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做輔導員、辦公眾號、行走新聞一線!他們不僅是復旦學霸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經典

日前,復旦大學優秀學生標兵、優秀學生幹部標兵和優秀學生集體標兵出爐!

他們,不是傳統意義的復旦學霸。有的奮戰在科研一線,有的行走在社會實踐的路上,有的投身醫學事業為人羣服務……他們走出校園,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行動樹立青年榜樣。讓我們走近他們,感受榜樣的力量。

李文韜:輔導員的工作遠比想象中複雜

十年前,李文韜通過自主招生考入復旦大學醫學實驗班,但是很快,他發現這並非是自己的興趣所在,大一下學期,得益於學校靈活的轉專業制度,他順利轉入中文系,此後,在中文系一待便是九年之久。

作為一名學子,他認真對待學術研究,點校多部古籍,撰寫發表多篇論文,深知只有個人積極進取,才能更好地傳遞出追求進步的態度。“除此之外,傅駿老師處理學生工作的事無鉅細,導師陳維昭老師對學術研究的認真嚴謹,都引導着我快速成長。”

在這個過程,他慢慢明晰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並在傅駿老師的引導下,開始接觸學生工作。

2018年,他入選第十七批”人才工程”預備隊(二期),開始了讀博生涯,與此同時,也解鎖了人生的全新篇章——成為一名輔導員。

輔導員的工作遠遠比李文韜想象的複雜。

剛剛帶班一個多月後,李文韜就迎來了輔導員生涯的第一次挑戰。18年10月底的一天夜裏,他在辦公室學習時突然收到一位學生的短信,“李導,我們在北區出了點兒意外”。看到信息後,擔心人手不夠,他叫上舍友一起趕忙跑去現場,快速將同學送至醫院,在病房和大廳之間遊走整晚,一邊疏導受傷同學情緒,一邊做好各項工作對接。那一夜,人們如往常一樣入睡,李文韜卻比誰都清醒。隨着黎明的逐漸到來,醫院各科室也開始忙碌起來,看到同學家長到來以後,他終於鬆了口氣。

“輔導員的各項能力是在遇到各類事情以後逐漸成長起來的。”在李文韜眼裏,學生事無小事,從生活瑣事到未來就業每一項他都必須一一經手。

經過這樣事無鉅細的鍛鍊,李文韜總結出一套自己的帶班經驗。首先,依託中文系,有效整合各方力量,遇事主動向系裏領導、老師尋求幫助,提升黨建帶班的能力,儘可能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其次,秉持動態原則,及時改進工作方法,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帶班工作及時調整,多與其他老師、同事交流,總結提升工作方法。此外,作為一名學生同齡人,以己度人,主動研判學生心理,同時主動將自我調整心得分享給學生。

遊走於學術研究和學生工作之間,李文韜認為自己的成長皆來自於學校的開放與包容。“正是在這樣環境中,我才能自由成長。”面對未來,他相信,“優秀”是信念與堅持的結果,堅持下去,自然會得到命運的獎賞。

張蘭: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

2017年,張蘭通過推免進入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攻讀政治學系碩博連讀研究生。求學期間,她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蔣震獎學金、一等學業獎學金,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二十餘項課題,發表多篇論文(兩篇為CSSCI論文),共同參編三本著作。

在她看來,自己的科研、工作和生活是融為一體的。日常上課、看書、寫文章、工作之餘,公眾號“政治學人”貫穿了她的求學生活。

這個平台主要推介優秀政治學學者及其學術作品,傳遞政治學人的思考與關懷,放大中國政治學的聲音。作為副主編,張蘭坦言,與“政治學人”相伴的過程,也是與團隊們互相勉勵、汲取能量的過程。她習慣於深夜校訂“學人專訪”和“圓桌論壇”稿件,經常被學者們的公共精神和對政治學深沉的愛所打動,很多靈感也是深夜受到啓發後,與團隊討論中產生。目前,公眾號粉絲超過16萬。

作為一名國務人,不僅要有精英的意識,更要有大眾的情懷,努力傳播學術思想的同時,她還曾赴新疆、甘肅等地調研,深度關注區域發展和精準扶貧問題。

2020年的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當看到鎮、村黨員幹部不分晝夜地站崗排查,保障地方村民的健康安全,看到作為教師的爸爸媽媽也積極為學生創造學習環境,共同抗疫,“我開始反思自己作為一名學生黨員的職責與擔當。”

她主動請纓,立即向村兩委請願加入村疫情防控工作,巧合的是,當天下午她剛剛和村支書提出想做志願者的想法,晚上回到家裏就看到了張文宏醫生“我是黨員我先上”的號召,“那一刻,似乎有一種生命之間不可言説的認同感。”張蘭説。

