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脾氣的人,性格很多時候會像''火藥''一樣一點就着,但是暴躁和生氣會侵蝕我們的理智,讓我們變得衝動,容易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都説好習慣和好脾氣是從小培養的,家長們一定要重視,避免讓孩子養成''暴脾氣''。
案例
悦悦是一名初中生,她從小就是一個急性子,脾氣有點暴。小時候,爸爸媽媽多唸叨幾句,悦悦就會感到不耐煩,用踢凳子等方式來抗議;在對待同學的時候,她也經常發脾氣,因為一些小事而大吼大叫。
上初中的第一個學期,悦悦被安排做紀律委員,這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職位,而她又是個暴脾氣,所以結果可想而知,悦悦被班上的同學孤立了。
在自習課的時候,悦悦管理課堂紀律,班上有幾個調皮的孩子一直在説話。悦悦剛開始有些煩躁,便提醒了幾句,可沒過多少分鐘,那幾位同學又開始''嘰嘰喳喳''。這時候悦悦徹底生氣了,大聲喊道:''能不能閉嘴?再吵滾出去,煩死了!''
這一聲怒吼不僅把幾位同學嚇到了,其他正在專心學習的同學也嚇了一大跳。悦悦這樣的做法讓很多同學感到不適應,有些同學選擇默默疏遠她,有的同學則向班主任反映。班主任跟悦悦溝通,悦悦也很委屈:她只是為了維護課堂紀律,這樣有錯嗎?
孩子''暴脾氣'',會帶來什麼壞影響?
1、阻礙孩子社交
友誼對於孩子來説至關重要,只有有真心的朋友,孩子才會更加樂觀堅強。可暴脾氣的孩子,卻沒那麼容易交到真心朋友。
都説''伸手不打笑臉人'',顯而易見,脾氣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親近;而暴脾氣的孩子會對同學們形成一種壓力,導致他們產生害怕或者抗拒的心理,不願意跟孩子來往、交流。
2、孩子內心受挫
其實有些孩子也不願意自己是個暴脾氣,看到自己發火後爸爸媽媽難過的樣子,他們也會感到後悔;看着同學、小夥伴不願意親近自己的情景,他們也會感到手足無措。
這些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氣'',在面對一些事情時,''煩躁''是他們下意識的第一反應,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簡而言之,這類孩子既不喜歡自己的暴脾氣,又難以控制自己的暴脾氣。
3、給孩子帶來危險
不得不承認的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善良、寬容的。孩子在家裏亂髮脾氣沒什麼大礙,可如果在校園和社會中亂髮脾氣,難免會招來一些禍害。
曾經聽過一件事,那天小欣騎電車回家,路過了一個較為擁堵的路口。當時她身後有位電動車主嘴裏罵罵咧咧,小欣以為對方是在罵自己磨蹭,便生氣地懟了一句話。對方情緒本來就糟糕,並且也是個暴脾氣,被這句話激怒後大有開車將小欣撞翻的架勢,所幸她躲開了。
中國有句話叫''禍從口出'',暴脾氣的孩子很容易控制不住情緒,説出一些激烈的話,如果遇到的是不好相與的人,很可能會惹禍上身。
暴脾氣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
1、過度溺愛
''慣子如殺子'',有的家庭對待孩子達到了一種''溺愛''的程度,對孩子太好,反而滋養了孩子的暴脾氣。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就連他們犯錯了也縱容包庇,容易讓孩子養成驕縱的性格。
一旦事情沒有像這些孩子想的一樣發展,他們很可能開始發脾氣、搞破壞,父母的默許會助紂為虐,導致孩子最後形成''暴脾氣''的性格。
2、父母的壞榜樣
相信大家都知道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如果父母是暴脾氣的人,那麼孩子也多半是個暴脾氣的小孩。因為在遇到不高興的事情時,家長給他們的示範就是脾氣暴躁,孩子也只懂得這麼處理。
3、網絡環境影響
現在的小朋友,手機玩得比大人還順手,在網絡世界中,他們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訊息。而互聯網上有許多鍵盤俠和槓精,很多熱點事件的評論區也充斥着滿滿的戾氣。孩子尚未建立獨立的思想,就很可能被這些氛圍所影響,養成暴脾氣、極端的性格。
雖説只要有正確的三觀,暴脾氣算不上是什麼''缺點'',但是''學會處理情緒''會讓孩子過得更加幸福快樂。所以,家長要儘量培養孩子管理情緒的能力,避免他們變成''暴脾氣''。
若不想養出暴脾氣的孩子,6歲是''分界線'',家長要早糾正
1、把握6歲''分界線''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中説:''6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12歲之後,父母的話語就是垃圾。''
可見,孩子將來是不是暴脾氣,6歲是''分界線''。6歲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在孩子亂髮脾氣時,家長要懂得引導和糾正;在他們表現良好時,家長要及時肯定和鼓勵。幼童時期正是培養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的黃金時期,家長要把握住這個階段,讓孩子擁有好性格。
2、家長學會控制情緒
想讓孩子擁有管理情緒的能力、不暴脾氣,那麼家長需要以身作則,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讓孩子知道無謂的暴躁、暴力是沒有用的。在跟孩子溝通或處理其他事情時,家長可以制定一個讓自己冷靜下來的規則,等情緒穩定了再溝通。如果沒忍住向孩子發了火,那麼要跟孩子道歉,表示這是不好的行為,之後改正。
3、引導孩子掌握情緒管理
暴脾氣的孩子,在情緒管理這方面有一定的不足。所以家長從小就得讓他們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一方面,家長要營造一個有愛的家庭氛圍,這樣孩子的情緒通常比較穩定,性格也較為樂觀,不容易暴躁;另一方面,家長要引導孩子正確地發泄負面情緒,比如告訴爸爸媽媽,或者用書信的方式寫出來,不要積壓在心裏。
此外,家長平時還可以教給孩子一些為人處世的方法,讓他們用更恰當的方式去溝通和做事,而不是用''暴脾氣''的方式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