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高考經歷的痛,請學弟學妹們不要重蹈覆轍 | 2021考生必看
精彩資源免費送
全新的形勢
/ 改革分析 /
下面我們就來深入剖析一下2020年新高考有哪些“翻車現象”,讓大家對新高考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也給即將要選考的高一高二同學一些警醒和建議。
2020年執行新高考的6個省份均實行“3+3”模式,其中上海、浙江、北京和天津4個省份的全部科目均自主命題,而山東省、海南省高考試題由國家考試中心命制。
2020年北京、天津、海南、山東四個省市高考採取滿分為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英語、俄語、德語、法語、日語等)滿分均為150分(計卷面原始分),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6個選考學科,每科滿分均100分(採取賦分制)。
在“3+3”模式下,形成了20種不同的選考組合,在這個相對陌生的高考機制下,2020年新高考第一年落地也出現了好多“翻車”現象!
1/5
學霸廝殺慘烈,中上游考生成炮灰
高考成績出來後,北京、天津兩省超700分人數暴漲,尤其是天津超700分人數高達241人。
從前期蒐集到的各省選考數據來看,學霸選考物化的概率很高,考高分不易,而成績略差一點的考生可能會選擇自己比較擅長的科目,這樣就導致了在等級賦分制下,大家的總分越來越集中,除了極少數尖子生不受影響,剩餘中上游學霸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
2/5
名校成“前浪”,成績遭碾壓
今年山東省還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很多傳統“名校”高考成績翻車,反而湧現很多成績亮眼的“小透明”學校。
這也很好理解,一般重點中學的生源很好,在文理分科的時代,基本上都是重理輕文的,這些高中的尖子生大都會選擇傳統的“化學+物理”。所以,新高考的賦分制度之下,本校競爭激烈,重點高中的整體成績也被迎頭一擊。
3/5
沒選物理,填志願太難了
2020北京某李姓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問題:
李某某今年高考成績568分,選考科目為化學、生物和地理。他不想學文科,可理工類的其他專業如土木工程、電力、計算機、自動化、人工智能、大數據、信息與電子科學類、測控技術與儀器類等都要求必選物理。
所以只剩下化學、生物、藥類、食品、環境、材料、農林、醫學及不限選考的偏文科專業。
學醫吧,分數太高,外地學校如山西醫科大學對臨牀醫學又提出了“物理+化學+生物”的要求,他只能望之興嘆。
4/5
文科生進名校今年更比往年難
選科偏文的考生幾乎只能在不限選科專業上才有資格報考。拿文科生青睞的北大、人大、南開、復旦、南大5所名校來説,今年這幾個綜合類高校的不限選科要求的專業數量太少了,而只有這些專業全部錄取偏文科考生,文科生今年進入這5校錄取人數才能與往年文科錄取人數基本持平。
對於往年理科招生計劃遠遠大於文科的清華、北航、浙大、上交、同濟、哈工大等高校,留給偏文科選科的考生機會則更加小。
新高考改革第一年的落地,出現各種問題也是必不可免的,但這些問題,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視,尤其是即將選考的新高一高二同學。
5/5
車禍後經驗教訓
★往年新高考的問題要引起重視和借鑑。
新高一高二的考生一定要吸取今年新高考的教訓,選考時候也要多參考往年數據,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三大主科成為提分關鍵。
“3+3”的三個選考科目均滿分100分且賦完分後,分差縮小,很難拉開差距。而語數英三科共450分,佔了高考總成績的50%以上,真的太重要了。
★不同層級的學校選科策略也不同。
對於學霸來説,選科非常重要,如果你選擇理化生三科就相當於和全市最優秀的一羣人競爭。如果你沒有把握把這三科學到穩進全市前百分之幾,就千萬慎重;
對於中上游考生來説,一定要選自己最擅長的3科,這樣才有足夠的競爭力,如果不想學相關專業,物理不是一定要選的,否則物理會把你的成績拖的很難看;
對於成績一般考生來説,在沒有明顯優勢科目,也沒有明顯偏科的情況下,建議考生優先考慮大學專業選考要求來進行選擇。
想報考醫學相關專業應首選化學,其次是生物和物理,一般物化生組合可以報考全國99%的高校的醫學類專業。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確定你的分數足夠,因為醫學專業錄取分數還是比較高的。
★更加凸顯了生涯規劃的作用。
選科首先一定要以自身興趣愛好為導向,對於自己感興趣的科目學習起來也會越發的遊刃有餘。提前做好生涯規劃,不但能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還能明晰自己現階段的職業傾向,在專業選擇時候沒那麼糾結。
★心態真的很重要
新高考是給高中生的一次全新的挑戰,尤其是在最後一年,壓力和困難會越來越多,但遇到問題只要積極解決,永不言棄,命運也同樣會優待你。
經歷過新高考的洗禮後,學哥學姐們有什麼想告誡低年級的弟弟妹妹們,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幫他們少走些彎路!
如果準高三、高二、高一的同學有任何疑問,也可以留言,等待學哥學姐們解答哦!期待大家在留言區的分享
(來源:學魁榜教育。 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一個【精品】教育號
介紹:提供0-18歲孩子教育經驗與智慧,分享各科學習資料,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李玫瑾育兒智慧,班主任和家長都在關注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