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AI未來15年會接管一半工作!具備這種能力的孩子能成精英
在敏敏大學的時候,就非常崇拜李開復博士,當時上大學的我,搜到了2005年李開復博士在第六期《中國青年》雜誌上刊登的給中國學生寫的第四封信!讓敏敏很受啓發!
針對“大學四年該如何度過?”給出了誠懇的建議,當時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感覺李開復好像一位老師,與我促膝長談,讓我明白大學是人生的關鍵時刻,不要虛度!
那個時代李開復博士可以説是成功人士的代表,只是後來罹患淋巴癌,消息變的少了起來。但好在李開復先生抗癌成功,讓這個偶像的形象更顯光輝!
李開復近幾年來對AI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以及發表的演講,讓作為母親的敏敏,開始思考應對未來的社會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如何贏在未來?
李開復博士的《AI·未來》這本書,讓普通人更正確的、全面的認識人工智能!李開復曾做客樊登讀書會的時候,談到人工智能已經出現在生活中的很多領域時,其中有一句話,非常觸動敏敏的內心!
樊登説:“我在加拿大的時候,看到有一些卡車司機去請願,就是被一個公司集體解僱,他們全部換上了無人駕駛的東西,就把200多個卡車司機全部解僱掉!這種會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李開復:“這只是剛開始,冰山的一角,寫這本書的目的是讓人們瞭解,以後的人工智能,在未來的15年,它會接管我們現在一半的工作和工作裏的任務!雖然人工智能只是在單一領域啊,聽起來很狹窄,但仔細想想至少一半人的工作其實就是這種單一領域、重複性的工作,那這個的取代是對社會最大的一個挑戰和衝擊”。
敏敏聽到這的時候有了深深的危機感,不僅是為自己,而是為自己的孩子!在未來這個人工智能的時代,孩子該憑藉自己的何種能力,利於社會之中,而不是成為失業者!
李開復先生,針對哪些人不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勞力工作者,要考慮是低技能結構化還是高技能非結構化,強社交還是弱社交。腦力工作者,要考慮的維度是強社交還是弱社交,優化型和創意度。
書中提到最容易被取代的就是技能低,結構化,弱社交的羣體,比如洗碗工這類!由此可見,想要在未來成為一個不被取代的人才,社交能力很重要,高技能很重要,創新能力很重要!
李開復還曾經參加過TED演講,這樣説道:“未來,只有具備創造力的孩子成為社會的精英!”應試教育裏培養出來的高學歷人才,如果缺乏創造力,那麼未來依然可能被取代,成為弱勢羣體!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
1、陪孩子玩遊戲
遊戲在孩子的世界裏不可缺少,從單純的模仿到發展到創造,作為家長,在孩子小時候可以陪孩子做過家家的遊戲,讓小孩子幻想出情節也是創造力的一種表現!
孩子大一些以後,與孩子做一些邏輯思維遊戲,提高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斷的去激發孩子的好奇心,然後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2、讓孩子多動手
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做家務的能力,這不僅僅是為了獨立,還是為了讓孩子在動手的過程提高創造力。孩子生活中會更樂意做手工,更容易自己去嘗試,而不是萬事等着父母做!
3、睡前故事
對於6歲前的兒童來説,睡前故事是一筆財富!聽故事的孩子大腦發育更好,想象力更豐富!想象力豐富才能促使創造力的發生!
根據孩子不同的喜好和年齡段,去選擇故事!孩子小的時候讀一些繪本故事!當孩子長大以後給孩子看一些勵志故事,神話故事,或者是一些探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