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狠逼”的孩子,後來怎樣了,11歲考入了少年班,衝擊清華

文:見小曰明,如果覺得文章有趣,想獲取更多育兒、教育知識的話,還請您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哦
那個十一歲便考入少年班的女孩
在中國少年故事的第三期節目中,我們瞭解到了一位來自北京的11歲女孩,陳思凝。
陳思凝今年才11歲,就在其他11歲的孩子都在過着上課摸魚、下課玩耍的小學生活的時候,陳思凝做到了大多數孩子終身都難以的事情,她順利被北京八中的少年班錄取了,而這個少年班也有另一個名字,超常教育實驗班,是一個匯聚天才少年的地方。

那些被“狠逼”的孩子,後來怎樣了,11歲考入了少年班,衝擊清華
所謂的少年班,就是向社會中的5到6年級的小孩子公開選拔,然後被選上的孩子將以一種近乎坐火箭的速度成長,他們將在短短的四年內完成初中3年、高中3年的所有課程,然後衝擊高考。
不僅如此學校和家長對他們的期望都是“清北復交”這一類全國最優秀的高校的種子。

那些被“狠逼”的孩子,後來怎樣了,11歲考入了少年班,衝擊清華
鏡頭下的陳思凝當被問到人生目標的時候,這個年幼的孩子用羞澀但又無比堅定的語氣説道:聽説清華大學有個姚班(清華大學設立的計算機科學實驗班),我想去看看。
小小的眼睛透着大大的信念,那是對自身的肯定和對未來的憧憬,實在無法想象這是一個只有11歲的孩子該擁有的神采,不得不説陳思凝是一個優秀的孩子,但我們在表揚陳思凝的同時,更應該肯定陳思凝母親的做法。

那些被“狠逼”的孩子,後來怎樣了,11歲考入了少年班,衝擊清華
因為沒有母親的“狠逼”,就沒有今天的陳思凝。
被“狠逼”的陳思凝
在虎媽鷹爸的圈子裏面一直就流傳着一句順口溜“衡水的父母最苦命,江浙的父母最強大,北京的父母最瘋狂”。這一句順口溜揭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每個地方的父母都想將自己的孩子打造成最好的樣子,特別是越發達的地區越是如此。
陳思凝之所以會如此優秀離不開因為她的母親對她的嚴格要求,她的母親是一名來自985高校的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那些被“狠逼”的孩子,後來怎樣了,11歲考入了少年班,衝擊清華
所以陳思凝的母親才更加懂得知識的價值,才會“狠逼”自家的寶貝女兒,迫使她犧牲自己的遊戲時間,將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生活中,正是如此陳思凝才能成為人們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可能有的家長會説到,孩子還小,一個勁地逼着孩子學習的話,孩子會太累了,孩子會不快樂的,如此一來,我寧願孩子能活得開心、快樂一點。

那些被“狠逼”的孩子,後來怎樣了,11歲考入了少年班,衝擊清華
但看看陳思凝,她不快樂嗎?當她被少年班錄取的時候,她不開心嗎;她坐在少年班裏努力衝擊清北的時候,她不開心嗎;當她真的坐在清華姚班學習的時候,她會不開心嗎?
在我看來,這種一步步憑藉自身腳印不斷向上攀登的人生,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家長如何才能將自己孩子培養成像陳思凝一樣優秀的孩子呢
注意培養和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好動的,除了極少數的孩子之外,你叫大多數孩子安安靜靜地坐在一邊都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更別提要讓孩子學習了。
對此很多家長就感到十分煩惱,孩子不願意學習啊,甚至有些家長在孩子屢教不改的情況下還會用“棍棒”對孩子好好進行一頓教育。

那些被“狠逼”的孩子,後來怎樣了,11歲考入了少年班,衝擊清華
其實孩子之所以不願意學習,都是因為他對書本中的知識不感興趣。這時候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孩子就能從被家長逼着去學轉變成自己主動去學了。
給予孩子及時且充分的肯定家長們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為什麼孩子玩遊戲就能一連玩上幾小時且一點都不帶累的,但一叫孩子去學習,孩子往往就會撒潑打滾、十分不情願,而且往往學習了一會兒就不能繼續下去了。
這是因為學習不像遊戲,遊戲能給孩子一個及時的反饋,孩子花了多少時間了,他就能升到一定的級數,而且這個是顯而易見的。

那些被“狠逼”的孩子,後來怎樣了,11歲考入了少年班,衝擊清華
但學習則不然,學習是一件長時間才能出效果的事情,孩子不能從中獲得及時的反饋,也就無從獲得成就感和參與感,也很難堅持學習了。
因此,家長不妨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給予孩子及時的反饋,不要過多地關注孩子一時的結果,而是充當好孩子引路人的角色,給予孩子及時的反饋和肯定。

那些被“狠逼”的孩子,後來怎樣了,11歲考入了少年班,衝擊清華
最後,各位家長們對於“狠逼”孩子這件事又有什麼看法呢?家長們是否認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狠逼”呢?各位寶爸寶媽們又是如何“狠逼”自家孩子的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9 字。

轉載請註明: 那些被“狠逼”的孩子,後來怎樣了,11歲考入了少年班,衝擊清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