從那一天起,張蘭成為了家鄉抗疫志願者的一員,協助村幹部們上門排查、定點站崗、宣傳諮詢,徒步挨家挨户走訪和排摸情況、分發“疫情防控温馨提示及注意事項”的宣傳單,不厭其煩地為年長的村民解讀細節,督促廣大村民朋友儘量不出門、不聚集、少串門,做好自我防護工作。

因為態度温和、做事細膩,她不僅受到了村幹部和村民們的廣泛稱讚,還帶動了身邊不少返鄉大學生志願者加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來。“作為政治學的學子,能在疫情發生的危機時刻,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也算是不辱使命。”

2020年,她被河南省文明辦評為“疫情防控中的身邊好人”。

“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張蘭引述了馬克思這句原話來闡述自己的人生理念,她説,將來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希望能發揮自身所長,秉承不忘初心的原則,卓越為公,寓小我於大家,為社會貢獻綿薄之力。

劉瀏:在融媒體時代擔起新聞人應有的抱負與責任

2020年11月22日,第八屆範敬宜新聞教育獎在北京頒發,劉瀏獲得此屆新聞教育獎學子獎的特等獎。

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學專業,在本碩五年多的求學時光裏,劉瀏擁有七段媒體實習經歷。從新華社到人民日報,從上海廣播電視台到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從實習記者到實習編輯,從特約評論員到數據新聞記者……

在大二暑假學院安排的小實習中,他前往新華社上海分社,開啓了人生的第一份實習,在那裏他掌握了新聞寫作的基本要求,參與至大大小小的新聞採寫任務中,這讓他初次感受到新聞的魅力。到了大四,在學院安排的大實習中,他決定繼續前往新華社總社的對外部實習。

這一次劉瀏遇上了語言能力上的挑戰。面對外國讀者,英文寫作用詞、句式結構、語法的準確性變得格外重要,許多英文單詞的中文翻譯相近,但運用的語境和具體表達的含義可能會相差甚遠,因此需要弄通不同單詞之間細緻的差別。在那段日子裏,劉瀏每天花費大量時間閲讀英文報道,利用坐地鐵、午休、吃飯等碎片化的時間背單詞。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逐漸掌握了英文新聞寫作的技巧,先後獨立完成了40餘份英文短視頻的製作與英文通訊稿的撰寫。

新華社總社的實習結束後,劉瀏又立即進入上海廣播電視台實習,電視台的實習給予了他不一樣的新聞體驗。在採訪時,記者不僅要扛着沉重的攝像機記錄採訪現場的影像與聲音,還要及時在腦海裏思考下一個採訪問題。在他看來,這是腦力和體力的雙重鍛鍊,但正是這樣的實地採訪,讓他融入到市民的生活中。他坦言,扛在肩頭的不只是攝像機,更是一份責任,“民眾的聲音正是靠着話筒、鏡頭傳達出去的。”

一份又一份的實習,讓他深入基層,瞭解廣闊的世界,也堅定了他的新聞從業理想。

為了順應“融媒體”這一時代新需求,劉瀏決定保研至新聞學院的新媒體傳播專業,並利用本科畢業後的暑假假期進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實習,鍛鍊數據新聞的製作能力,提升數據可視化的操作水平。與此同時,他積極將技能轉化為實踐,通過數據和採訪呈現了罕見病患者真實的生活狀態,與組員共同完成的融媒體作品《罕行之路》在2020年上海國際大學生“卓越杯”智能媒體作品大賽中獲得一等獎。數據、圖表、互動……這些新形式讓新聞走得更遠,更加深入人心。

2020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學子們延期返校,劉瀏想,“為什麼不趁此機會為家鄉做點事呢?”

於是,他進入自己家鄉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實習,多次前往鄉村採訪,深入挖掘民主法治示範村建設、水生態文明村建設的成功經驗。他驚喜地發現故土正處於日新月異的發展中,也找到了用文字回饋家鄉的方式。他為家鄉撰寫的許多報道被市級媒體、學習強國、央視等轉載。

回顧自己的“新聞之路”,他説,每個人的一生都在試圖尋找與世界的某種關聯,“新聞”是他了解世界並融入世界的途徑,讓他感知社會各式各樣的發展,聆聽時代的陣陣脈搏。

組 稿

融媒體中心

文 字

項天鴿 汪曉芸 徐俊奕

手 繪

朱凌皓

責 編

李斯嘉

編 輯

曹盈 殷夢昊