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常言道“母愛如水”,水到之處,無微不至,這是人類社會最純潔、最無私、最偉大的愛。從吖吖學語到漸行漸遠,母親用那悠悠的牽掛,諄諄的叮嚀,一直護着我們前行。無論行至何處,我們無不享受着母親給予的幸福和快樂。
在廣西百色市,有一位情況十分特殊的母親,她是87個孩子的媽媽,但這些孩子中只有一個是她親生的。在她的無私撫育下,87個孩子中有11個人考上清華,9個人考上北大。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母親,也是中國最偉大的母親,她叫麥瓊方。1979年,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上,年僅19歲的麥瓊方在百色市人民醫院獲得了一份洗衣房勤雜工的差事。這項工作雖辛苦,卻也穩定,只待有一門親事,麥瓊方就可以過上相夫教子的家庭生活。
然而,41年前一個瑤族婦女的出現徹徹底底地改變了麥瓊方的生活,讓她走上了不一樣的人生。瑤族婦女是醫院裏的病人,需要在醫院靜養一段時日,好轉之後,即可出院。由於沒人照顧,該名婦女每次用餐、換洗衣服、上廁所時,只能一個人舉着吊瓶穿梭在醫院裏面,跑上跑下,十分淒涼辛苦。善良的麥瓊方每每看到她孤單的背影,心中都不是滋味,於是她開始每天多做一些飯菜,給這名婦女帶去。她還時常在閒暇時間陪這名婦女聊天,給後者帶來極大的慰藉。一個多月下來,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麥瓊方親切地叫瑤族婦女為“瑤姐”,還説等她出院後自己一定會去探望。
瑤姐出院不久,麥瓊方就去到了瑤姐的家鄉,呈現在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麥瓊方。她雖是平民出身,卻也還能温飽度日,但瑤姐家鄉的百姓們卻幾乎家家缺衣少食,很多成年的孩子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艱難困苦的場景深深印在了麥瓊方的腦海中,她決定要為這些困苦的同胞做些什麼。回到百色後,麥瓊方就開始收集洗衣房裏很多不要的衣服,把它們一件件精心消毒後疊進口袋裏。不僅如此,她還購買了許多食物,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一共滿滿的兩大麻袋,她用扁擔將這些東西挑到瑤姐周圍的鄉鎮,她要幫助這裏的鄉親們。
在這個過程中,麥瓊方認識到一個因家庭貧困,考上大學卻無法交學費的孩子。孩子的眼中透露出她對大學的渴望,即使身着破洞衣服,依然有一股不甘窮苦的勁兒。麥瓊方在自己生活就不富裕的情況下,資助了這名孩子,這也是她資助的第一個孩子。自此以後,麥瓊方開始了四十餘年的助學路,她不僅資助許多孩子上學,她還將一些孤兒親自帶回家中收養。麥瓊方的家,僅僅是醫院在一棟廢棄的辦公樓中給她分配的三間辦公室,隨着收養的孩子越來越多,麥瓊方存錢買了上下鋪的高低牀,每個孩子都能住得較為乾淨舒適。
她的家同時住着14個孩子,每週光大米就要吃90斤,為養活這些孩子,麥瓊方常年兼職着多份工作,極其辛勞。很多時候,麥瓊方白天在醫院幹活,晚上就去夜市幫攤位刷碗,深夜後又回到醫院看守大門,只有這樣才維持到孩子們的基本生活。到了後來,麥瓊方租了10畝地,開始種些菜,養些牲畜,日子才漸漸穩定下來。麥瓊方一共有87個“兒女”,每個孩子都親切地叫她為“媽媽”,這些孩子也都很有出息,大部分都考上了大學,其中清華北大的高材生加起來共有20個。
孩子們工作之後,為報答麥瓊方的撫育之恩,都想把她接去大城市過好日子。可麥瓊方都一一婉拒,她只是告訴孩子們:“你們和媽媽一樣都是苦過來的,有能力之後也去幫幫別人,媽媽就知足了。”很多人認為,沒有多少文化的麥瓊方之所以能養育出這麼多優秀的子女,是因為她是一個有大愛的人。不管這些孩子是否擁有清華北大的學歷,他們在其他方面也一定會取得突出的成就,在大愛下培養出的孩子,對未來有着無限希望和動力。
結語
四十餘年的撫育,麥瓊方從一個妙齡少女到年近花甲的老人,而她養育的孩子們都在各個崗位上,為社會做着貢獻。堅持不懈,方得始終,麥瓊方用她的大愛一點一滴地改變着世界;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與學習。
參考資料:
《2012年“感動百色十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