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梟雄,同為勝利在眼前,項羽和李自成到底輸在哪裏
中國歷史上有着無數的英雄人物,有人成功有人失敗,無論成功也好失敗也好,他們都隨時間長河塵歸塵土歸土消失無蹤,只留下傳奇故事千古傳頌。
失敗者的悲情總讓人生出更多感觸,也許是因為同情也許是因為遺恨,不過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因為那教訓的深刻吧。
(項羽之勇歷史第一)
失敗者一串又一串,今天就説説兩個離成功一步之遙的失敗者項羽和李自成。
先聊聊項羽!
對項羽最大的感觸就是清代李晚芳的一句話
”羽之神勇,千年無二。
意思是説,如項羽那有勇猛的人,一千年也不會有第二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千年樹神。
一千年沒一個,這項羽無疑就是神人下凡的典範 。
可惜這神人也有失,那就是最後兵敗自刎,徒留下百戰百勝,最後功虧一簣故事讓後人憑弔。
那麼項羽為何失敗?就值得深究了!
(鴻門宴背後的失敗根源)
而這一切在我看來,從鴻門宴就可以看明白,他失敗的關鍵就是決斷力。
鴻門宴之前,殺劉邦這個事情其實項羽是知道的也是心知肚明的,要不也不會默許那麼多事情在自己面前發生。
宴會開始要殺的人,劉邦,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都來了。先是説和,後是送禮,反正賠禮道歉一大推,在一連串公關攻擊下,項羽開始猶豫不絕起來。
於是對范增的旁敲側擊,那是聰耳不聞,而劉邦那個時候無疑是砧板上的魚肉怎麼弄就看項羽心情。
換個正常思維,或者稍許有決斷力的人來處理這個問題,肯定會説,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比如後世某同志就是這樣政策的奉行者。
可是項羽吶,就是不這樣做,既不表態支持也不表態反對,最後在優柔寡斷之下,錯過機會。
(劉邦做派完全不同)
不僅錯過了機會,還把自己的線人給賣了!
這個線人就是劉邦陣營左司馬曹無傷,可憐曹無傷啊,以為背叛劉邦跟隨雄主項羽是人生的轉機,哪知道出門進門的功夫,自認為的英雄明主項羽,就透漏了自己高密的事情。
這就是看人不準的後果。
項羽的優柔寡斷,讓范增急不可耐,想盡辦法弄人去刺殺,結果又被自己陣營的項伯給攪合了。
這又反映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項羽內部其實人心不穩,就連項伯這項羽的叔叔都沒為項羽考慮,你説他的隊伍有前途嗎?
項伯吃裏扒外,反應了項羽隊伍的隱患,而曹無傷的被殺也反應了項羽的天真。
這一內一外兩個人的不同表現,就反應了項羽的領袖氣質不佳。
整個鴻門宴幾乎就是看上去貌似強大的項羽陣營,內部問題的總爆發!
負責行刺的項莊,武藝不咋地反應也不咋地,最後讓樊噲鑽了空子救了劉邦。
臨陣倒戈的項伯,看上去是為了哥們義氣,其實是親信他人的腐儒一個,最後賣了自己家人。
千謀百慮的范增,看上去殫精竭慮為了項羽,其實也是識人不明的人,他就自作主張怎麼了?
最後最重要的是項羽,先採納范增意見,最後在劉邦公關下又不殺劉邦,既傷了范增的心,又留了無窮後患。
(項羽之敗婦人之仁不是關鍵)
好吧,這一通烏龍擺下來之後,劉邦溜之大吉,項羽後悔莫及!
最關鍵的是,他讓劉邦知道了項羽的三個弱點。
第一個是性格弱點,那就是猶豫不決。
第二個是戰略弱點,那就是大局觀太差。
第三個是用人弱點,那就是太容易相信人,也太容易被忽悠。
反觀劉邦,那就完全不一樣了,作為一個深諳世事的老流氓,劉邦自有自己的一套行事風格,用人上用人不疑,行事上雖然荒誕,但是聽的進意見,性格上只要做了決定一定堅持到底。
要不韓信其人,如何能從默默無名之輩一躍而成大將軍?
要不漢初三傑,如何能鼎力相助?
項羽的三個弱點在劉邦這裏都不存在,這應該算是劉邦和項羽的最大區別,這區別也成了他們最後的勝負關鍵!
