厚,且與,關、張,及劉備關係非同尋常。就連關羽也説,“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併,可也。”,足見,在關羽心中他是認同趙雲的。

那麼,趙雲到底是不是做後將軍的最佳人選呢?暫且不妄言,但是如果,劉備任趙雲為兵將軍,我想,關羽、諸葛亮,張飛,包括魏延,他們都不會反對!對此,朋友們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