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朱元璋這位開國皇帝,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一直都是指責與讚美相結合,他算得上是中國最有爭議的一位帝王了。他遭人唾棄是因為在歷史上對功臣的大肆殺戮,而讚美他的則是他在治理國家上的手段以及治理貪污的方法。
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一個高僧與朱元璋之間產生的故事,説起來這兩個人並沒有太大的交集,而朱元璋僅僅憑藉一首詩中的一個字最後卻把此人處死。
這位高僧名字叫做來複。是元朝末期一位十分出名的僧人,年幼時出家,後來得大師真傳,通曉儒術,同時對詩詞歌賦也精通一二。
在元末期的時候天下局勢十分混亂,可以説整個中原大地都變得民不聊生,最終還是朱元璋結束了戰亂,讓整個中原重新走上了統一的道路。
而來複在元朝消亡之後就對生活失去了興趣,又跑到寺廟當了和尚。因為他的才學很高,並且出家的時候留起了鬍子,寫詩也寫的十分出彩,人們就贈與他一個雅稱,叫他詩僧。説實話這個人寫詩的水平真的是很高,吸引了很多人去拜訪他,這些拜訪他的人當中也有許多大人物。劉伯温就是其中的一個。
劉伯温這個人我們都知道,他算得上是皇帝身邊十分必要的人物,不僅在軍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而且在政治上也有很強的手腕。同時這個人的才學也是一流的,所以他才會找到來複和尚,這也從側面説明了這個和尚寫詩的高明之處。
劉伯温回去後就吧這個人的事情告訴了朱元璋,在朱元璋聽説這個人的故事之後很好奇,而且覺得這樣一個人才在寺廟裏做和尚太過埋沒了。於是就將他叫到朝廷做官,但是剛開始給他的官職只是一個七品小官。來複覺得這樣一個七品小官的官職太小,就不願意去做,還寫了一首詩來表達自己心中不平的憤懣。
這件事後來傳到了朱元璋這裏,於是他也認為這個僧人是個不知深淺的人。但是太祖雖然對他有很大的意見,但是也不能無緣無故的殺人。於是就對他説,我知道你嚮往自由,但是你既然已經選擇了做和尚為什麼不遵守佛家的規矩,將自己的鬍鬚全部剃光呢?
而來複直接回復到,剃掉頭髮就是我對寺廟規矩的遵守,而留下鬍鬚是因為我想證明我是一個男子漢。朱元璋看到這個回覆之後就不再追問,但是心裏卻很不高興。
但是事情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朱元璋這個人我們還是比較瞭解的,他又一個十分重要的特質,就是非常記仇。為了這件事他就想方法除掉這個來複,於是最後朱元璋就設宴邀請他,吃過飯之後,來複為了表達自己對朱元璋的感謝就做了一首謝恩詩:
金盤蘇合來殊域,玉碗醍醐出上方。
稠迭濫承上天賜,自慚無德頌陶唐。
但是沒想到的是朱元璋聽到這首詩之後十分生氣,説他這是在侮辱自己。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朱元璋最稱帝后,最忌諱就是別人説跟朱有關的詞彙,而這首詩中的第一句中,有個“殊”字,所以才很生氣。
其實這首詩的意思很簡單:意思是説宴請上上的菜餚都是來自異域,很多珍貴的食物是上天賜給的,能讓皇帝這樣招待,自己無功無德感到很是慚愧。本來就是一首拍馬屁的詩詞,誰曾想,因為一個“殊”字,後來被當場處死。
這件事其實是文字獄的一種開端,其實這種事在朱元璋在位的時候並不少見。不過明朝也是有那些有骨氣的人的,錢謙益就是一個,在明朝末期的時候,他就用這件事為來複解釋,説自己的皇帝並不是因為一首詩想要殺人,只是因為來複與胡惟庸關係太近了,想要將他剷除掉。而這也是後來流傳下來來複的另一個死因的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