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該如何發力
我國職業教育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構建“雙軌雙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則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所在。2019年以來,教育部批准22所學校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打破了職業教育止步於專科層次的“天花板”。作為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先行探索者,職業技術大學的內涵既不同於已有的高職高專院校,更不同於傳統的學術性、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其創新性和變革性重點體現在辦學指標體系優化錨定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專業結構精準對接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師資隊伍建設突出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治理模式創新引導學校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
辦學指標體系優化錨定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職業技術大學欲實現發展和突破,應將《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理念貫穿辦學標準體系的各個環節,最終形成系統優化的辦學指標體系。職業技術大學的指標體系應包括辦學定位、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體系、師資隊伍、條件支撐、治理體系等各個方面。
試點的22所職業技術大學具有較為豐富的辦學經驗,但在面對升格的新階段,職業技術大學應從職業教育類型的“新”要求入手,系統優化各項指標,實現整體突破。職業技術大學的辦學標準應堅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同時突出職業教育類型特色,其辦學定位應體現院校的高等性和職業性,在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目標上突出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特徵。
職業技術大學的培養目標應區別於普通高等教育,同時區別於專科層次的職業教育,應培養掌握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複雜技能操作和高級技術應用能力、能迅速適應工作崗位並具有發展潛力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其課程體系建設應基於先進的產業鏈和高端崗位羣職業能力構建,更偏重於技能實訓課程體系;實訓課程也應瞄準高層次人才企業行業技術技能需要,建設切實可行的校企共同開發實訓課程制度,立足高質量、高標準,系統謀劃。
專業結構精準對接區域產業發展需求
職業技術大學專業設置和佈局應從外部需求和內部優勢兩方面綜合思考。
從外部需求來看,職業技術大學的專業佈局應圍繞區域經濟發展和特色產業規劃,專業設置應充分對接區域的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業態的出現需要專業交叉融合、實現集羣發展,職業技術大學專業羣建設應堅持以專業羣服務現代產業發展,提高與區域產業的契合度。人才結構去分層化、崗位生產服務研究一體化需要的是創新型、複合型人才,因此專業羣的打造也應精準對接新興產業需求,促進專業融合,及時調整專業設置。此外,職業技術大學應思考如何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與學術型、應用型的人才相互補充,與中職技能人才有機銜接,形成支撐區域產業鏈發展的專業實施方案。
從內部優勢來看,22所職業技術大學在各自的辦學過程中已經形成不同的特色專業和優勢專業,在專業結構的優化發展中,應基於自身特色,以點帶面,資源整合,引領發展。同時,建立企業行業人員參與的專業建設委員會,建立專業調整的動態機制,實施專業定期評估,從而制定專業優化、佈局合理、符合區域發展特色的技術大學專業設置方案,推動專業結構精準對接區域產業發展需求。
師資隊伍建設突出職業教育類型特色
“雙師型”教師是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特色。職業技術大學師資建設在原有“雙師型”建設的基礎上,應重新思考和審視本科層次的職業技術大學需要怎樣的教師。打造“雙師型”教師團隊,不僅僅需要培訓教師學習崗位技能,更應將崗位所需職業素養、跨學科素養和創新創造能力通過教師培訓傳導給學生。尤其在生產服務研究崗位需求一體化的今天,教師不僅僅肩負教授實踐技能的責任,更應教授學生如何在未來學習與人工智能共存的能力和素養。因此,職業技術大學的師資建設應優化教師結構,提高教師質量,體現職業教育的類型特色。
職業技術大學的專任教師應為具備雙師雙能、具有較高學歷和較強技術技能研發能力的“雙師型”教師,且積極引進更多具備行業企業一線工作經歷的技師或高級技師擔任專任教師。除專任教師之外,職業技術大學應聘請來自行業企業一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高技能人才的兼職教師。在職業技術大學教師的培訓中,同時應加強職業素養、創新創業能力的培訓,打造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師團隊。
治理模式創新引導學校管理制度改革
治理模式改革與教育模式改革應該互相促進、互相提升。治理體制機制的理順是職業技術大學當前的關鍵要務。職業技術大學的治理模式定位與公辦普通高校相比較,創新的制度改革、靈活多樣的治理模式是與公辦普通高校的最大不同點。
試點的22所職業技術大學以民營性定位,具有多年舉辦職業教育的辦學經驗,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有多年探索和積澱,更有利於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改革政策的落實。尤其是混合所有制式的職業技術大學,不同於一般公辦高校的組織架構和其他非營利法人治理結構,體制機制相對靈活,運行效率較高。因此,職業技術大學既要充分利用其既有靈活的組織設置和豐富的企業辦學優勢,又要加強開發、創造新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資源。
對外,應通過引進不同利益主體共同參與辦學,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吸引不同屬性資本進入職業教育領域,推動不同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通過構建混合多元的產權結構,組建教育教學、生產經營利益共同體,優化法人治理結構,落實各主體責任。對內,加強管理,破除幹部選拔制度的陳舊模式,可以借鑑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舉辦權、決策權、管理權、監督權等職權分離,相互制衡。幹部選拔方面應選賢選能,解決“資本僱傭勞動”“老闆説了算”的現象。同時,應以評價工作為抓手,逐步建立起一套校內評價機制體系;制定一套績效管理指標體系,借鑑企業績效管理模式,從遵章守紀、工作質量、綜合表現、創新改革等方面評價幹部工作、考核晉升,並與考核獎的發放掛鈎,深化評價模式改革。
(作者單位:山東省濱州職業學院)
《中國教育報》2020年12月29日第10版
作者:申琦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