從鴻門宴到四面楚歌,不過四年的時間,原本強大無比的霸王,落幕,走上前台的劉邦成功了!
(自刎烏江徒奈何)
歷史就是一個不斷輪迴的教訓而已,千百年後有一個人又一次重複了歷史的教訓,離成功僅僅一步之遙的時候,功敗垂成,那就是明末的闖王李自成。
説李自成的失敗就必須説一片石之戰!
一片石之戰,發生於1644年4月,那個時候的李自成剛剛攻克北京沒多久,崇禎皇帝的屍體估計都沒涼透。
剛剛攻佔北京的李自成大軍,如果在北京稍許安分一點,憑藉着吳三桂老爹還有愛妾都在手的籌碼,安撫甚至是召降吳三桂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畢竟誰也不願意做漢奸嗎,吳三桂當然也是如此。
(李自成之敗在於頭腦)
可是御下不嚴的李自成偏偏沒做好這一切,最後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給自己找了個心理藉口,然後遲遲不投降開始了首鼠兩端的日子。
李自成一看這情況,就犯了個大錯,他居然放棄堅城北京,主動跑去進攻吳三桂,這就是老壽星吃砒霜嫌命長啊。
吳三桂所率領的關寧鐵騎可不是後期被李自成吊打的明軍可比,而是駐守遼東面對清軍的精鋭之師。
還都是騎兵,你一羣農民軍步兵人馬去對抗騎兵?
這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可是志得意滿的李自成不管這些,就這樣一大羣人去了。
一片石又叫九門口,處於山海關北15公里的峽谷中,因有九坐護城拱門二得名,戰略位置非常關鍵,向東可以去錦州、瀋陽,向西則可以到遵化、北京,是明長城重要關隘之一。
戰略位置如此重要,可説是兵家必爭之地。
(九門關)
那麼打這樣的地方,當準備充分才行,這應該算是常識。
可是李自成的大軍卻不如此,而是輕敵冒進。
別談知己知彼了,就連準備工作都沒做好,那麼多謀士也好,武將也好,都沒有預料到吳三桂和多爾袞會合兵進攻!
這就不得不説是重要失誤了。
(大順無一人看出吳三桂投誠)
也由此,才有李自成一見居然有清朝軍隊時候的傻眼狀態出現。
而且軍隊組成也有大問題,打前鋒的居然是明朝降將唐通,就不得不説識人不明啊,最坑爹的是,留守後方北京的牛金星,面對前線潰敗,完全束手無策。
此三大錯誤,步步連環。
第一步:輕敵冒進(頭腦發熱就出徵)
第二步:用人不當(用投降將領打前鋒)
第三步:戰略眼光差(沒想到滿清吳三桂聯軍)
如此三大錯誤,在加上戰場臨陣指揮不利,最後失敗也在所難免。
(這次失敗成了滿清崛起關鍵)
而反觀這一戰的最終得利者多爾袞,那可真是老謀深算。
接到吳三桂的密信,大軍立刻出發,然後在對吳三桂封官許願,讓他完全的投靠自己,之後又利用吳三桂做前鋒打擊李自成大軍,最後在李自成大軍和吳三桂大軍纏鬥到兩敗俱傷的時候,在出來收拾殘局。
然後用自己強大的武力,震懾吳三桂,讓其低頭。
順勢又嚴重打壓了李自成的鋭氣,步步為營步步緊逼,一步一步皆達到戰略利益最大化。
這才算戰略家啊!
雖然很不喜歡滿清,可是多爾袞在那一刻體現出的才華確實超過李自成和吳三桂。
由此可見,多爾袞比李自成高明的多,李自成的失敗,怪不到陳圓圓的美麗,也怪不到吳三桂的叛逃,要怪只能怪他自己,居然沒有認清滿清的野心,居然不明白吳三桂的重要性,居然不明白清軍的戰鬥力。
(多爾袞比他們都高明)
最後在輕敵冒進情報偏差,還有用人不當指揮失誤下徹底失敗。
項羽和李自成雖然穿越千年歷史,可是失敗的原因皆差不多,用人不明,準備不充分,猶豫不決,這都算人失敗的常態化理由了,可失敗者依然前仆後繼,也算奇葩。
讀史當讀教訓,要不以史為鑑啊,前車之鑑啊,這些典故從何而來咧,成功者經驗要吸取,失敗者的教訓亦然,如此才算讀懂歷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