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心瀝血的悲劇人物——諸葛亮

三國時代,羣雄並起,人才輩出,形形色色的知識分子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展示着他們的智慧和才華。然而,唯有諸葛亮這位躬耕南陽的士子、“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悲劇人物贏得了從市井小民到君王領袖各個不同階層的崇敬、愛戴。即使像姜尚、管仲、樂毅、張良、陳平、劉伯温這樣的才智之士相形之下也黯然失色。

嘔心瀝血的悲劇人物——諸葛亮

諸葛亮在人們的眼中是一個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全才。他首先是位戰略家,他能根據不同的形勢正確地制定戰略方針。未出茅廬,就已經確定了“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以圖.中原”的三分戰略;徵南之役,確定了“攻心”戰略;北伐中原,有鑑於魏國的實力,則採取穩定局勢、平定後方、逐步打擊敵人的方針。在戰術的運用上更是靈活多變,有鬼神莫測之機。從出山到病逝五丈原,一共二十七個春秋,中間經歷過無數次的艱難險阻,數以百計的戰鬥,憑着他的忠心和智慧,在很多情況下,以寡敵眾,以少勝多,變劣勢為優勢,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博望燒屯,初試鋒芒,是諸葛亮“初出茅廬第一功”。赤壁之戰,諸葛亮大顯身手,隻身前往江東,舌戰羣儒,以犀利的辭鋒,盡挫江東羣英;“智激孫權”、 “智説周瑜”,使東吳集團下決心建立孫劉聯盟,共同抗曹;又巧調魯肅,使他為其所用,避過了周瑜一次又一次的謀害。

嘔心瀝血的悲劇人物——諸葛亮

蜀漢政權建立後,他南征北討,每- -次戰鬥,都是諸葛亮智慧的充分展示,即使是在失街亭這樣的失策之後,他也演出瞭如“空城計”這樣的智慧篇章。此外,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借東風”、 “安居平五路”以及製造“木牛流馬”、死前佈置的錦囊妙計等等,都是他“智”的表現。

與曹操、司馬懿等人不同,諸葛亮超人的智慧是和崇高的道德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按中國傳統的道德來衡量,諸葛亮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個“全人”。對於中國傳統道德,最重要的不外乎兩條,一是“忠”,二是“義”。

所謂“忠”,就是忠君,但在很多時候,忠君和愛國是緊密相連的。諸葛亮對劉備、對蜀漢政權,可謂忠心耿耿,至死不渝。

劉備死後,諸葛亮忠於職守,辛勤謀劃。他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七擒孟獲,安定南中;以法治蜀,足食足兵;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以完成劉備的未竟事業。後因劉禪的猜忌,加上變異數起,伐魏不力,使他身心交瘁,積勞成疾。即使如此,他還認為自己愧對先帝重託,深有負罪之感。諸葛亮以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行為,實現了他“竭股肱之力,盡忠克節”的誓言,表現了對蜀漢事業的無限忠誠。

諸葛亮的“義”,也感人至深,在他身上最明顯的就是對部下、對百姓的關心。諸葛亮在許多場合,反覆宣稱劉備的隊伍是仁義之師,他始終認為“ 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

當陽大敗,劉備與數萬跟隨他的“ 赴義之民“不忍相棄,甘與同敗,諸葛亮認為這是“大仁大義”的表現。在取得益州後,諸葛亮及時地提出加強法治,抑制豪強,安定社會秩序,使民眾能休養生息。他徵南中,實行攻心為上、軍事輔之的政策,使孟獲等心悦誠服,保證了南中地區的長治久安,並給該地區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他行軍作戰,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即使在死後,在定軍山“顯靈”,仍然惦記着“ 兩川生靈”,警告鍾會不得妄加殺害無辜。

在個人品行方面,他也做到嚴格的道德自律。諸葛亮生活儉樸廉潔,出山之前,以躬耕為食,出山之後,高官厚祿,他仍然過着淡泊生活。在彌留之際,他仍然強調:“ 臣死之時,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也。’

當然,他的謙和、寧靜、自尊、自愛也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些傳統美德,與人民大眾是息息相通的。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心理結構的核心是儒道互補,體現在知識分子身上的人生態度上則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中國知識分子特別強調人格的獨立,因此,他們的最高理想不是做帝王而是做“帝王師”,輔佐一位名主,借其實現自己的抱負,最終出將入相,這是古代知識分子最理想的人生道路。

嘔心瀝血的悲劇人物——諸葛亮

然而,在現實的政治生活中,這種理想始終像是一個美麗的夢,因而諸葛亮形象就成了最輝煌的楷模,尤其是他與劉備那種親密無間的“魚水關係”,更是讓世世代代的知識分子羨慕不已。因此,諸葛亮自然就成為知識分子心中的偶像。

古代知識分子不僅僅嚮往“為王者師”,更向往“功成身退”,認為這才是最完美的人生。范蠡遁跡五湖,張良隨黃石公仙去,都被歷代知識分子津津樂道。諸葛亮“志決身殲軍務勞”,沒有能夠功成身退,他雖做了軍師、丞相,卻始終保持着一個高人逸士的形象,其儀表是:“身長八尺, 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臨戰時也是手執羽毛扇,端坐四輪車,可謂風流之至、瀟灑之極。

他在未出茅廬時已有天下三分之策,一篇《隆中對》,使劉備佩服得五體投地,但請他出山時,卻再三推託,直至劉備“淚沾袍袖,衣襟盡濕”,並且打出了拯救黎民百姓的招牌後,他才應允出山。臨行前又囑咐其弟:“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吾功成之日,即當歸隱。”懷抱治國平天下的經綸大志,但要拿盡身份才肯出山,卻又以功成身退的歸隱為最終目的,這就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人生理想。

諸葛亮是一個失敗的英雄,在他身上帶有濃重的悲劇色彩。在他出山之前,司馬徽就曾為他感嘆:“ 卧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諸葛亮也深知天命不可違,但為了申明大義於天下,報劉備知遇之恩,還是毅然出山,為蜀漢事業殫精竭慮,耗盡了畢生的精力。由於不得其時,由於命運的捉弄,孔明不得終成大業。但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表現了其積極進取的精神。因積勞成疾,諸葛亮病逝在北伐前線五丈原,臨終前還強支病體,乘車“出寨遍視各營”,自覺秋風吹面,徹骨生寒,乃長嘆曰:“ 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易此其極!”這種深沉的悲劇情懷,使人們不能不發出“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感嘆。

嘔心瀝血的悲劇人物——諸葛亮

作為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理想化身的諸葛亮,表現出了民族心理結構.上最積極的-面:“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精神能促人振作、催人奮進,因而具有積極的意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47 字。

轉載請註明: 嘔心瀝血的悲劇人物——諸葛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